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艮仲

王艮仲

王艮仲(1903.07.18~2013.06.01),男,曾用名王師和,江蘇省南匯縣大團鄉(現上海市浦東新區大團鎮)人。中國共產黨的親密朋友,知名的愛國民主人士,中國民主建國會深受尊敬和愛戴的老一輩會員,中華職業教育社的優秀領導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三屆、第四屆、第五屆、第八屆全國委員會委員,第六屆、第七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原國務院參事,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原參事,中國民主建國會第二屆、第三屆、第四屆中央委員會常務委員、副秘書長,第五屆、第六屆中央咨議委員會副主任,中華職業教育社第五屆理事會副理事長,第六屆、第七屆、第八屆、第九屆理事會名譽副理事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艮仲
  • 別名:曾用名王師和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江蘇省南匯縣(現屬上海市)
  • 出生日期:1903年7月18日
  • 逝世日期:2013年6月1日
  • 職業:原全國政協常委
  • 畢業院校:中央大學政治經濟系
  • 主要成就:修築浦東“第一條公路”
    組建浦東“第一個公交公司”
    引進浦東“第一個電信公司”
    辦起浦東“第一個合作農場”
  • 代表作品:《滄海一粟——世紀老人王艮仲》
人物生平,經歷與成就,個人作品,其他信息,社會評價,

人物生平

王艮仲,曾用名王師和,1903年7月生於江蘇省南匯縣(現上海市浦東新區大團鎮)。1929年畢業於中央大學政治經濟系。
王艮仲同志王艮仲同志
抗戰期間,曾任第三戰區司令長官部高級參議,江蘇省農民銀行上海分行經理和省行襄理,江蘇省政府委員兼江南行署政務處長等職,在淪陷區開展對敵鬥爭。
抗戰勝利後,創建中國建設服務社,並任理事長,後任上海劇藝社理事長,國民政府立法院立法委員。
新中國成立後,歷任華東財政經濟委員會委員,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參事、國務院參事,中華職業教育社副總幹事、第五屆理事會副理事長,第六、七、八、九屆理事會名譽副理事長等職。1949年加入中國民主建國會,先後任民建第一屆中央委員,第二、三、四屆中央常委、副秘書長,第五、六屆咨議委員會副主任。
中國共產黨的親密朋友,知名的愛國民主人士,中國民主建國會深受尊敬和愛戴的老一輩會員,中華職業教育社的優秀領導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三、四、五、八屆全國委員會委員,第六、七屆常務委員,原國務院參事,中國民主建國會中央委員會原常務委員、副秘書長、顧問,中華職業教育社原副理事長王艮仲同志,於2013年6月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10歲。
王艮仲同志遺體送別儀式王艮仲同志遺體送別儀式

經歷與成就

王艮仲1903年7月18日生於江蘇省南匯縣大團鄉(現屬上海市)。1919 年,在上海浦東中學求學時,適逢“五四”運動興起,王艮仲受到科學與民主的思想啟蒙。其時,軍閥混戰、外強入侵、民不聊生,他少小的心靈中就立下了愛國、救國之志。後曾去東吳大學附中、東吳大學國立東南大學攻讀。 1924 年在蘇州東吳大學求學時,作為學生會主席的王艮仲,因邀請共產黨人惲代英等到學校講演,組織、參加支持“五卅”運動,被學校勸退,後經黃炎培先生幫助轉學到南京就讀,1929年畢業於中央大學
1937年抗戰爆發,1938 年秋,正是全國愛國人士回響共產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號召,實現國共合作之時。他受國民黨多方委派,從後方來到淪陷區上海,做敵後鬥爭工作。他認真地和共產黨合作,實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公開宣布:堅決實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堅持和共產黨合作。他通過朋友找到當時名震一時的共產黨員林鈞,合作建立了淞滬青年抗日工作團,組織了一支游擊隊,加以培訓後,由林鈞帶領,前往浦東襲擊日軍。此後,隊伍又夜渡東海,轉戰浙西,屢建奇功。王艮仲利用國民黨的各方力量,減少阻力,盡力支持幫助南匯地區新四軍游擊隊,彌補隊伍供給、槍械不足等困難,並從中協調關係,互通信息。
王艮仲同志王艮仲同志
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時任江蘇省農民銀行上海分行負責人的王艮仲,為了不被日偽分子控制,採取分行先期停業,資金調轉後方,職工遣資疏散的辦法,成為防止受日偽控制的上海唯一一家銀行。
1944 年,抗日戰爭勝利為期不遠之際,時任國民黨第三戰區司令長官司令部高級參議、江蘇省政府委員兼江南行署政務處處長的王艮仲,日夜思慮著如何儘快重建飽經戰火創傷的家園。1945年8月,抗戰勝利,他毅然辭去一切職位,從重慶回到上海,創辦中國建設服務社,舉辦多種經濟事業和文化教育事業,致力於文教、經濟、農村建設和民主運動。與中共地下黨員合作,聯合上海、北平各大學教授,創辦《中國建設》雜誌和《中國建設》北平版。《中國建設》雜誌編輯部以共產黨員為核心,引導民眾從反對內戰到支持解放戰爭。他以南匯為基地,創辦設立中國建設農場和浦東地方建設公司,開闢浦東交通事業。在南匯海濱租田一千畝,組建集體農場。他的“新農村”建設在上海灘轟動一時,媒體競相報導,受到各界廣泛讚揚,黃炎培、郭沫若、陽翰笙等知名人士,以及上海灘的大亨杜月笙都曾前去參觀。曾經家有良田3000畝的他,創造了浦東地區乃至上海的多個“第一”:自己出資修築浦東“第一條公路”(原滬南公路),組建“第一個公交公司”(現浦東巴士公司的前身),並引進“第一個電信公司”,辦起了“第一個合作農場”(即現東海農場鮮花港和棉花種子廠地址),被譽為“浦東王”。曾歷任中國建設服務社理事長、中國建設出版社社長、上海劇藝社社長、浦東地區建設公司董事長。
解放戰爭期間,王艮仲憑著自己與國民黨巨頭陳果夫、顧祝同、李濟琛的關係、國民黨國大代表和立法委員的身份,周旋於國民黨特務和各部門之間,掩護進步人士和共產黨員逃離魔爪,成功脫險。1948年,他以自己秘書的身份帶即將受到迫害的共產黨員吳晗到從北京到上海,安頓在家裡,而恰逢北平市黨部的書記長吳某也到上海,硬要住他家裡,於是王艮仲把他們一個安排在樓上,一個安排在樓下,雖然膽戰心驚,但終使吳晗安然無恙。王艮仲還盡其所能資助過不少抗戰中犧牲的烈士的子女;幫助和引導有志青年求學或走上革命之路,為黨做了大量工作。他的這種義舉,在解放以後,被汪道涵同志戲稱為“江南大俠”。
中立者為王艮仲中立者為王艮仲
1948年5月,共產黨發出號召,主張召開政治協商會議,共商國家大事,王艮仲表示堅決擁護,思想上產生了新的飛躍,從“與共產黨合作”發展為“受共產黨領導”。同年他去香港,與共產黨派駐香港的負責人潘漢年相見,表達了接受黨領導的願望。
1949年初,國民黨特務嚴密監視民主人士黃炎培。為協助黃炎培離開上海,經王艮仲籌劃,在黃炎培離滬前幾天,他向外界傳言,說他將再邀黃炎培去南匯農場參觀,使特務放鬆戒備。在黃炎培離開上海的那一天,由黃炎培帶著家屬坐汽車去永安公司,從公司東面進入,從公司西邊走出,隨即登上王艮仲接黃炎培的汽車,迅速駛向與黨組織約定的地點,登上輪船,經香港前往北平。
1949年4月,王艮仲潛離上海取道香港,5月間安然到達北平。隨即他前往北京飯店拜訪寓居於此的黃炎培先生。適逢周恩來同志在場。在黃炎培的介紹下,周恩來與王艮仲親切握手,並驚訝地說了一句:“早就聽說你了,沒想到你這么年輕。” 在隨後的攀談中,周恩來對他噓寒問暖,關心有加,並語重心長地說:“共產黨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與各民主黨派風雨同舟,互相支持。通過民主黨派,共產黨可以聽到自己聽不到的話,團結到自己團結不到的人。你還是參加一個民主黨派吧。” 總理一番真誠坦率、意義深遠的教導,讓王艮仲再次領悟了共產黨領導的多黨長期合作的道理,一旁的黃炎培馬上說你就加入民建吧,他欣然接受並很快加入了民建會,從而定下了後半生前進的方向。 和周總理的這次相逢,可以說是他人生中的一次重大轉折。橫下心來,矢志加入民主黨派,跟共產黨走。6月上海一解放,王艮仲又南下上海,把自己親手創辦,投入不少資金和心血的公司、農場等實業,著手收拾了一番,或交公,或結束,告別過去,全身心投入新中國的建設事業。1950年7月,王艮仲再次奔赴北京,經周總理正式任命,就任政務院參事,併兼任民建會的工作。在以後的歲月里,他為民建和中華職業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傾注了大量心血。曾歷任全國政協委員、常委,民主建國會常委、中央咨議委員會副主任,中華職業教育社副理事長、中華工商專科學校校友會名譽會長、理事長等職務。
王艮仲王艮仲
離休以後,王艮仲依靠自己海外朋友多關係廣的有利條件做了大量的鮮為人知的促進兩岸和平統一的工作。

個人作品

王艮仲將主要根據他的回憶錄、學習筆記、書信、講話稿等文論集萃整理編纂成《滄海一粟——世紀老人王艮仲》一書。

其他信息

賈慶林登門看望
2012年7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昨天登門看望為我國的多黨合作事業做出重要貢獻的王艮仲先生。
賈慶林看望王艮仲賈慶林看望王艮仲
王艮仲先生是原全國政協常委、民建中央常委、中華職業教育社副理事長,剛剛過完110歲的生日。賈慶林緊緊握住王艮仲的手,祝他健康快樂,更加長壽。
王艮仲先生矢志不渝跟黨走,將家產全部捐獻給國家。改革開放以來,他年事已高,仍筆耕不止,用自己的親身經歷闡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新時期黨的統一戰線理論,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進祖國和平統一大業積極建言獻策。
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共中央統戰部部長杜青林等一同看望。
《傳奇老人王艮仲》在浦東首發
2012年6月8日,講述王艮仲傳奇經歷的《傳奇老人王艮仲》一書在浦東首發。同時為王艮仲老先生慶賀110壽辰。
《傳奇老人王艮仲》一書是浦東向王艮仲祝壽的禮物。此書的編寫得到了中央統戰部和市委統戰部的數次指導和幫助,以及王艮仲的女兒王正維、北京上海浦東同鄉聯席會的鼎力協助。

社會評價

王艮仲先生王艮仲先生
王艮仲同志長期任全國政協委員以及民建中央和中華職教社領導,他為職業教育事業傾注了大量心血。他任全國政協委員期間,積極參政議政。他擁護黨的統一戰線,做了不少有益於黨和人民的工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