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惲

王惲

王惲(yùn)(1227—1304年7月23日),字仲謀,號秋澗,衛州汲縣(今河南衛輝市)人。元朝著名學者、詩人兼政治家。

一生仕宦,剛直不阿,清貧守職,好學善文,成為元世祖忽必烈、元裕宗真金和元成宗皇帝鐵穆耳三代著名諫臣。

其書法遒婉,與東魯王博文、渤海王旭齊名。著有《秋澗先生全集》。散曲創作,今存小令41首。

大德八年六月二十日,在汲縣去世,終年七十八歲。

基本介紹

  • 本名:王惲
  • 別稱:秋澗先生
  • 字號:字仲謀,號秋澗
  • 所處時代:元朝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衛州路汲縣
  • 出生時間:1227年
  • 去世時間:1304年7月23日
  • 主要作品:《秋澗先生全集》
  • 主要成就:著名學者 詩人 政治家
人物生平,史料記載,軼事典故,個人作品,

人物生平

王惲,字仲謀,號秋澗,衛州路汲縣(今河南省衛輝市)人,元朝著名學者、詩人兼政治家。
他直言敢諫,主張禮下庶人,刑上大夫,強調治理混亂的財政。至元五年(公元1268年),元世祖建立御史台,任王惲為監察御史。他上書《擊邪》《納海》等論列一百五十餘條。當時負責水利的中央級官員劉某,利用治水導河之便,貪污宮糧四十多萬石。王惲大膽地予以彈劾揭發。經過訪查,他又將劉 監修太廟從中偷工減料終飽私囊的罪惡加以上書。劉某做賊心虛,竟惶惶不可終日,憂慮死去。
王惲詩《平湖樂》王惲詩《平湖樂》
至元二十六年(公元1289年),王惲任少中大夫、福建閩海道提刑按察使時,當時沿海政局混亂,官吏缺額很多。他向皇上上疏要求選拔人才到沿海填補空缺。經過一段時間的考察,他果斷罷黜了四十多名貪官污吏,任用了一批文武精通,耿直清廉的人赴職,使這裡平靜安定下來;並在福建沿海建造營房,讓戍兵居住,改變了以往兵寓民家的陋習,使百姓得以安居樂業。
剛正不阿,秉公執法。在他任承直郎平陽路總管府判官時,絳州太平縣有一陳氏殺了自己的哥哥,因行賄官府,緩獄了決,株連三百多人受冤,長達五年不能結案。皇帝派王惲前往親審此案,經過訪查、審訊,釋放了全部受冤遭株連的平民百姓。
他雖身居高位,卻能夠體察下情,同情人民疾苦。至元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燕南一帶冬春遭旱,秋季莊稼又遭水災,王惲察訪民情回到大都(今北京)以後,有一高官宴請百官,請他赴宴。入席後,他看到桌子上擺滿了名釀佳肴、奇珍海味,如坐針氈,感到很不是滋味。他無法控制為民請命的感情,寫了長篇免租謠,希詞懇情切,皇上終於採納了他的建議。

史料記載

王惲,字仲謀,衛州汲縣人。曾祖經。祖宇,仕金,官敦武校尉。父天鐸,金正大初,以律學中首選,仕至戶部主事。惲有材幹,操履端方,好學善屬文,與東魯王博文、渤海王旭齊名。史天澤將兵攻宋,過衛,一見接以賓禮。中統元年,左丞姚樞宣撫東平,闢為詳議官。時省部初建,令諸路各上儒吏之能理財者一人,惲以選至京師,上書論時政,與渤海周正並擢為中書省詳定官。二年春,轉翰林修撰、同知制誥,兼國史院編修官,尋兼中書省左右司都事。治錢穀,擢材能,議典禮,考制度,鹹究所長,同僚服之。
至元五年,建御史台,首拜監察御史,知無不言,論列凡百五十餘章。時都水劉晸交結權勢,任用頗專,陷沒官糧四十餘萬石,惲劾之,暴其奸利,權貴側目。又言:“晸監修太廟畢功,特轉官錫賞,今才數年,樑柱摧朽,事涉不敬,宜論如法。”晸竟以憂卒。秩滿,陳天祐、雷膺交薦於朝。九年,授承直郎、平陽路總管府判官。初,絳之太平縣民有陳氏者殺其兄,行賂緩獄,蔓引逮系者三百餘人,至五年不決。朝廷委惲之,一訊即得其實,乃盡出所逮系者。時絳久旱,一夕大雨。十三年,奉命試儒人於河南。十四年,除翰林待制,拜朝列大夫、河南北道提刑按察副使,尋改置諸道制下,遷燕南河北道,按部諸郡,贓吏多所罷黜。十八年,拜中議大夫、行御史台治書侍御史,不赴。
裕宗在東宮,惲進《承華事略》,其目曰廣孝、立愛、端本、進學、擇術、謹習、聽政、達聰、撫軍、崇儒、親賢、去邪、納誨、幾諫、從諫、推恩、尚儉、戒逸、知賢、審官,凡二十篇。裕宗覽之,至漢成帝不絕馳道,唐肅宗改服絳紗為朱明服,心甚喜,曰:“我若遇是禮,亦當如是。”又至邢峙止齊太子食邪蒿,顧侍臣曰:“一菜之名,遽能邪人耶?”詹事丞張九思從旁對曰:“正臣防微,理固當然。”太子善其說,賜酒慰喻之。令諸皇孫傳觀,稱其書弘益居多。
十九年春,改山東西道提刑按察副使,在官一年,以疾還衛。二十二年春,以左司郎中召。時右丞盧世榮以聚斂進用,屢趣之不赴。或問其故,惲曰:“力小任大,剝眾利己,未聞能全者。遠之尚恐見浼,況可近乎!”既而果敗,眾服其識。二十六年,授少中大夫、福建閩海道提刑按察使。黜官吏貪污不法者凡數十人;察繫囚之冤滯者,決而遣之;戒戍兵無得寓民家,而創營屋以居之。每謂為治之本在於得人,乃進言於朝曰:“福建所轄郡縣五十餘,連山距海,實為邊徼重地。而民情輕詭,由平定以來官吏貪殘,故山寇往往嘯聚,愚民因而蟻附,剽掠村落,官兵致討,復蹂踐之甚,非朝廷一視同仁之意也。今雖不能一一擇任守令,而行省官僚如平章、左丞尚缺,宜特選清望素著、簡在帝心、文足以撫綏黎庶、武足以折衝外侮者,使鎮靜之,庶幾治安可期矣。”時行省討劇賊鍾明亮無功,惲復條陳列利害曰:“福建歸附之民戶幾百萬,黃華一變,十去四五。今劇賊猖獗,又酷於華,其可以尋常草竊視之?況其地有溪山之險,東擊西走,出沒難測,招之不降,攻之不克,宜選精兵,申明號令,專命重臣節制,以計討之,使彼勢窮力竭,庶可取也。”
二十八年,召至京師。二十九年春,見帝於柳林行宮,遂上萬言書,極陳時政。授翰林學士、嘉議大夫。成宗即位,獻《守成書鑒》一十五篇,所論悉本諸經旨。元貞元年,加通議大夫、知制誥同修國史,奉旨纂修《世祖實錄》,因集《聖訓》六卷上之。大德元年,進中奉大夫。二年,賜鈔萬貫。乞致仕,不許。五年,再上章求退,遂授其子公孺為衛州推官,以便養,仍官其孫笴秘書郎。大德八年六月卒。贈翰林學士承旨、資善大夫,追封太原郡公,諡文定。其著述有《相鑒》五十卷、《汲郡志》十五卷、《承華事略》、《中堂事記》、《烏台筆補》、《玉堂嘉話》,並雜著詩文,合為一百卷。(《元史·卷一百六十七·列傳第五十四》)

軼事典故

王惲的諫政,受到了元世祖的器重。至元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忽必烈專門將他傳至京城召見。他又上萬言書,提出“改舊制,黜贓吏,均賦役,擢才能”的建議,順應了忽必烈“祖述變通”的建國思想,對推動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歷史發展有著積極的意義。為此,忽必烈親授他為翰林學士
王惲像王惲像
王惲任職從政期間,時常憂國憂民,他把歷代明君賢相勤勞思政、治國安邦的經驗和事跡系統整理成章,用“順諫”的方式,奏疏給尚未登基的皇太子參閱。裕宗真金非常賞識他的這種見解,除自己學習外,還將《承華事略》各篇發給皇孫們傳讀。裕宗真金早薨,他的兒子成宗鐵木真即位。王惲給成宗皇帝敬獻的供物不是玉帛、珠寶,而是他論述的《守成事鑒》十五篇,表現出忠心事主的一片赤誠。因此,成宗又加封他為通議大夫知制誥。並委託他同趙孟頫等人纂修《元世祖實錄》。
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六月二十日(1304年7月23日),王惲在汲縣去世,終年七十八歲。朝廷的欽差大臣在汲縣看到他的故居依然是茅屋陋室,清貧如民。其兒孫們田園生涯,耕稼自給,便如實奏明聖上。皇上賜鈔萬貫,贈翰林學士承旨資善大夫,追封太原郡公,諡號“文定”。子孫蔭封受祿。家鄉人民也把他少年勤奮讀書的古子澗村譽為“秋澗書聲”,被列為“汲縣八景”之一。他的言論詩文刊行於世一百卷為後人所傳讀。他的墓壙位於汲縣(今衛輝市)城郊鄉八里屯村西南石人窪內,距縣城十華里。墓地前沿有神道,兩旁為石刻儀仗,對稱排列,每當“清明”前後和春節期間,家鄉父老紛紛前往祭掃憑弔,表達深切的懷念和哀思 。

個人作品

《讚頌題名碑》
拂拭殘碑覽德輝,千年包范見留題。驚鳥繞匝中庭柏,猶畏霜威不敢棲。
[雙調]沉醉東風
漁得魚心滿願足,樵得樵眼笑眉舒。一個罷了釣竿,一個收了斤斧。
林泉下偶然相遇,是兩個不識字漁樵士大夫,他兩個釣加加的談今論古。
[越調]平湖樂
采菱人語隔秋煙,波靜如橫練。入手風光莫流轉。共留連,畫船一笑春風面。
江山信美,終非吾土,問何日是歸年?
正宮雙鴛鴦·柳圈辭
暖煙飄,綠楊橋,旋結柔圈折細條。都把發春閒
懊惱,碧波深處一時拋。
野溪邊,麗人天,金縷歌聲碧玉圈。解祓不祥隨
水去,盡回春色到樽前。
問春工,二分空,流水桃花颺曉風。欲送春愁何
處去?一環清影到湘東。
步春溪,喜追陪,相與臨流酹一杯。說似碧茵羅
襪客,遠將愁去莫徘徊。
蘭芳,俯銀塘,迎致新祥祓舊殃。不似漢皋空
解佩,歸時襟袖有餘香。
醉留連,賞春妍,一曲清歌酒十千。說與琵琶紅
袖客,好將新事曲中傳。
正宮雙鴛鴦·樂府合歡曲
讀《開元遺事》去取唐人詩而為之。一名[百衲錦] ,因觀任南麓所畫《華清宮圖》而作。
驛塵紅,荔枝風,吹斷繁華一夢空。玉輦不來宮
殿閉,青山依舊御牆中。
亂橫戈,奈君何,扈從人稀北去多。塵土已消紅
粉艷,荔枝猶到馬嵬坡。
歲東巡,洛陽城,天樂宮中夜徹明。不憶李暮偷
曲去,酒樓吹笛有新聲。
雨霖鈴,卻歸秦,猶是張徽一曲新。長記上皇和
淚聽,月明南內更無人。
憶開元,掌中仙,入侍深宮二十年。長記承天門
上宴,百官樓下拾金錢。
錦城頭,錦江流,回望長安帝盡愁。那更血魂來
夢裡,杜鵑聲在散花樓
驛坡前,掩嬋娟,慘亂旌旗指望賢。無復一生私
語事,柘黃袍袖淚潛然。九龍池,百花時,樂按[梁州]愛急吹。
揭手便 拈金碗舞,上皇驚笑勃你兒。信音沉,淚沾襟,秋雨
鈴聲閣道深。人到愁來無會處,不關情處也傷心!
正宮黑漆弩·游金山寺並序
鄰曲子嚴伯昌嘗以[黑漆弩]侑酒。省郎仲先謂余曰: “詞雖佳,曲名似未雅。 若就以‘江南煙雨’目之,何如?”予曰: “昔東坡作[念奴曲], 後人愛之,易其名曰[酹江月] ,其誰曰不然?”仲先因請余效顰,遂追賦《游金山寺》一闋,倚其聲而歌之。昔漢儒家畜聲妓,唐人例有音學。而今之樂府,用力多而難為工。縱使有成,未免筆墨勸淫為俠耳。渠輩年少氣銳,淵源正學,不致費日力於此也。其詞曰:蒼波萬頃孤岑矗,是一片水面上天竺。金鰲頭滿咽三杯,吸盡江山濃綠。蛟龍慮恐下燃犀,風起浪翻如屋。任夕陽歸棹縱橫,待償我平生不足。曲山亦作 《言懷》一詞,遂繼韻戲贈休官鼓澤居閒久,縱清苦愛吾子能守。幸年來所事消磨,只有苦吟甘酒。平生學道在初心,富貴浮云何有?恐此身未許投閒,又待看鳳麟飛走。
仙呂後庭花·晚眺臨武堂
綠樹連遠洲,青山壓樹頭。落日高城望,煙霏翠滿樓。木蘭舟,彼汾一曲,春風佳可游。
乙亥三月七日宴湖上賦
春風吹水漲平湖,翠擁鞦韆柱。兩葉蘭橈斗來去,萬人呼,紅衣出沒波深處。鰲頭游賞,浣花風物,好個暮春初。山陰修禊說蘭亭,似覺平湖勝。春服初成靚妝瑩,玉雙瓶,興來逕入無何境。使君高宴,年年此日,歌舞樂昇平。柳邊飛蓋簇晴煙,人在平湖宴。碧瀲瑤翻映歌扇,綺羅筵,人生幾度春風面。江山畫裡,一時人物,斜日重留連。
堯廟秋社
社壇煙淡散林鴉,把酒觀多稼。霹靂弦聲斗高下,
笑喧譁,壤歌亭外山如畫。朝來致有,西山爽氣,不羨日夕佳。
壽李夫人六首
眼明欣見太平人,環佩嬰香潤。洞裡瑤華自高韻,
八千春,裊煙已報長生信。一杯更買,麻姑蒼海,安坐看揚塵。
謝林高韻本蕭然,百歲春風面。白髮兒孫羨康健,
誥鸞鮮,彩雲扶下長生殿。鄉閭盛說,一家榮養,初不羨魚軒。
南枝訊息小春初,香滿閒庭戶。見說仙家舊風度,
壽星圖,瑞光浮動雲衢婺。繡筵開處,散花傳琖,彩袖不曾扶。
小園不惜買花錢,妝點蟠桃宴,傳語風光莫流轉,
百來年,人生幾度春風面?細思誰似, 君家阿媽,康健地行仙。
牙牙長憶點妝紅,曾得含飴弄。此日筵前一杯捧,
白頭翁,紫簫吹斷繁華夢。百年留在,故都瓊樹,依舊動春風。慈親康健說誰家,李氏人難亞。鏘鳳筵中
見多暇,醉簪花,肩輿勝似宮門畫。從今看取,君家餘慶,門戶爛生華。
壽府僚
錦貂千騎朔方豪,瀚海淵波浩。畫戟清香看傾倒,醉仙桃,秋光雖晚人難老。煙花紫禁,玉魚金帶,新寵照朝袍
辛卯九月二十五日夜,解衣欲睡,適有飲興,顧樽湛余醁,燈綴玉蟲而樂之。然酒味頗酷,乃以少蜜漬之。浮大白者再,覺胸中浩浩,殊酣適也。仍以樂府[絳桃春]歌之少年鯨吸酒如川,甘苦從人勸。老大含飴最深戀,要中邊,一甜掩盡黃柑釅。更憐中有,百花風味,一笑為君妍。笑分花露出妝奩,香軟金杯瀲。滿著華池潤吾咽,展眉尖,坡仙釀法真堪羨。卻憐蜜課,蜂兒官府,辛苦為誰甜?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