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有德(寧夏靈武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局長)

王有德(寧夏靈武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局長)

王有德, 男,回族,1953年9月出生,寧夏靈武人。1973年參加工作,198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現任寧夏靈武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兼靈武市白芨灘防沙林場黨委書記、場長。2005年5月被國務院授予“全國先進工作者”,2006年7月,被評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受到中共中央的表彰獎勵。

2018年12月18日,黨中央、國務院授予王有德同志改革先鋒稱號,頒授改革先鋒獎章,並獲評“科學治沙的探路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有德
  • 國籍:中國
  • 民族:回族
  • 出生日期:1954年
  • 職業:寧夏靈武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局長
人物經歷,主要榮譽,個人事跡,外界評價,

人物經歷

王有德注重加強黨員隊伍建設,發揮黨員領導幹部的模範帶頭作用。他團結帶領幹部職工,20多年堅持治沙播綠、興場富民,完成治沙造林45萬畝,控制流沙面積58萬畝,建設沙地果園4000多畝,興辦5個多種經營公司,建立1000餘畝苗木花卉培育中心,對外承攬100多處綠化工程,創收1億多元,彌補治沙資金不足,成功走出了一條“以林為主、林副並舉、多種經營、全面發展”的改革發展之路,在浩瀚的毛烏素沙漠築起了一道綠色屏障,極大地改善了林場生態環境和全場職工的生活條件,呈現出人進沙退的可喜局面。
王有德王有德
他成功組織實施了6個外援治沙項目,為中國林業的對外合作與交流探索了一條新路。林場固定資產由1985年前的不足40萬元增加到6300萬元,林木資產由1985年前的不足500萬元增加到3億元,職工人均年收入超過2萬元,實現了“山上綠、場子活、職工富”的奮鬥目標。他是中共十七大代表、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被授予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勞動模範、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雙百”感動中國人物等榮譽稱號。
王有德在白芨灘防沙林場擔任領導工作的20多年中,他團結帶領廣大幹部職工,治沙播綠,興場富民,成功地走出了一條“以林為主,林副並舉,多種經營,全面發展”的改革發展之路。20多年來,共完成治沙造林32萬畝,控制流沙面積達36萬畝,建設沙地果園4000多畝,籌資興建機磚廠、預製廠,建立700畝苗木花卉培育中心,在浩瀚的毛烏素沙漠築起了一道綠色屏障,極大地改善了林場生態環境和全場職工的生活,譜寫了一曲人進沙退的壯麗凱歌。他還組織實施了6箇中日治沙項目。被國務院確定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林場固定資產由1985年的40萬元增加到的4020萬元,林木資產達到6380萬元,職工收入達到12000元,初步實現了山上綠、場子活、職工富的奮鬥目標。
王有德王有德
做為一名基層黨組織負責人,他狠抓黨員隊伍建設不放鬆,林場黨員隊伍不斷壯大,已從最初一個黨支部,10多名黨員,發展成為一個擁有6個黨支部、70名黨員的基層黨委。他以身作則,嚴於律己,帶出了一個特別能戰鬥的“乾淨、幹事”的黨委班子。他始終堅持“兩手抓,抓兩手”的方針,用實際行動踐行著“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經過20多年的埋頭苦幹,全場6個管理站中有5個鋪上了柏油路,吃上了自來水,架設了輸電線路,看上了電視,按上了電話。職工全部加入了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在他的倡導和支持下,場裡還制定了各種補貼政策,支持職工發展種養殖業,職工子女考上高中、中專、大學每人都有獎學金。1990年以來,林場先後建起了245套房屋(15508平方米),解決了318名職工住房困難的問題,告別了幾十年治沙工人租借房屋和住土坯房的歷史。在黨員中,王有德號召開展 “五五扶貧幫困”活動,全場幹部職工扶危濟困蔚然成風。這些舉措贏得了廣大職工的高度讚譽和衷心擁護,凝聚了人心,促進經濟工作穩步發展。2002年4月,林場被評為全國治沙先進集體,同年9月,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又被授予全國自然保護區建設先進集體稱號。

主要榮譽

王有德1996年、2001年兩次受到全國綠化先進工作者獎勵,1999年被國家林業部評為森林資源林政管理先進個人,2002年被自治區農村“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教領導小組、自治區黨委組織部評為全區農村“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教育活動先進個人。2003年被中共中央宣傳部確定為“全國實踐三個代表的模範”,同年當選為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2004年,又被授予全國十大國營林場優秀管理獎、西部開發傑出貢獻獎和中國環境科技實業家稱號,2005年5月被國務院授予“全國先進工作者”,2006年7月,被評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受到中共中央的表彰獎勵。
2018年12月18日,黨中央、國務院授予王有德同志改革先鋒稱號,頒授改革先鋒獎章,並獲評“科學治沙的探路人”。

個人事跡

1986年7月,王有德打響了上任後的第一場大型攻堅戰。在北沙窩流動沙丘地帶,他要開發500畝果園。此時,多年來的粗放管理,使得白芨灘林場徘徊不前,職工一盤散沙,大家對場裡沒有信心,對北沙窩的開發也是將信將疑。擺在王有德面前的首要難題是怎樣才能調動大夥的積極性。當時林場的經濟條件不好,職工一年收入才幾百元。王有德覺得只能用領導幹部的實際行動來感召大夥,只有憑領導幹部的意志來聚合工人們。白天,他和職工一起推沙平田砌渠道,挖坑施肥栽樹苗,夜晚點著煤油燈安排第二天的工作。離家僅3公里的王有德和職工住在工地的帳篷里,最長一次竟50多天沒回家,他和職工一樣,吃的是工地上刮進沙子的飯,早上一起來頭髮上、臉上、被子上都是一層細沙。作為一個領導,他帶頭苦幹, 在白芨灘,王有德身先士卒、帶頭苦幹的事情說也說不完,每個職工都能不假思索地講出一大堆。 在建北沙窩林場果園的泵房時,王有德和職工一道往房頂上運送空心板。1992年10月,靈武市政府將大泉鄉東邊的8700畝沙荒地劃撥給白芨灘林場,要求到年底初步開發1000畝,接到任務後,王有德立即帶領林場的幾十名職工向茫茫大漠挺進。時值初冬,大泉鄉一望無際的沙漠裡寒風呼嘯,沙子打在臉上如刀割一般。他和工人乾在一起,睡在一起,沒處做飯,他們乾糧就水;他們將麥草往沙地上一鋪和衣而睡。王有德每天只能睡三四個小時,儘管到晚上腳腫得連鞋也脫不掉,可他還是堅持在幾公里的渠 拜上跑十幾個來回。其間,他完全可以坐車回家,但他從不搞特殊,在這裡一住就是3個月。
王有德心中只有一個目的:扼制風沙,造福於民。 18年來,他做事的原則就是一切從大局出發,不搞短期行為。 1999年入冬時節,靈武市將靈州大道及環城的9公里綠化任務交給了白芨灘林場。當時,有人提醒王有德,市政府財政緊張,200萬元的工程費不知要拖到猴年馬月,林場資金不寬裕,還是想辦法推掉算了。王有德馬上批評說:“我們的職責就是種樹,哪兒需要就往哪兒種,作為林業建設者,該奉獻時必須奉獻,多栽樹不是啥吃虧的事。”栽種期間,晚上9點鐘樹苗才到。為了保證高成活率,必須當即栽上。王有德召集林場全體職工連夜趕植。第二天還要參加一個項目談判的王有德一直乾到凌晨4點,實在乾不動了就讓他的妻子和大兒子來接替他乾。2001年5月,白芨灘林場以最低報價中標古王高速公路第一契約的綠化工程。原設計方案的路基邊坡採用混凝土方格網,每平方米造價28元。由於成本高,造價大,投資方提出改用植物護坡方案,並要求先行試驗。其他承包單位怕吃虧、擔風險,不願接受這個方案。王有德和班子成員商議後,成功拿下了試驗任務,使工程造價降為每平方米5元,僅為原造價的六分之一左右,僅這一項就為國家節約投資金額250萬元左右。王有德經過認真研究後,提出質疑,認為方案設計樹種起點太低、形象差,建議種植側柏、樟子松等高檔樹種。因為涉及增加費用,甲方一時難以決斷。王有德當即承諾:林場承包的10多公里標段,全部改種側柏、樟子松,不增加一分錢費用。建議被採納,林場卻未從該項工程賺到錢,還倒貼了不少“家底”。如今,王有德的諫言已在自治區高等級公路上變成現實。

外界評價

在林業改革上,王有德具有超前意識。為了增強防沙治沙的後勁,王有德提出了“立足林業促林業、圍繞林業發展多種經營、力推林業建設綜合發展”的深化改革方案,為林場後來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他說,防沙治沙是一項周期長見效慢非常脆弱的事業,有了強大的經濟基礎,我們的防風治沙事業才會有更大發展,才能有更大的公益效益和社會效益。 1998年,王有德採取入股自願、退股自由的辦法,將磚廠和預製板廠改制成靈武市第一家股份制公司,股東均由工人選定,風險共擔,當年就實現利潤分紅20%,並向職工兌現,分紅最高的職工達8000元,打破了大鍋飯,使職工既得到了眼前利益,又看到了長遠效益,激活了分配機制,又給企業帶了一個好頭。 1994年,王有德再出高招,投資40萬元興建花卉綠化苗圃,並成立了專門承攬綠化工程的添保治沙公司。
為了最大限度地調動起全場職工植樹造林、防沙治沙的積極性,王有德在全場實行植樹造林與經濟指標生產責任制,逐步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辦法。2000年開始,他把場裡固沙植樹等大小任務,全部進行招標,在全體職工中展開競爭,誰的技術力量強,誰有能力為場裡爭取到最大利益,誰就中標。讓內部職工充當“小工頭”、“大老闆”,把競爭機制引入內部管理,激發了林場職工的生產積極性,促進了林場的生產建設。   王有德還非常重視業務學習,他自己就是通過學習鑽研林業專業書籍和多年的實踐積累,從一個門外漢成為自治區著名林業專家的。對林場職工的學習,他也抓得很緊。從1990年開始,每年都辦冬閒學習班,請林科院的專家和場裡的技術骨幹為職工講課,傳授節水灌溉、林木繁殖等專業知識,專業技術培訓成為職工年終考核的一項重要指標。經過多年學習培訓,全場職工專業理論和實踐水平普遍得到提高。人人都成為能夠獨當一面的技術能手。王有德把職工的事、場子的事當成自己的事來辦,在他的影響下,職工也把林場的事看成自己的事,正是在王有德的感召和影響下,白芨灘人齊心協力,乾什麼事成什麼事,以常人難以想像的吃苦精神,留下了一個個蹋蹋實實的綠色足印,創造了一個個防沙治沙的奇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