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官集鎮

王官集鎮

王官集鎮,江蘇省宿遷市宿豫區轄鎮,由宿城區託管,位於宿豫區西部邊陲,宿城區大西北,駱馬湖西南岸,東與蔡集鎮為鄰,北與皂河鎮廢黃河相望,西、南均與睢寧縣接壤,鎮域面積62.70平方千米。王官集鎮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截至2023年6月,王官集鎮轄1個居民社區和12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王集社區。2021年末,王官集鎮總人口為3.27萬。

傳清乾隆年間該地一位學問人王承猷在京當官,在家鄉興辦集市,為紀念王承猷,故名。1957年,由王官集、九城、朱海3鄉組成王集鄉。1995年,建王官集鎮。2013年,王官集鎮劃入宿城區託管。境內公路網縱橫交錯,250省道324省道在鎮北鎮南穿過,睢皂線、宿黃線等路線是王官集鎮與外聯絡的主幹道。王官集鎮素有“建築裝潢之鄉”“水產之鄉”“酥梨之鄉”“銀杏之鄉”之稱。王官集鎮有瓦塊魚等地方特色菜餚、有花園酥梨等地方特色產品。

2019年上半年,王官集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1億元、同比增長8.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18.8萬元、稅收占比達85%,實際利用外資151萬美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2億元,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6600萬元,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9000元,同比增長8.3%。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官集鎮
  • 行政區劃代碼:321302111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江蘇省宿遷市宿豫區(宿城區託管)
  • 地理位置:駱馬湖西南岸/宿城區西北部/宿遷市中西部
  • 面積:62.70 km
  • 下轄地區:1個社區、12個行政村
  • 政府駐地:王集社區華夏路11號
  • 電話區號:0527
  • 郵政編碼:223800
  • 氣候條件: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
  • 人口數量:3.27 萬(2021年) 
  • 著名景點:朱海生態康養旅遊度假區
  • 車牌代碼:蘇N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區劃沿革,區劃詳情,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土壤,地形地貌,氣候,水文,人口,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交通運輸,綜述,公路,公共運輸,社會事業,基礎設施,醫療衛生,社會保障,教育事業,歷史文化,命名溯源,民間藝術,趕集,標誌,風景名勝,地方特產,榮譽稱號,

歷史沿革

新中國成立前,該地屬睢寧管轄。
1950年,劃入宿遷,屬皂河區王集鄉。
1956年,屬耿車區。
1957年,由王官集、九城、朱海3鄉組成王集鄉。
1958年,改王集公社。
1981年,地名普查時,發現王集公社與泗陽縣王集公社同音同字,改稱王官集人民公社。
1983年,改王官集鄉。
1987年,王官集鄉屬宿遷市(縣級)管轄。
1995年,建王官集鎮。
1996年,因地級宿遷市成立,原宿遷市(縣級)劃為宿城區和宿豫縣,王官集鎮被劃分為宿豫縣管轄。
2004年,因宿豫撤縣建區,故屬宿豫區。
2013年,行政區域調整,宿遷市將王官集鎮劃到宿城區管轄。
王官集鎮
王官集鎮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96年,王官集鎮轄蔡莊、程莊、紅星、花園、九城、李祠、良種、苗圩、牛劉圩、歐廟、唐圩、仝李、萬林、王集、王林、楊劉、尹黃、朱海,總計18個行政村,人口4.6萬。
2001年,對2500人以下的行政村進行合併,由18個村居減少為13個村居。原行政村淪為自然村或撤銷。
2003年,轄1個居民社區、12個行政村。

區劃詳情

截至2023年6月,王官集鎮轄1個居民社區和12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王集社區境內,辦公地址為華夏路11號。
序號
名稱
類別
屬性
1
居民社區
鎮中心集區,鎮人民政府駐地社區
2
行政村
村莊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王官集鎮坐落於宿城區西北部,宿遷市中西部,距市府約17千米,鎮中心位置約在東經118°10′12″、北緯34°00′09″。地處宿城區湖濱新區睢寧縣三縣(區)交界處,鎮東緊鄰宿城區蔡集鎮,鎮西與睢寧縣梁集鎮接壤,鎮西南至東南依次與睢寧縣梁集鎮、高作鎮沙集鎮毗鄰,鎮西北至東北依次與睢寧縣魏集鎮接壤、湖濱新區皂河鎮隔河相望。鎮域面積62.7平方千米。
圖片位置信息僅供參考,不作任何劃線依據

土壤

王官集鎮土壤質地以沙土為主,兩合土僅占總面積的5%。

地形地貌

王官集鎮屬黃淮沖積平原,地勢呈西高東低,北仰南窪,地面平均海拔24米。
王官集鎮
王官集鎮地形圖

氣候

王官集鎮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4℃左右,夏熱多雨,冬寒晴燥,春旱多風,秋旱少雨,年平均降雨量在900毫米左右,降水量年內分布不均,約50%的降雨量集中在6—8月份。

水文

綜述
王官集鎮水域資源豐富,有古黃河、皂河、西民便河、西沙河和朱海水庫等。
自然河流
古黃河原名“廢黃河”,其由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洪水泛濫沖刷而成,1885年黃河改道後,古黃河不再通航。因其主要接納市區部分居民生活污水和沿岸工廠所排放的工業廢水,自然稀釋能力差,水源主要靠天然降雨,被稱為“廢黃河”。 從1998年起宿遷市政府就採取了疏浚、護坡、建污水處理站等措施,並將“廢黃河”改名為“古黃河”或稱“黃河故道”。其最高水位13.7米,最低水位6.07米。
人工河流
西沙河起源於宿遷市宿城區王官集鎮朱海水庫,流經宿城區、睢寧縣、泗洪縣,於孟河頭入徐洪河,河道全長48.45千米,流域面積236.6平方千米,是徐洪河主要支流之一,是運西地區的主要行洪、排澇、供水河道。
水庫
朱海水庫水域面積約4000畝。

人口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王官集鎮總人口為32653人,總人口中0~14歲有6489人,占19.87%;15~59歲有17763人,占54.40%;60歲及以上有8401人,占25.73%。具有王官集鎮戶籍的30655人,占93.88%;非王官集鎮戶籍的1998人,占6.12%。
2021年末,王官集鎮總人口為3.27萬人。

經濟

綜述

2017年,王官集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9.19億元,同比增長8.5%;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個(總計11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94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6億元;財政收入560萬元。
2019年上半年,王官集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1億元、同比增長8.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18.8萬元、稅收占比達85%,實際利用外資151萬美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2億元,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9000元,同比增長8.3%。

第一產業

截至2017年末,王官集鎮新增流轉土地5180畝,打造花園酥梨、萬林葡萄園、九城花木基地、仝李果蔬基地等一批農業示範項目。花園酥梨已順利通過“國家地理標誌”認定。

第二產業

2018年上半年,王官集鎮有規模以上企業7家,小微企業11家(除淘寶家具企業),實現工業產值1.04億元;完成稅收185萬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6億元(其中工業固定資產投資1.5億元);實施技改投資860萬元。
2019年上半年,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6600萬元。

第三產業

截至2017年末,王官集鎮共有電商373戶,從業就業人員2600餘人,年交易額5.2億元。

交通運輸

綜述

王官集鎮陸運交通便利,250省道、324省道在鎮北鎮南穿過,宿黃線、睢皂線等公路是王官集鎮與外聯絡的主幹道,村與村之間、鎮與村之間均以實現道路硬化。公交線路有:宿遷公交91路

公路

王官集鎮境內250省道(一級公路標準)、324省道(帶硬路肩的二級公路)、睢皂線(普通二級公路)、宿黃線(普通二級公路)貫穿境內。

公共運輸

宿遷市城市公共運輸有限公司運營的宿遷公交91路途經王官集鎮,該鎮還配有鎮村公交10輛。

社會事業

基礎設施

基礎工程建設
截至2016年末,王官集鎮投資3000餘萬元,用於疏通下水道,整修道路等工程,其中整修道路6000餘米;架設路燈460盞;栽植綠化苗木1.1萬株。
2017年,又完成了鎮區2.6公里道路雨污水管網建設和路面改造,1.2萬平方米的門頭招牌和3.6萬平方米的外立面出新;栽植600棵行道樹,打造4個綠化節點;對街道雨水篦子、人行道、太陽能路燈、電力桿線、4個公交站台進行改造或更新;在鎮區主次幹道安裝200個分類垃圾箱。以古黃河和唐圩、九城、苗圩、花園、萬林、程莊等6個村居為重點,2017年共栽植花卉苗木5.83萬株,綠化面積124公頃。
加快集中居住步伐
2019年上半年,王官集鎮按照“1+3”發展格局,加快梨園春天集中居住區、朱海人家、唐圩村農村新型社區項目建設。
文明城市長效建設
2017年,作為宿遷市文明城市創建決勝之年,王官集鎮共建設3個志願V站,張貼宣傳牌650塊、懸掛道旗480幅、發放創文宣傳材料1.2萬份。建成了占地28畝的生態文體公園;修建可容納500人的現代化影院,每周三、周六免費為民眾播放電影。
2019年上半年,王官集鎮累計製作宣傳牌、宣傳標語等500餘個,推進鎮區停車線施劃、門頭招牌更新、弱點桿線整理等工作,打造王集社區、苗圩村等2家新時代文明實踐站。
基礎治理
2019年上半年,王官集鎮累計拆除違建72處,排查契約259個,收回集體土地、汪塘1800畝,盤活舊校舍2個,共實現入賬資金17萬元。深入開展“263”專項行動,依法取締小散亂污企業15家,拆除碎石加工廠2家,整治黑臭水體2條,治理建築施工揚塵污染3處,關停大型畜禽養殖2家。完成常景建材東線問題整改任務,完成3家污染企業搬離工作,實現對全鎮30台燃煤鍋爐、18家小型餐飲企業以及鎮區4家噴漆房規範管控。
王官集鎮
王官集鎮環境治理對比圖
王官集鎮
王官集鎮環境治理對比圖
健身設施
王官集鎮在每個村居委會附近均配備了一些健身設備包括扭腰盤太極推手器太空漫步機等。

醫療衛生

2017年全年共為轄區內適齡兒童提供疫苗接種2萬針次,其中一類疫苗1.4萬針次,二類疫苗6000多針次。配合婦產醫院免費為2453名育齡婦女提供兩癌篩查,免費為1744名學齡兒童提供健康檢查。為4423名慢性病人和2696名65歲以上老年人提供免費健康檢查,體檢率達88.83%。為1.4萬居民提供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簽約率達37%。2017年完成免費孕檢共266對,辦理獨生子女證128本,協查流動人口1256人次。

社會保障

2017年,王官集鎮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擴面新增316人,正常參保人數達24352人,全鎮符合參保條件人群參保率達99%以上,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續繳完成率達100%,養老待遇領取率達100%;農村合作醫療和城鎮居民醫療保險整合工作有序推進,全年共完成參保繳費35897人次,參保率達95%。

教育事業

截至2019年10月,王官集鎮鎮區共有學校2所(宿城區王官集初級中學宿城區王官集中心國小),在校生2000多人,在職教師200多人。

歷史文化

命名溯源

傳該地在清乾隆年間有一位叫王承猷的學問人,在京城做四品皇堂官。有一次路過家鄉,家鄉人都挽留他居住幾天,王承猷便答應了。在家鄉的這段時間裡,王承猷發現在附近沒有集市,家鄉的人需要買東西都需要到幾十里外的縣城。王便跟幾位家鄉人商議是否可在附近舉辦集市,得到了幾位家鄉人支持。這個集市不久就興辦了起來,久而久之大家都把此地叫“王官房集”,但是該名較為拗口就改叫它為“王官集”。為了更方便、簡潔地稱呼該地,當地民眾爽當直接叫”王集“。

民間藝術

剪紙
剪紙藝術是千百年來廣大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傳統的剪紙作品注重造型,強調人類與自然的密切關係,大都帶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和淳厚、真實、樂觀向上的感情色彩,是人類勞動生活中最質樸的藝術思想和藝術語言的體現。
虎頭鞋
虎頭鞋是一種傳統手工藝品,專為嬰幼兒縫製,因鞋頭呈虎頭模樣而得名。虎頭鞋自古也被賦予了更美好的願景:百獸之王的老虎能驅災辟邪,穿過虎頭鞋的孩子都遠離災難、平安健康。
虎頭枕
虎頭枕主要是為新生出生兒準備的,寓意吉祥,平安。“虎”為百獸之王,是漢族尊重的吉祥物,漢代有畫虎於門,有驅邪鎮定的寓意。老虎枕頭不僅驅邪鎮定,還有祝福孩子虎頭虎腦、長命百歲之意。
落子舞
王官集鎮落(lào)子舞,是王官集鎮一項傳統民間舞蹈,入選宿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王官集鎮
落子舞

趕集

王官集鎮在農曆的二、四、七、九逢集。所謂“逢集”就是指隔一定天數,各種商販聚集一起在街道兩邊或集中棚區擺攤售貨。通常從早上開始到晚上結束。

標誌

鎮外民眾對於王官集鎮最有印象的莫過於立於鎮區宿黃線與承猷大道交叉口的白馬。遺憾的是,該“地標”於2016年2月被拆除。目前該白馬存於宿城區王官集初級中學院內。
王官集鎮
昔日的白馬
王官集鎮
白馬於2016年2月被拆除

風景名勝

朱海生態康養旅遊度假區
朱海生態康養旅遊度假區位於王官集鎮朱海村。朱海又名朱家海,位於古黃河南岸支流河口的朱家口,是宿遷境內古黃河、大運河、民便河三河源頭,水域面積4000餘畝。依託朱海,宿城區高標準打造朱海康養旅遊度假區,以“水美朱海 漁樂田園”為主題,主打康養度假、漁樂美食、農事體驗、會議研學四大業態,建設16個特色景點、16個休閒康養項目,致力打造“長三角和淮海經濟區漁樂休閒、康養度假目的地”。
王官集鎮
朱海生態康養旅遊度假區

地方特產

花園酥梨
花園酥梨,王官集鎮獲“國家地理標誌”產品。是宿遷酥梨的典型代表,當地特定的地理環境和人文歷史因素形成了花園酥梨獨特的品質和生物學特性。花園酥梨個大、皮薄、香甜、汁多、味美,且耐藏,最大酥梨達1千克有餘。
瓦塊魚
瓦塊魚,是宿遷王官集鎮的一道特色菜餚,因狀似瓦片,故名瓦塊魚。其於2004年獲得國家商標局核發的“王官集瓦塊魚”註冊商標專用權。瓦塊魚以鮮嫩、香辣、色美、味純負有盛名,許多外地遊客都慕名前來品嘗。

榮譽稱號

榮譽
授予單位
授予時間
國家衛生鄉鎮
江蘇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辦公室
2019.09
江蘇省衛生鎮
江蘇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辦公室
2018.12
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縣城)
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
2020.07
參考資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