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滋(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教授)

王德滋(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教授)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王德滋(1927年6月27日-),中國岩石學家。出生於江蘇泰興。1950年畢業於南京大學地質系。199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高校地質學報》主編。曾任南京大學副校長、南京大學地學院院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地質學與地球物理學學科評議組召集人、中國地質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礦物岩石地球化學學會岩漿岩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會理事。《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主編,曾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德滋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江蘇泰興
  • 出生日期:1927年6月
  • 職業:岩石學家
  • 主要成就:中國科學院院士
人物生平,成就及榮譽,個人作品,

人物生平

男兒立志出鄉關
1927年6月27日,王德滋生於江蘇泰興,父親王心樓畢業於南通師範,是一位教育工作者。童年的王德滋是不幸的,8歲那年母親去世,二年後父親又離開人世,當時年僅僅18歲的姐姐王藹如帶著小德滋艱辛度日。
1946年,抗戰勝利後,中央大學(南京大學的前身)由重慶遷回南京,由於八年抗戰,江、浙、滬地區積壓了大量學生未能及時升入大學,當時共有3萬餘人報考“中大”,但“中大”僅錄取500人,平均60人當中才錄取1人,難度相當大。已在泰興擔任國小教師的王德滋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中央大學地質系,從此走上了從事地質科學的道路。
王德滋當初報考地質專業,主要受兩位前輩的影響,一位是丁文江先生,也是江蘇泰興人,是中國地質科學的奠基人之一,在調查煤礦中不幸因中毒去世,年僅49歲。少年時期的王德滋,對於家鄉出了這樣一位名人感到非常自豪,在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男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間處處是青山。”老人向記者背誦了丁文江先當年去英國留學時寫的詩句。另一位是地質學家謝家榮,他寫了一本名為《地質學》的書。
人生道路上的第一次抉擇
19歲的王德滋離開了家鄉—蘇北泰興,進了中央大學地質系。當在當時的特殊形勢下,滿腔熱血、意氣風發的青年王德滋做出人生道路上的第一個重大抉擇,積極投身於愛國學生運動,參加了著名的“五·二О”愛國學生運動和“四·一” 愛國學生運動。先後加入了革命進步組織自然科學社、青年社,並在1949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地下黨組織。具體負責“中大”地下黨組織主辦的《南京學聯》編印工作。王德滋說:“最危險處最安全,當年我們就是在國民黨老虎橋監獄旁的民居里編寫、刻印《南京學聯》。”
逆境中堅守信念和追求
新中國成立後,中央大學更名為南京大學。王德滋畢業留校擔任教師,並擔任地質系黨支部書記,當時地質系只有8名黨員,王德滋堅定地認為共產黨員應該又紅又專,積極主張在品學兼優的教師和學生中發展黨員。1957年成立了南京大學地質系黨總支,王德滋擔任總支書記、地質系主任助理、副主任等職務。除了黨政工作外,還承擔了大量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利用星期天、節假日對寧鎮山脈的煌斑岩進行調查研究,發表了第一篇學術論文。
1957年的“鳴放”高潮中,南大地質系一位叫高文華的女學生,到地質隊進行野外實習。在實習期間,向地質隊的黨支部書記匯報思想時說:“十二個副總理全是共產黨員,為什麼不能選一個非黨人士。”這件事被地質隊認定為是“反黨言論”,高文華被打成了“右派”。材料送到學校後,時任地質系黨總支書記的王德滋立即主持召開總支會議,提出高文華同學表現一直很好,幾年來,沒有任何反黨的言論和行為,是位品學兼優的好學生,是為數不多的學生黨員之一,怎么到了地質隊才二個月就成了“右派”?一名黨員向組織匯報自己的真實想法又怎么能定為“反黨言論”?在總支會議上取得共識後,王德滋向校黨委做了匯報,認為高文華同學目前還是南大的學生,應該由南大來處理,學校要幫助、保護這樣一位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在王德滋的努力下,高文華同學免遭“右派”惡運。1959年廬山會議後,王德滋被帶上“包庇右派”、“白專典型”二頂“帽子”,受到了批判,當時主持批判的人講,“我們一定要批判你,一直要批到你放棄當教授的念頭為止。”對於這種無休止的批判,王德滋沒有表態,沉默以對,在巨大的壓力面前,他堅持科教、黨務兩手抓,努力做到教學科研與黨政工作兩不誤。1964年暑假期間,王德滋和兩位教師到江西弋陽慈竹進行花崗岩研究,發現了華南第一個深成流化花崗岩類。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匡亞明校長被打倒後,王德滋被認為是修正主義教育路線的執行者,被關進牛棚寫檢查。後來下放到溧陽農場參加勞動,體會到了農業勞動的辛苦。王德滋詼諧地說:“我在農場不僅學會了燒老虎灶,還搞了一點小小的發明。我發現水牛的糞便曬乾之後是封火最好的材料。每天晚上老虎灶熄火之前,我用曬乾的水牛糞便蓋上,然後第二天清晨把它通一通,加上新的煤球,火就生起來了。這樣做既節省了煤,也省卻了每天清晨起來生火的麻煩。”
在農場的艱苦環境下,王德滋沒有動搖自己的信念和追求。不能公開看業務書,他就把英文的地質專業書籍一頁頁地拆散,夾在《紅旗》雜誌裡面,悄悄地看……
雙肩挑擔不歇肩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後,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大地,科學的春天來到了。王德滋先後擔任南京大學副教務長、南京大學第一副校長等職務,工作異常繁重。如何正確處理好工作和業務的矛盾,他做出了“雙肩挑擔不歇肩”的第三次抉擇。一副是南大黨政工作的重擔,這關係到南京大學整個事業的發展,不能有任何鬆懈;還有一副是個人科學研究的輕擔,主要是利用業餘時間來進行,他始終沒有放下,做到常流水不斷線。1988年,61歲的王德滋從領導崗位上退了下來,卸下了副校長這副重擔,有了足夠的時間和精力進行科學研究。據了解,他相當多的研究成果都是在這個階段完成的。
在任南京大學第一副校長期間,他提出“我們的任期是有限的,而南大的工作是永恆的。我們要在有限的任期內努力工作,對南大的歷史和未來負責。”這句話已成為南京大學歷屆領導班子的共識。
做好“伯樂、教練、參謀”
“1997年,古稀之年的王德滋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王德滋告訴記者:“人的創造性思維的旺盛期是在25歲至45歲間,以後隨著年齡增長將不斷趨於衰退。而當時我已經過了古稀之年,自然規律是不可抗拒的。”經過思考他作出人生道路上的第四次抉擇,從學術的第一線向學術的第二線轉移。確定了六字方針:伯樂,教練,參謀。”
做“伯樂”就是要發現年輕人才,發現千里馬,推薦、評選學科帶頭人,據王德滋介紹。目前,地球科學系已有一批優秀的四十歲左右的學科帶頭人,他們挑起教學科研的大梁,科研實力也達到了國內一流水平。
他說:“我從事地質科學幾十年,對國內外的科研動態比較了解,可以為年輕人開展科研工作做一些方向指引,這就是我的‘教練’工作。”
從2004年11月開始,王德滋先後在江蘇、浙江、福建等地先後作了是六場題為《自然、資源與人》科普講座。2005年盛夏高溫季節,他組織了一個調研小組三次赴浦口,對浦口的交通狀況、城鎮建設、旅遊資源和科技教育進行調研,最後親自動手寫出了“建設人與自然和諧的新浦口”的調研報告。
王德滋說:“今後只要我的腦子不糊塗,行動還方便的話,我會繼續為學校和社會的發展獻計獻策,當好‘參謀’,一直到我失去工作能力為止。”

成就及榮譽

王德滋院士長期從事火山岩與花崗岩研究,他做出的貢獻得到國內外同行專家的高度評價和重視。60年代,進行華南加里東期與燕山期花崗岩對比研究,確認加里東期花崗岩在華南有廣泛分布,與燕山期花崗岩有明顯區別;在華南首次發現幔源型花崗岩,證實其為蛇綠岩套的淺色成員,是玄武岩漿結晶分異的產物;研究中國東南沿海的A型花崗岩,論證其為後造山型花崗岩,無例外地與拉張背景有關;將中國東部中生代火山岩系劃分為橄欖安粗岩系與高鉀鈣鹼性岩系,研究了二者的差別與成因;提出次火山花崗岩的概念,並以時、空、源一致性作為火山-侵入雜岩的判別標誌;與合作者在華南發現S型火山岩並研究了它們與錫、鈾的成礦關係。199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王德滋在我國首次提出了次火山花崗岩這一概念,結束了學術界長期以來將火山岩和花崗岩人為割裂的傾向。他率先發現了S型火山岩,破除了國外同行認為不存在S型火山岩的觀點。1978年和1982年先後獲全國科學大會獎和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系統研究中國東部中生代火山岩及其成礦關係,取得了重要成果,1990年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主持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中國東南部晚中生代花崗質火山-侵入雜岩成因與地殼演化”,取得了突破性進展,2003年獲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

個人作品

出版專著、教材(含譯著)13部,發表論文200餘篇,主編了《南京大學百年史》和《南京大學地球科學系史》,另寫有《南京大學名家傳記叢書:往事雜憶(王德滋自述)》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