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龍(農民畫家)

王景龍(農民畫家)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5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王景龍,另名陳王京龍、王井龍、王景龍、王京龍,號老怪。1933年生,陝西戶縣人。著名農民藝術家,中國農民畫原始畫派創始人。現為陝西省美術家協會會員、西安市美術家協會會員、省、市、縣農民畫協會常任理事,兼任陝西省農民畫學院美術教員。1979年開始農民畫創作。198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第十屆戶縣人大代表。1993年被特邀到美國訪問,在美國格林大學講學,作品在史丹福大學、格林大學、墨西根展覽館進行了巡迴展覽,在學術界引起轟動一時的“王景龍現象”,被中外學者譽為“東方的畢卡索”、“東方的馬蒂斯”和“畫壇怪傑”。陝西省文聯為了表彰其對民間藝術的特殊貢獻,特授予他美術“開拓”獎。作品《看戲》、《磨豆腐》、《元宵節》等被中國美術館收藏,中外不少雜誌封面及插頁多次收集畫作20餘幅。400多幅作品被國外有關博物館、美術館、學校、名人收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景龍
  • 出生地:陝西戶縣
  • 出生日期:1933年
  • 職業:農民藝術家
個人簡歷,代表作品,創作經歷,藝術成就,

個人簡歷

王景龍,男,另名王井龍、王京龍、陳王景龍、陳王京龍,號老怪。 1933年生於陝西戶縣陳坪村,為西漢名相陳平之後,長於戶縣直峪口王家,故雙姓。著名農民藝術家,被中外學者譽為“東方的畢卡索”、“東方的馬蒂斯”和“畫壇怪傑”。1979年開始農民畫創作,創立了中國農民畫原始畫派。198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第十屆戶縣人大代表。現為陝西省美術家協會會員,西安市美術家協會會員,省、市、縣農民畫協會常任理事,兼任陝西省農民畫學院美術教員。

代表作品

《看戲》《西安事變》《馬到成功》《雙喜》《牲口市場》《黑河工程》《跑竹馬》《豐收鼓》《鬧元宵》《正月十五》《吉慶有餘》《犁地》《牛斗虎》《看護果園》《浴》《鐘馗》《割麥》《打鞦韆》《磨豆腐》等,上述作品曾獲省級以上榮譽。

創作經歷

幼時因家貧,被舅父收養,解放前有較長時間的長工生活。解放後,從事果園務農。在他四十歲的時候,一次偶然的機會,讓他接觸到了戶縣農民畫,從此也改變了這個大字不識一個的農民的一生。王景龍參加了戶縣農民畫培訓班後,實際身份是“旁聽生”的他很快就嶄露頭角,他畫的畫與眾不同,不受任何的藩籬的束縛,構圖奇特,造型稚拙而粗獷有力,色彩強烈而喧鬧,人物的眼睛都是特大而有神。他相繼創作出了《看戲》《正月十五》《浴》等作品,得到了外界的一致好評,從此王景龍的創作一發而不可收拾。他的作品在展覽期間,由於其獨特的畫風,引起了國內外一些研究學者的濃厚興趣,稱他是戶縣農民畫壇的一位“怪傑”。一些外賓看了他的畫後,其中的加拿大的人種學家被震驚,連聲說道“王景龍,中國的馬狄斯”。國際國內有關報刊和雜誌,在不同時期,報導了他的畫風事跡。其原始畫派“天馬行空、質樸誇張”的繪畫風格被著名農民畫家、兒媳閆玲玲(嚴玲玲)繼承並加以創新。

藝術成就

1984年3月,由加拿大藝術家陳凱瑞先生和加拿大喇品納學院院長富勵澤博士聯合在 喇品納學院藝術中心舉辦了“中國戶縣農民畫家王景龍畫展”,共展畫 60 幅,展覽中還介紹了王景龍的家庭生活、生產勞動和個人情況等。這次在加拿大首辦個人畫展,成為世界上第一個舉辦個人展的農民畫家,加拿大為之轟動。而後又在美國及其他地兩度舉辦畫展,蜚聲中外。同年,《看戲》獲省開拓獎。1985年至1990年在香港、美國等地辦個畫展10餘次。
1985年,全國農民畫會議在戶縣召開,領導和專家商度評價他的畫說:王老怪的畫就是與眾不同,真是“無霧不起雲,元雲不出仙”。同年,先後被戶縣白廟鄉青陽國小、白廟五星中學聘為少先隊大隊輔導。
1988年,《元宵節》獲中國農民畫大賽金杯獎,後被作為《中國戶縣農民畫》畫冊封面。
1989年3 月,由陝西省文化廳、省美協、西安市文化局、陝西省美術家畫廊舉辦“戶縣農民畫王景龍畫展覽”,共展出作品 120 幅。省市美術界專家 110 餘人參加了開幕式並舉行了座談,省市報紙、電視台都分別作了報導。
1991年10月,被戶縣美術職業學校聘為兼職美術教師。
1993年,王景龍被特邀到美國展出訪問,在美國格林大學講學,作品在史丹福大學、格林大學、墨西根展覽館進行了巡迴展覽,又在學術界引起極大的轟動,專家們一致讚譽陳王景龍為“藝術大師”和“畫壇怪傑”。陝西省文聯為了表彰王景龍對民間藝術的特殊貢獻,特地授予他美術“開拓”獎。
1995年,被錄入《中國當代名人錄》。
1996年,被評為省級民間美術家。又被山東省菏澤曹州牡丹鄉書畫院聘為名譽院長。
1997年,《驢拉鼓》、《黑河工程》等作品被北京藝術館收藏。
1998年,《元宵節》獲中國農民畫大賽金杯。
1999年,載入《當代群英》一書中。
近幾年屢獲省、市級獎勵10餘次,曾以藝術家身份參加中國第二屆藝術節。武漢、江蘇、北京等10餘家出版單位將他的作品和事跡載入畫冊和書籍里。《看戲》、《磨豆腐》、《元宵節》等作品被中國美術館收藏,中外不少雜誌封面及插頁多次收集畫作20餘幅。400多幅作品被國外有關博物館、美術館、學校、名人收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