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見川

王見川

別號介石 。雍正十年(1732年)鄉試中式,次年聯捷進士。隨以父喪,回家守制。十三年(1735年)守制期滿,被派往浙江擔任鄉試評閱試卷的“同考官”。乾隆元年(1736年)參加殿試,入選為翰林院庶吉士。不久受褒贈回鄉侍親。七年(1742年)被任為歙縣知縣。此前在京候補期間,曾奉委到六安查水災,到天長、盱眙、泗州放賑,甚獲好評。知縣任上亦以辦事幹練敏捷著稱。由於歙縣離鄉數千里,不能迎養母親,任期未滿就辭職回家。從此不再出仕,而致力於桑梓的文化教育等各項建設。

基本介紹

  • 本名:王見川
  • 別稱:介石
  • 字號:字道存,號畜齋
  • 所處時代:清朝
  • 民族族群:漢
  • 出生地:永定仙師瑤上村
  • 出生時間:1703
  • 去世時間:1770
  • 主要作品:《永定縣誌》 
  • 主要成就:創建麗澤(正)文館,改建鳳山書院
生平年表,重要貢獻,編纂乾隆《永定縣誌》,創汲古文會、建高陂橋,創建麗澤(正)文館,改建鳳山書院,

生平年表

1703年(康熙四十二年癸未),王見川出生。從小天資聰穎,但家庭十分貧寒。
1710年(康熙四十九年庚寅),王見川8歲,就讀於本村河東山腰的“高南塘”私塾。很早的時候,王見川就考取了秀才的功名,成了有廩膳補貼的廩生。
1732年(雍正十年壬子),剛好三十而立的王見川以縣學廩生的身份參加鄉試,以《易經》中式第十九名舉人,該榜解元是葉有詞。
1733年(雍正十一年癸丑),三十周歲的王見川以舉人身份進京參加會試,中第一百六十六名進士,該榜狀元是陳倓。這時,他的父親去世,他來不及殿試,就趕回家奔喪。
1735年(雍正十三年乙卯),三年守孝期滿,王見川除掉喪服,以初登進士身份分校鄉闈(即鄉試),奉調充浙江鄉試同考試官(即副主考)。
1736年(乾隆元年丙辰),補殿試,該榜狀元是金德瑛,王見川以試策稱旨意,進入二甲行列,被欽點為翰林院庶吉士。當時,按照慣例,得有大臣保舉,為王見川保舉的是滿洲人禮部侍郎徐元夢,他的評語是“為人孝友,篤志學問”。進入翰林院不久,蒙恩詔舉行褒贈慶典,王見川奉郎官冊榮歸,留養在籍侍親,歷朝考都不必參加。
據說,榮歸之時,永定知縣不敢讓他這樣一位欽點翰林從城門底下穿過,而是特地架設一架寬大的雲梯浮橋,讓他坐著轎子從城門頂上越過,以示王見川的級別高於自己,以示尊重。因為清朝規定:通常的進士放知縣,需要等候一段時期,待有缺出之後,才能補缺成為正式的縣令;而庶吉士散館改放地方,不須等候,立馬上任,就叫“老虎班”。虎為百獸之王,獸類都怕它讓它,庶吉士下來的縣令,候補的進士們都得讓它,就像百獸讓虎一樣。“老虎班”一詞,即由此而來。
1742年(乾隆七年壬戌),王見川赴京考,散除縣職,這才來到京城候補。候補期間,他曾奉令往六安州查水災。不久,又奉令解送銀子往天長、盱眙、泗州賑濟。他在給皇上的奏摺中,切中時弊,提出“以工代賑”的治理江南水患的良策,既解決災民的生活,又修築了防洪堤壩,大稱上(指皇帝)意,皇上刮目相看,於是授予他安徽歙縣知縣一職。到了歙縣,王見川以一介書生領此要缺,視大割如烹小鮮。不單單催收徵稅收,安撫百姓,很得上下口碑;還以興修水利清理積案雷厲風行而著稱;人們尤其稱讚他的經濟措施、文章道德和實幹精神。
關於興修水利、清理積案,還有一則小故事。話說他運用“以工代賑”辦法,治理歙縣水患,得到良好的效果。這治水期間,有一天,天氣炎熱,見川派人到田間去買西瓜慰問民工。他發現同一丘田出產的西瓜,其中有一籮筐特別鮮甜,其它質量較差。見川追根究底,結果從最甜的西瓜地下挖出了腐屍。一件積案終於破解。這就是盛傳一時的“西瓜案”。
可是一年未滿,王見川便不幹了,以“母老,去籍數千里,不能迎養”為理由,告養在籍。(注意一下:古人是很講孝道的,以孝字請假、辭職,皇上是沒理由不準的。當然,這些都是託詞、表面文章,跟“移孝作忠”的說法一樣都是騙人的把戲)。這裡,有一件事可以略微說明當時的一些情況。徽州知府黃某做生日,所轄各知縣都藉機進貢,惟見川禮薄。酒酣,黃某突然舉起手中高腳標說:“諸位請看此杯多精緻。”從座者都讚賞不已。見川卻回答:“酒杯雖美,但杯腳太小不穩。”知府聽出了言外之意,面露不悅之色。見川終因官場人際複雜,不願同流合污,未滿一年便辭職回家。
回到家鄉以後,王見川以培植後進為務,孜孜不倦。
等到母親終養以後,王見川已經五十來歲了。
1753年(乾隆十八年癸酉)孟冬,王見川受聘為《永定縣誌》總纂,開局於尊經閣。
1754年被允許以書局自隨,留意風察。三月來到太平高陂,一邊設館授徒,一邊繼續編纂縣誌。還創建汲古文會,從課程上物質上幫助學子進修學業。
1755(乾隆廿年乙亥)夏,縣誌完稿。後人評價此志“紀事核實,敘事詳明”、“信非名手不辦”。縣誌完成後,王見川想起母親遺願,乃發起倡建高陂石橋,捐得白銀三千兩,建起了一座至今仍為永定名勝的宏偉壯觀的石拱陰橋——高陂橋。橋成之日,王見川心情激動,詩興大發,題下一副對聯:
一道飛虹,人在青雲路上
半輪明月,家藏丹桂宮中
此聯以河的下游為觀察點,極贊橋之高、橋之美。構思精巧,格律嚴謹,詞句美妙。或許,王見川在聯中,還多多少少包含重新出仕的願望在裡面。
高陂橋建成後,王見川又再倡建高陂天后宮。然後回到仙師,發動仙師父老興辦“麗正文館”(今仙師中心國小前身),歲時課士。
1760年(乾隆廿五年庚辰),“麗正文館”竣工後,王見川又向知縣張所受建議,改建縣城的鳳山書院(鳳山公園前身),得到採納,擴大了院舍,改善了設施,題捐谷六千餘桶,以資每歲修繕膏火,並津貼考試,刊勒成書,嘉惠士林。從此,鳳山書院成為永定最大最完善的學府,對本縣文化教育事業起了重要作用。
到了晚年,王見川校訂永定王氏宗譜。還在縣城興建全縣王氏總祠,名曰“弈槐堂”,使人皆知敬宗睦族之誼。
後來,他還曾應嘉應州刺史詹公之請,掌教培風,講學造士。士庶為之謳思,儒林為之瞻仰。
1770年(乾隆卅五年庚寅),王見川去世。他1735年擔任浙江副主考時的學生、後來擔任廣東學政的鄭虎文為他作了《王介石傳》。

重要貢獻

編纂乾隆《永定縣誌》

乾隆十八年(1753年)他受聘為縣誌總纂,經一年半的努力於二十年(1755年)夏完成志稿。後人稱讚此志“紀事核實,敘次詳明”,“信非名手不辦”。

創汲古文會、建高陂橋

乾隆十七年(1752年)起,他在高陂太平文館講學、編撰縣誌有四五年之久。講學編志之餘,創建“汲古文會”,從課程上物質上幫助學子進修學業。又因見館側龍巖永定交通要道上的“高陂橋”失修,乃乾隆二十年(1755年)發起重建,勸募白銀二三千兩,建造了一座後來成為永定勝跡之一的宏偉壯觀的石拱陰橋。他為此橋撰寫的對聯:“一道飛虹,人在青雲路上;半輪明月,家藏丹桂宮中”,二百餘年間廣為傳誦。

創建麗澤(正)文館,改建鳳山書院

前者是他從高陂回鄉後,發動仙師父老興辦的,為今仙師中心國小的最早前身;後者是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向知縣張所受建議,獲得採納而完成的。鳳山書院這次改建,不僅擴大了院舍,改善了設施,而且在見川等的努力下,題捐得義租谷6324桶作為助學基金,每年得以招收優秀生員童生55名,讓他們專心進修學業。從此,鳳山書院成了合邑最大最完善的學府,對本縣文化教育事業起了重要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