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拒受饋贈

王安石拒受饋贈

王安石拒受饋贈》是北宋文人沈括所寫的一篇文章。沈括藉此文表現出王安石是一個清廉守正,光明正大,深謀遠慮之人。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王安石拒受饋贈
  • 創作年代:北宋
  • 作品出處:夢溪筆談
  • 作者:沈括
原文,譯文,作者簡介,

原文

王荊公病喘,藥用紫團山人參,不可得。時薛師政自河東還,適有之,贈公數兩,不受。人有勸公曰:“公之疾非此藥不可治,疾可憂,藥不足辭。”公曰:“平生無紫團參,亦活到今日。”竟不受。公面黧黑,門人憂之,以問醫。醫曰:“此垢汗,非疾也。”進澡豆令公頮面。公曰:“天生黑於予,澡豆其如予何!”

譯文

王荊公(安石)得了哮喘病,要用紫團山人參入藥,卻找不到這東西。恰好當時薛師政從河東回來,剛好有這種人參,便贈送給王安石幾兩用,王安石卻不接受。有人勸王安石說:“大人您的病不用這味藥沒法治,這病著實令人擔心哪,沒必要退回這些贈藥啊。”王安石說:“我一輩子沒用紫團參,也活到今天了。”最後也沒接受。王安石面色粗黑,他的幕僚門人因此而擔心,便向醫生詢問。醫生說:“這是出汗後的淤垢,不是病。”於是這些門人向王安石進獻澡豆(估計是皂豆一類類似肥皂的洗面東西)讓他洗臉。王安石說:“既然老天賜我一副黑面孔,澡豆又能拿我怎么樣呢?”
時:恰好。

作者簡介

沈括(1031年-1095年),中國北宋科學家,字存中,號夢溪丈人,杭州錢塘縣(今浙江省杭州市)人,隨母入籍蘇州吳縣(今江蘇省蘇州市
沈括生於官宦之家,父親沈周和祖父曾任大理寺丞,外公許仲容曾任太子洗馬,舅舅許洞是鹹平三年(1000年)進士。自幼勤奮好學,十四歲時就讀完了家裡的藏書。曾經跟隨父親到了不少地方,增長了不少見識。十八歲至南京,對醫藥產生興趣。皇祐三年(1051年)沈周去世,至和元年(1054年),沈括父蔭入仕,任海州沭陽縣(今屬江蘇)主簿。修築渠堰,開發農田,頗有政績。嘉祐六年(1061年),任安徽寧國縣令,倡導並發起了修築蕪湖地區萬春圩的工程,並撰寫了《圩田五說》、《萬春圩圖記》。
嘉祐八年(1063年),中進士,任揚州司理參軍。治平三年(1066年),入京編校昭文館書籍。熙寧年間,宋神宗趙頊用王安石為相,進行改革,沈括也積極參加。先後任史管檢討,集賢院校理,提舉司天監,軍器監,三司使等職。在此期間,撰寫了《渾儀議》、《浮漏議》、《景表議》、《修城法式條約》、《營陣法》。還多次出使,視察了很多地方。熙寧八年,沈括翰林侍讀學士的身分,出使契丹交涉劃界事宜,獲成而還。他在出使途中繪記了遼國山川險阻及風俗人情,成《使虜圖抄》,上於朝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