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樹增

王樹增

王樹增,男,中國軍旅作家。1952年2月生於北京,中共黨員,碩士研究生,少將軍銜,國家一級作家,現供職於武警部隊政治部創作室。政府特殊津貼享受者,全軍藝術委員會委員。

現任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樹增
  • 國籍:中華人民共和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北京市
  • 出生日期:1952年2月
  • 職業:作家
  • 畢業院校北京師範大學研究生院
  • 代表作品:《紅魚》、《黑峽》、《鴿哨》、《遠東韓戰》、《長征》
  • 代表作品:《1901年》、《1911年》等
人物經歷,個人作品,主要作品,作品欣賞,創作緣由,獲獎情況,人物評價,綜合評價,自我評述,人物軼事,

人物經歷

1968年,赴山西省臨汾市鄉村插隊務農。1970年,應徵入伍,歷任空降兵某部戰士、班長,武漢軍區空軍政治部創作室專業作家,魯迅文學院教師,廣州軍區戰士話劇團編劇。1972年開始發表作品。
王樹增王樹增
1991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研究生院作家研究生班。199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2008年10月1日,在百家講壇講《長征》。十分生動,形象,受到廣大聽眾的青睞。
2010至2011年,先後在百家講壇主講《王樹增解讀淮海戰役》《王樹增解讀平津戰役》《王樹增解讀遼瀋戰役》,同樣引起轟動。在中央電視台特別節目《1911再讀辛亥》(六集)、《腳踏著祖國的大地》(六集)中任節目總撰稿。
2016年12月,當選中國作家協會第九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個人作品

主要作品

中篇小說:《紅魚》、《黑峽》、《鴿哨》等;
王樹增王樹增
長篇紀實文學:《遠東韓戰》、《解放戰爭》《1901》、《長征》、《抗日戰爭》、《抗美援朝》等。長篇歷史隨筆:《1911》。

作品欣賞

《長征》
作品注重對生動情節的描述,注重對歷史事件中人物心理活動的描摹和對歷史環境、社會環境、自然環境等的渲染。還特別講究挖掘與披露眾多生動細節以及珍貴歷史資料。作者將長征放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進行考察,竭力提取的是長征這一偉大行動所蘊涵和映射出的那一群人的不滅信念、堅定追求和永恆理想,從而使長征精神具有了“泛人類精神”的意味,也就使其具有了普適性。
《1901》
《1901》是在一種惆悵的心情中完完的。徹察絲縷而又探求大勢——我想用激情內斂的敘述方式描繪出我們這個民族的面孔和表情。歷史事件在《1901年》中並非敘述的主體,而是所有歷史人物心靈“出賣”的背景,連貫的不是頻發的歷史事件,而是中國人紛亂的心緒歷程。之所以選擇了一百多年前的歷史,是因為中國人千年不變的面孔在那段日子裡突然表情急劇豐富起來。
王樹增已出版的兩部歷史隨筆王樹增已出版的兩部歷史隨筆
《遠東韓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幾乎沒有人懷疑,美國和美軍的戰爭能力;也沒有人懷疑,美國和美軍將在未來的戰爭中必勝。然而短短五年後,這個國家和這支軍隊在韓戰中卻失敗了。強大的美國軍隊稱他們在朝鮮的失敗是“一個令人啼笑皆非的結局”。想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這次戰爭失敗的結局令這個軍事強國舉國不解,《遠東韓戰》真實地再現了這次戰爭的宏大過程。
王樹增王樹增
《抗日戰爭》
在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日即將到來之際,軍旅作家王樹增推出了自己的長篇小說《抗日戰爭》,全景式反映了八年抗戰,目前該書第一卷已經出版。王樹增在接受採訪時半開玩笑的表示,寫作是個“體力活兒”:“小說的創作經歷兩個階段,首先便是史料研讀、採訪積累,花費很長時間。所有戰爭的電報我都要看,還必須經過細緻的對比。”
王樹增
《抗日戰爭》屬於其“戰爭系列”作品之一。該書以三卷的恢宏篇幅記錄了發生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抗日戰爭,對重大歷史事件、戰役均有所展現,對敵我雙方統帥部的戰役計畫、兵力部署及戰役經過等都做了詳盡敘述,特別是對戰役結局及經驗教訓,從軍事學術的高度給予分析、總結。
“這是王樹增作品中規模最為宏大、寫作最艱難、寫作時間最長的一部。”《抗日戰爭》出版方,人民文學出版社社長管士光表示,全書刻畫了中華民族在戰爭中自強不息的生動形象,頑強的精神意志貫穿始終,“全書結構堅實、敘述流暢,無疑是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重要原創作品之一”。

創作緣由

王樹增說,他打算寫兩個系列,一是中國革命史系列,包括《遠東韓戰》、《長征》和《解放戰爭》;還有一個是中國近代史系列,包括《1901》、《1911》和《1921》。他說,這些書都是寫給當代中國青年人看的,他希望青年人通過自己的作品讀懂歷史。
王樹增說:“當代青年對中國民族歷史的解讀還遠遠不夠。一個民族把自己經歷的悲傷的或者歡樂的往事當作珍寶一樣捧在手裡,把它作為照耀未來民族前進的一盞燈。我們的青年在這樣一個物慾橫流的環境之中,無論如何不能丟失信念和信仰。中國人一直是生存信念最堅定、生命力最強的一個民族。”
在創作《長征》過程中,王樹增也是懷抱著這樣的願望。2000年底,他看到了美國時代出版公司的一本書,該書由西方各個領域的專家評選出公元1000年到2000年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一百件大事。其中一件是1934年的中國工農紅軍長征。他認為,對於發生在70年前的中國革命史上的重要事件,中國的青少年對它認識得還遠遠不夠。於是,他開始思考一個問題,就是當代的中國人眼中的長征和西方人眼中的長徵到底有多大差異。另外還有一個現象,就是近些年來,有不少外國青年重走長征路,這些物質條件非常優越的青年在這條路上尋找什麼呢?他說:“我相信這些外國青年走在紅軍的長征路上,是在朝拜和尋找某種精神。西方專家把它列入一百件大事,我覺得根本的理由是,它前所未有地體現出了人類還有如此堅韌的精神、如此為了信仰的實現而前仆後繼的精神,在其規模上是人類前所未有的大規模的遷徙,在其精神上體現了人類能夠不斷取得進步和發展的最為可貴的精神基礎,那就是永不言敗、永往直前、前仆後繼。”
王樹增王樹增
王樹增介紹說,自己為寫《長征》,差不多翻閱了數千萬字的資料,僅筆記就做了二百多萬字,寫作時參閱的長征地圖幾乎都被“時間”磨破了。對於一個嚴肅的寫作者來說,這是一次漫長而艱苦的精神之旅。
《長征》一書中記錄了很多鮮為人知的事實,深入挖掘了歷史中的細節。王樹增說,寫作《長征》的過程,也是他思想不斷升華的過程。開始他對長征的認識只是在人類的忍耐力或堅韌力的層面,而寫作過程中更令他感動的卻是中國工農紅軍所張揚的理想主義。他說,這支紅軍隊伍基本上由兩個奇特的層面組成,一是受過良好教育的文化政治精英分子,另一個就是來自中國社會最低層的目不識丁的赤貧階層。這兩個階層結合所撞擊出來的為理想而奮鬥的精神常常令人感動。他說:“中國的農民是世界上最赤貧的階層,他的頭頂上有一層層的盤剝和重壓, 他內心的屈辱是最深重的。所以當紅軍隊伍開到他家鄉的時候,當紅軍的宣傳員跟他們說'你們不是生下來就是牛馬,你們也可以做一個人。從來沒有什麼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你們跟著紅軍這桿旗幟走,去剷平世界上的一切不公道‘,我覺得在那一瞬間,這些農民他們心中的那種狂喜是不可壓抑的,於是就跟著這桿紅旗走了。絕大多數紅軍戰士為了他們的這種理想倒下去的時候,他們幾乎還沒有分清大鬍子的馬克思和小鬍子的列寧之間的區別,因為他們不識字。但我覺得,當他倒下去的時候,如果他懷抱這樣的夢想的話,他也認為是值得的。”
王樹增王樹增
王樹增覺得,長征是一個解讀不完的歷史事件,從任何角度解讀都可以發現感動,而這種感動常常令讀者思索中華民族的前途,思索這個國家的前途。

獲獎情況

作品曾榮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共青團“五個一工程獎”;“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藝大獎”;“第二屆魯迅文學獎”;“曹禺戲劇文學獎”;
王樹增王樹增
第四屆魯迅文學獎(2004—2006年)全國優秀報告文學獎。
2011年11月21日,“2011第六屆中國作家富豪榜”重磅發布,王樹增以300萬元的年度版稅收入,榮登作家富豪榜第13位,引發廣泛關注。

人物評價

綜合評價

王樹增身材高大,是一位有30多年軍齡的現役軍人。他20多歲開始寫作,發表過一系列小說,他創作的話劇曾獲中國話劇最高獎--曹禺戲劇獎。近幾年,他專注於非虛構類文學的創作,先後出版了《1901》、《遠東韓戰》、《1911》等作品,受到評論界的關注,被認為是開創了當代中國歷史紀實文學中以細節還原歷史面貌的寫作範式。
王樹增王樹增

自我評述

數十年的軍旅生涯,使王樹增養成了豁達、淡泊名利的豪爽性格。為了能專心寫作《長征》,他辭去領導職務,在書房裡一待就是6年。他說自己不適合做官,這一輩他只能做兩件事,一是穿軍裝,當部隊中的一個戰鬥員;二是寫作。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他一度轉業任魯迅文學院辦公室主任,4年後他又重新入伍。
王樹增王樹增
在談到軍人和作家兩種身份的關係時,王樹增說:“軍隊的生涯使我走遍了中國的幾乎所有的地方,這樣我跟社會的接觸、跟 這塊土地的接觸十分緊密。另外,軍隊生活給我們性格上帶來了某種塑造,英雄主義、榮譽、責任、信念等,還有吃苦耐勞、不怕困難的精神,軍人的那種銳氣和韌力,我想對於這作來說,這些品質都是必須的。”

人物軼事

2008年10月,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開始講長征,主講人選定長篇紀實文學《長征》的作者王樹增。
王樹增王樹增
在長征題材的寫作中王樹增的《長征》算得上“空前絕後”,它以全景式客觀再現,全球化認知高度使紅色題材的寫作有了全新的面貌。《百家講壇》風格定位是偏重於傳統文化經典的大眾化解讀,是對傳統文化的多角度、多立場和多樣式的展示,百家紛呈,各領風騷,奇談異說,相持共存,作為電視欄目因此獲得極高的收視率。而與選題相關的圖書,也都成為久居排行榜的暢銷書,如于丹的《心得》、易中天的《品三國》。這次《百家講壇》首次講述紅色題材,也是希望在講述風格、題材方面有所突破。
王樹增認為,作為《百家講壇》這樣的欄目,除了選題的“大眾化”、“社會化”和允許多種解讀的特性之外,更重要的是主講人的講述能力和表現魅力,他在必備廣博的雜識和專業的水準的前提下,還要必備講述的技巧,因為這是電視節目,無論如何也有“秀”的成分,主講者不得不承擔類似演員的表演力和親和力。
《長征》原是一部字數超過60萬的巨著,這次被搬上電視媒體,被錄製成幾期節目連續播出,有限的時段無法容納著作中的海量內容,王樹增對原著做出了相應的調整和選擇。《百家講壇》的聽眾是極其大眾化的,錄製現場的觀眾不是欄目組織而是自願前來的,觀眾幾乎包含了社會的各個階層。觀眾有坐下來的自由,同時也有中途退場的自由。
王樹增說,在錄製的過程中,讓他能夠繼續下去的,正是這些現場觀眾。他們在傾聽過程中的屏神靜氣或會心一笑,都使他覺得他在做一件很有意義的事。不過,王樹增拒絕出版“百家講壇”版的“長征”,他希望讀者能夠喜歡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那本《長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