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能俊

王能俊

王能俊,男。職業畫家,2001年畢業於重慶工藝美術學校,2008年結業於中央美術學院“綜合繪畫語言”研修班。現居北京。擅長寫實油畫。作品以寫實的手法。表現荒涼!空靈,用現代人的面孔,上古人的服飾,通過戲劇性構思表達畫者對自然的畏敬和對傳統的現代式理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能俊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重慶
  • 出生日期:1982年4月2日
  • 職業:畫家
  • 畢業院校:重慶工藝美術學校、中央美術學院
  • 代表作品:《庚寅預言》、《預知時至》、《時至未至》等
  • 身高:165CM
  • 體重:69kg
  • 愛好:繪畫,哲學
詳細信息,個人展覽,創作自述,個人出版,代表作品,他人評價,

詳細信息

姓名:王能俊
血型: B 型
籍貫:重慶
職業:職業畫家

個人展覽

2010年作品《紅山》,《妻子的眼神》入選“時代杯”中國青年寫實油畫大展。獲優秀獎
2011年參加乾元藝術空間春季油畫聯展
2011年參加宋莊藝術節。作品參加展覽。
2011年參加北京墨寶行“中國當代學院藝術”聯展
2012年參加“2012中國新寫實油畫”展
2012年參加首屆蘇州金雞湖雙年展十二項邀請展之一的“2012中國寫實油畫展”
2012年參加博寶藝術網《首屆青年油畫家聯展》
2012年參加北京馬奈草地國際俱樂部藝術中心"和而不同"青年油畫邀請展

創作自述

現實與超現實間遊走
---------------創作經歷體會小談
開始學習繪畫的時候原因很簡單也算是偶遇。
兒時在朋友家中看到一張素描,普通的鉛筆居然能在二維的潔白畫紙上展現出三維的立體物體還有空間,這種近乎魔術而又不似魔術的技能吸引了我。也就是這次偶遇徹底改變了我的一生。
王能俊作品王能俊作品
開始是學習素描,為能在畫紙上展現出立體的效果而痴迷且陶醉。那時熬夜畫畫感覺是種享受,獨自一人在畫室加班便是青春的奮鬥。而這種積極的痴迷狀態幾乎陪伴了我數十年之久,而對素描的熱愛一直持續至今。
99年在重慶工藝美校接觸到了油畫,那時“創作”二字在耳邊出現的頻率也逐漸增多。而對於究竟什麼是創作卻不很關心。寫實油畫的魅力與光輝所給我帶來的震撼遠遠壓過了素描,我的世界從黑白二色時代轉到了彩色時代。感覺自己如出井之蛙,這個廣闊世界讓我感到新奇,感到有無限的可能。
素描中展現的黑白立體空間效果已經不再具有那么強的吸引力。那時我最關心的便是寫實人物油畫,這階段的滿腦都是空間、造型、色彩。吃飯的時候看著米粒研究空間,看著波動的水面研究造型,和女同學聊天時候研究臉部的微妙色彩變化甚至有時忘記要聊啥……美校這三年自己完全像來到了另一個世界的人,經常是神遊至油畫世界。那時關心的完全是如何用油畫的寫實語言展現出一個人的精氣神。而精氣神這三個字伴隨了我三年。然而“創作”二字就像蒼蠅一樣總在耳邊嗡嗡襲擾,總有一種預感創作應該很重要,但什麼是創作卻沒有想明白。
美校畢業後,我開始了肖像類的油畫創作,畫自己的妻子還有周圍的朋友,為能用寫實的技巧展現出他們的精神狀態而高興。同時也意識到自己的作品欠缺些什麼而迷茫。
為了尋找答案,08年我考取中央美術學院“綜合繪畫語言”研修班。而在美院這階段,我漸漸的尋找到了答案。作品在表現他人精神狀態的同時更要靠近自己的內心世界,而正是看清了這種迷糊的距離,雖然還是畫肖像,但狀態卻完全不一樣了。
創作要深入一個的內心
而我的內心究竟是什麼樣?本以為了解自己,其實不然……
為了能了解自己尋找答案我開始大量閱讀書籍。宗教、哲學與科學等書籍中涉及”我“這個簡單的字最多,同時闡述解釋的也最多……
但答案的正確性我懷疑!
最終歸結到哲學中剩下的幾個問號
”我是誰?”
“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
“唯物還是唯心?”
從沒有想過的問題,再接觸創作後開始思考,而思考之後則更加迷茫。本以為了解自己,其實不然。
感覺自己的內心一直在獨行,踩在堅硬的土地上卻走在一片荒蕪的曠野之中,只有耳邊的風在呼呼作響,剩下的只是眼中的茫然……
08年至今的創作都有一點微微傷感在畫面之中,而表達的內容則如上所訴。
漸漸的我找到了自己想要的創作,找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
創作除了要有屬於這個時代的個性審美,更要具有屬於畫家本人的心靈……

個人出版

2010年作品選入《交通銀行。時代杯。中國青年寫實藝術大展》畫冊,《紅山呼喚》在《美術報》發表
2011年作品入選《盛氣青年》2011年中國當代新銳藝術家作品集。
2012年作品選入《2012新寫實油畫展覽作品集》

代表作品

代表作品:《庚寅預言》。從《庚寅預言》到《預知時至》再到《時至未至》,這個未知的世界給了我們太多的疑惑。我們無可預料,無從尋知,無法釋懷。畫筆還未能勾勒出未知的宇宙,瀚海的蒼穹,文字也無從描繪出人類的渺小,事態的變數,但是懷著一顆對藝術虔誠的心,對生命善良的魂,對生活清澈的眼,定能繪出感人至深的作品。

他人評價

王能俊作品中的美人並非為了迎合傳統審美而創造,而是為了未來而生。之所以如此評價他的作品,是源於其中憂傷的氣息和從中透露出的對美好未來的期待。
王能俊喜好表現粗獷荒涼的場景,以占卜者身份出現在荒涼曠野中的美人,面露憂傷,而同時出現狩獵者和野獸則帶來曠野氣息。令人充滿希望的是:畫面的另一的盡頭是透露著光輝的地平線,這和哀傷的畫面前景形成鮮明的對比,無論占卜者的結論如何,我們可以透過遠處地平線的希望之光看到藝術家的內心是樂觀的。
可以說王能俊的創作是深入內心的,他畫自己的妻子還有身邊的朋友,並不將繪畫當成簡單的肖像,而是融入超現實主義因素,將自我真實的內心寫照出來。由心而畫,難能可貴
——————郭曉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