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貞傳

《王貞傳》是唐代魏徵主編的一篇傳記。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王貞傳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體裁:傳記
  • 作者:魏徵
  • 作品出處:《隋書》
作品原文,編者簡介,

作品原文

王貞傳
王貞,字孝逸,梁郡東留人也。少聰敏,七歲好學,善《毛詩》、《禮記》、《左氏傳》、《周易》,諸子百家,無不畢覽。善屬文詞,不治產業,每以諷讀為娛。開皇初,汴州刺史樊叔略引為主簿,後舉秀才,授縣尉,非其好也。謝病於家。煬帝即位,齊王暕鎮江都,聞其名,以書召之曰:
夫山藏美玉,光照廊廡之間,地蘊神劍,氣浮星漢之表。是知毛遂穎脫,義感平原,孫慧文詞,來遷東海。顧循寡薄,有懷髦彥,籍甚清風,為日久矣,未獲披覿,良深佇遲。比高天流火,早應涼飆,陵雲仙掌,方承清露,想攝衛攸宜,與時休適。前園後圃,從容丘壑之情,左琴右書,蕭散煙霞之外。茂陵謝病,非無《封禪》之文,彭澤遺榮,先有《歸來》之作。優遊儒雅,何樂如之!余屬當籓屏,宣條揚、越,坐棠聽訟,事絕詠歌,攀桂摛詞,眷言高遁。至於揚旌北渚,飛蓋西園,托乘乏應、劉,置醴闕申、穆,背淮之賓,徒聞其語,趨燕之客,罕值其人。卿道冠鷹揚,聲高鳳舉,儒墨泉海,詞章苑囿,棲遲衡泌,懷寶迷邦,徇茲獨善,良以於邑。今遣行人,具宣往意,側望起予,甚於饑渴,想便輕舉,副此虛心。無信投石之談,空慕鑿壞之逸,書不盡言,更慚詞費。
及貞至,王以客禮待之,朝夕遣問安不。又索文集,貞啟謝曰:
屬賀德仁宣教,須少來所有拙文。昔公旦之才藝,能事鬼神,夫子之文章,性與天道,雅志傳於游、夏,餘波鼓於屈、宋,雕龍之跡,具在風騷,而前賢后聖,代相師祖。賞逐時移,出門分路,變清音於正始,體高致於元康,鹹言坐握蛇珠,誰許獨為麟角。孝逸生於戰爭之季,長於風塵之世,學無半古,才不逮人。往屬休明,寸陰已昃,雖居可封之屋,每懷貧賤之恥。適鄢郢而迷途,入邯鄲而失步,歸來反覆,心灰遂寒。豈謂橫議過實,虛塵睿覽,枉高車以載鼷,費明珠以彈雀,遂得裹糧三月,重高門之餘地,背淮千里,望章台之後塵。與懸黎而並肆,將駿驥而同阜,終朝擊缶,匪黃鐘之所諧,日暮卻行,何前人之能及!顧想平生,觸途多感,但以積年沈痼,遺忘日久,拙思所存,才成三十三卷。仰而不至,方見學仙之遠,窺而不睹,始知游聖之難。咫尺天人,周章不暇,怖甚真龍之降,慚過白豕之歸,伏紙陳情,形神悚越。
齊王覽所上集,善之,賜良馬四匹。貞復上《江都賦》,王賜錢十萬貫,馬二匹。未幾,以疾甚還鄉里,終於家。

編者簡介

魏徵(580—643)字玄成,邢州巨鹿(今河北巨鹿)人,後遷居相州內黃(今河南內黃)。唐代政治家。武德時為太子洗馬。貞觀時歷官諫議大夫、尚書右丞、秘書監、侍中,參預朝政。貞觀初朝臣論政,他主張“偃革興文,布德施惠,中國既安,四夷自服。”李世民接受他的主張,終至天下安定。後數被召見,訪問得失,征盡誠獻智,知無不言,其言論多載於《貞觀政要》。詔修周、隋、齊、梁、陳五代史事,各史有專人負責,令魏徵總加撰定,多所損益,務存簡正,時稱良史。以喪亂後,典籍紛雜,建議集學者校訂四部書,數年之間,秘府圖籍漸備;以《禮記》龐雜無序,建議重加改編,數年成《類禮》二十篇,錄置內府。又主編《群書治要》。所著今存有《魏鄭公諫錄》五卷、《魏鄭公文集》三卷、《魏鄭公詩集》一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