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次恆

王次恆

王次恆1959年出生於浙江杭州。1984年自中央音樂學院畢業。進入中央民族樂團成為笛子獨奏演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次恆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浙江杭州
  • 出生日期:1959年
  • 職業:演員
  • 畢業院校:中央音樂學院
  • 代表作品:《鷹之戀》(劉文金曲)
  • 性別:男
個人履歷,人物生平,成就及榮譽,國家大劇院獨奏,

個人履歷

王次恆是中國著名笛子演奏家,是中國民族樂壇上相當活躍的人物之一。現為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
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會員、中國管樂研究會會員、以及中央民族樂團獨奏演員(中國笛子首席)。
王次恆

人物生平

王次恆1959年出生於浙江杭州,他在青少年時代就隨著名笛子演奏家趙松庭學習,後於1980年同時考上中央音樂學院和上海音樂學院兩府。他選擇了中央音樂學院,師從著名笛子演奏家曾永清。還得到中國著名音樂史學家、民族音樂家並民族器樂教育家藍玉崧教授的多方面指教。1984年自中央音樂學院畢業。進入中央民族樂團成為笛子獨奏演員。此期間又先後受益於北派笛子名師王鐵錘先生以及南派名師陸春齡先生。由於他的好學不倦與不斷求索,在音樂處理上體現出較高的音樂修養。深深地突出了南北兩派笛子綜合性的傳統風格。

成就及榮譽

王次恆的演奏醇厚圓潤、典雅華麗、又高亢明亮、豪放熱情、剛柔相濟、極富個性。他不但先後參加了“振興中華之聲”、“振興民族音樂”、“絲竹神韻”等重大音樂會的演出活動並擔任獨奏,受到音樂前輩呂驥李煥之時樂蒙等的讚賞。而且和作曲家密切合作,寫作了不少新的樂曲,並首創了“卡腔”、“滾奏”等新的竹笛技巧,以及大膽地將北方小邦笛所擅長的大段連續吐音與大跳運用在低音笛的演奏上。
優秀而有深度內涵的笛演奏藝術,使王次恆多次在中國境內境外的音樂比賽中獲獎。包括1982年以笛創作曲《桑園春》獲中央音樂學院民樂作品三等獎、1987年在首屆全國廣東音樂邀請賽上獲獨奏一等獎、1989年首屆全國民族器樂電視大獎賽中獲二等獎、1989年七月份在朝鮮第十三屆世界青年聯歡節上,榮獲笛子獨奏最高金獎、以及1991年參加中國文化部演出評比獲優秀演員獎。
王次恆於1990年在北京音樂廳舉辦了個人的笛獨奏音樂會,得到民族音樂界極高的評價。呂驥先生特別稱之為:“王次恆的演奏在繼承我國傳統演奏法的基礎上,敢於突破、敢於創新,是當代演奏家中的佼佼者。 "
王次恆也多次代表中國出訪過奧地利、法國、德國、美國等國家和地區國,場場演出均獲成功,獲得高度的讚譽。
王次恆十分注重文化修養,又虛心向學,不對任何流派抱有偏見,永遠在思索著如何建立個人獨特的演奏風格。

國家大劇院獨奏

2010年11月5日,著名笛子演奏家王次恆與中央民族樂團笛子獨奏專場音樂會將在北京國家大劇院音樂廳上演。本次音樂會由文化部藝術司主辦,中央民族樂團、中國音樂家協會民族音樂委員會、東北亞開發研究院承辦。作為我國優秀的笛子演奏家,王次恆不僅僅追求演奏技藝的日臻完美,還不斷進行民樂創作和創新。據介紹,這次音樂會上的曲目《釵頭鳳幻想曲》,就是由他和王直曲創作的。樂曲根據南宋陸游著名詞作《釵頭鳳》的詞意創作而成,音樂素材採用自己家鄉浙江代表性戲曲越劇和江南民歌,樂器選用了各種不同大小的笛子,演奏手法融合南北笛之特長,無論氣息運用、音色對比都相當多樣化。
王次恆
音樂會上,王次恆還將演奏《鷹之戀》(劉文金曲),樂曲大體上是描寫雄鷹矯健的身影和姿態,以及堅韌的性格和廣闊的胸懷;《塞外隨想》(邵恩、王次恆曲。劉沙改編,新版首演),本曲旨在描述古代征人的戍邊生活,以及身處遙遠塞外,內心對故鄉親人的深切思念,更對美好未來的無限憧憬。《飛歌》(唐建平曲),樂曲中引用了苗族飛歌彝族海菜腔等多種民歌元素,其音樂表現了節日般的歡樂和熱烈情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