王道夫

王道夫(1235~1279年),字以行,號見雷,番禺縣東圃車陂鄉(今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車陂街車陂村)人,祖籍山西省太原市,在江浙祖居至宋末已四五代之久。另一說原籍福建蒲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道夫
  • 出生日期:1235
  • 逝世日期:1279
  • :以行
個人簡介,人物生平,

個人簡介

王道夫生於南宋理宗端平二年(公元1235年),出身書香門弟,生於亂世,父母對此子寄予厚望,願他成長為國,取名道夫,字以行,號見雷。其名為道夫者,正道以行,盡忠報國;號見雷者做事雷厲風行,為人轟轟烈烈。道夫鄉試取為秀才,省試取為舉人,第一次臨安赴考落榜,後更為苦讀,修文習武,深通忠孝仁義正道,常以岳飛作楷模。

人物生平

南宋度宗鹹淳四年(1268年),臨安秋試,道夫於策論國策吏治。行文中深表為臣之道,一舉得中進士,時年33歲。同年官任連山縣尉。
鹹淳五年(1269年),粵北盜賊流寇為患,朝廷曾多次出兵圍剿均不能治,王道夫制訂剿策:“脅從招安,首惡必伐”。又和縣丞商議減稅濟貧,深得民望。聚民團防,舉兵剿寇,數戰數捷,消除賊寇,維護境內穩定,得到縣民感戴,縣丞上表奏道夫剿寇豐功,度宗親筆御旨嘉勉,賜以金鑄碗盤,自此道夫政聲開始聞名於朝野。
南宋德祐二年(1276年),元軍攻陷南宋都城臨安,皇太后帶著年幼的宋恭帝宣布投降。南宋益王趙昰逃至福建,即位為宋端宗,改年號為景炎,號令各地組織抗元勤王。王道夫積極回響,升調為廣東道轉運判官,職負疏通廣東官道,保兵備糧草之轉運。王道夫拜會居於番禺永泰鄉(今車陂)蘇劉義氏族兄弟。為盡忠報國,道夫令長子應孫居車陂東岸,令次子壽孫居廣州城中高第街,時兩子已長成人,皆可安家立室。至此道夫已無後顧之憂,便一心護國勤王。
此時,廣州已為元兵占領。張鎮孫(番禺人,狀元、曾任浙江金華通判)在廣州集結南宋潰軍,被宋端宗任命為廣東制置使兼經略安撫使,統轄廣東軍政大權。王道夫被任命為權兵部侍郎(代理兵部侍郎)、轉運判官,與都統凌震在張鎮孫率領下重新整編各路散兵游勇。
景炎二年(1277年)四月,王道夫、凌震在張鎮孫率領下分兩路進攻廣州。鎮守廣州的元軍元帥呂師夔因軍餉不繼先自退走。結果,宋軍打敗留守的元將梁雄飛,收復廣州。
十一月,元將塔出率援兵與呂師夔會師,反撲廣州。張鎮孫率戰船在珠江海面迎擊元軍,戰敗退入廣州。守城月余,終以元軍不屠城的條件投降。其後。張鎮孫在被押解途中自盡。廣州城被攻陷時,王道夫和凌震突圍走脫,收拾殘兵共數千人,兵分兩路,各據東圃和番禺茭塘,互為犄角。
景炎三年(1278年)二月,因元朝中央發生變亂,駐守廣州的元軍主力北撤。當時,文天祥收復惠州,王道夫遂與凌震商議:“文公(指文天祥)既克土疆,吾等宜乘勢大舉,事機不可失也。”凌震十分贊同,於是兩人率兵乘虛進攻,再次收復廣州。宋端宗下詔嘉獎,任命凌震為廣東制置使、光祿大夫,加封一品,王道夫為兵部侍郎、廣東轉運使。詔書中還嘉獎王道夫與凌震:“敬於事上,忠於謀國,緬惟純誠,深用咨嘆。”並將廣州府提升為祥龍府。是年四月,宋端宗病逝,衛王昺即位,加封王道夫為大學士兼兵部尚書。
十月,元軍主力數路並進,王道夫與凌震迎戰失敗。十一月,元將李恆攻陷廣州城,俘獲戰船三百多艘,官員二百多名,王道夫與凌震再次突圍,退走東圃。十二月,王道夫率軍進攻廣州,大敗,凌震率軍救援,亦敗。凌震再戰於番禺茭塘,又敗。之後,凌震退至東圃,收集軍隊,繼續作戰,但均失敗,憂憤而死。而王道夫則率殘兵撤退到廣東新會崖山,與宋軍大本營匯合。
元將李恆結束廣州戰事後,也率軍到新會崖山,與元軍主帥張宏范會後,南北合圍宋軍大本營。宋軍主帥張世傑命王道夫率蛋船迎擊,王道夫與元將李恆相遇再戰,王道夫負傷戰敗。二月初六,宋元崖山決戰正式打響。元軍南北夾攻,宋軍大敗。張宏范突圍而出,丞相陸秀夫背負小皇帝投海而死。王道夫亦跟隨投海殉國。
王道夫殉國後,其留再東圃車陂的後人將其生前衣冠葬於番禺縣茭塘司員崗南岸山(今廣州市番禺區茭塘鄉陳邊村),碑刻:“大宋忠勛大學士兼兵部尚書諱道夫王公衣冠墓”。現車陂村仍有“尚書王公祠”,仍有王道夫後人在此居住,至2000年已達26傳,700多人。其長子王應孫官至宋縣尹、文林郎、大國舍。當得知其夫殉國,誓不降元,悲憤而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