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士禎故里

王士禎故里

王士禎故里位於山東省桓台縣新城鎮,距縣城駐地索鎮15公里。此地因其深厚的文化沉澱及有王士禎這一偉人而聞名于海內外,遊人眾多,特別為文化界人士所看重,他們為能到此瞻仰先賢,欣賞各類珍貴文物而樂在其中,樂而忘返。王士禎故里歷史悠久,古蹟文物不勝枚舉,主要旅遊景點有:王士禎紀念館、王士禎故居、王士禎墓、戲馬台、四世宮保坊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士禎故里
  • 地區:山東省桓台縣新城鎮
  • 相關人物:王士禎
  • 類型:遺址
概述,旅遊景點,王士禎紀念館,王士禎故居,四世宮保坊,王士禎墓,王士禎其人,

概述

王士禎故里為山東省桓台縣新城鎮,距縣城駐地索鎮15公里。此地因其深厚的文化沉澱及有王士禎這一偉人而聞名于海內外,遊人眾多,特別為文化界人士所看重,他們為能到此瞻仰先賢,欣賞各類珍貴文物而樂在其中,樂而忘返。
四世宮保坊四世宮保坊

旅遊景點

王士禎故里原為桓台縣古縣城,有文物之邦之稱,歷史悠久,古蹟文物不勝枚舉,主要旅遊景點有:王士禎紀念館、王士禎故居、王士禎墓、戲馬台、四世宮保坊等。

王士禎紀念館

王士禎紀念館亦稱王漁洋紀念館,坐落在桓台縣新城鎮新立村。1986年桓台縣就忠勤祠掛牌建立王士禎紀念館並對外開放。1992年該紀念館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被定為山東省優秀社會教育基地,1998年公布為首批山東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紀念館占地1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600平方米,分東西主跨兩院,設7個展室和石刻園。其中,石刻展室展出國家三級以上刻石185塊,有王羲之、王獻之、柳公權、顏真卿、虞世南等的集字刻石,還有明代董其昌、邢侗及“吳中四才子”之一的祝允明等著名書法家的真跡刻石,囊括了自漢代至明以來的所有書法大家的精華之作,各種書家風格兼備,真、草、隸、篆諸體並容,琳琅滿目,海內知名,有碑林之稱。王士禎生平展室展出王士禎詩文著述、手稿、印章及康熙帝御賜王士禎的“信古齋”、“湘竹金扇”、“聖旨”等珍貴文物的照片。環牆列有當代名家所作《王士禎生平事跡圖》,從“家學淵源”、“秋柳結社”、“揚州從政”、“蜀道驛程”、“刑部任上”、“一代文宗”等十個方面,詳細介紹了王士禎歷仕及吟詠不輟的一生,為人們了解和研究王士禎提供了豐富、翔實、直觀的資料。石刻園是在忠勤祠東跨院舊址修建的。新建了“樵唱軒”、“池北書屋”、“長廊”等仿古建築,辟有大型魚池,園中有園,景有套景。載有唐代詩人李白及元代散曲家張養浩題詠的“蒼雲”、“振玉”的兩巨型太湖石和國家一級石刻“水月松風”亦在園中陳列,供遊人觀賞。
樵唱軒樵唱軒
館址忠勤祠原是明萬曆十六年(1588)為紀念王士禎的高祖王重光而建,歷時四百餘年。整組建築系磚木結構,保持了典型的明代建築風格。王士禎紀念館於一九八六年十二月九日建館並對外開放,一九九二年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九九五年定為“山東省優秀社會教育基地”,一九九八年公布為首批“山東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二00二年十月榮獲“國家AA級旅遊景區”。
王士禎紀念館占地1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600平方米,分東西主跨兩院,設七個展室和石刻室。其中石刻展室,展出國家三級以上刻石一百八十五塊。有王羲之、王獻之、柳公權、顏真卿、虞世南等歷代名家的集字刻石,還有明代董其昌、邢侗等著名書法家的真跡刻石,可謂“琳琅滿目,海內知名”。王士禎生平展室,展出王士禎詩文著述、手稿、印章、康熙帝御賜王士禎的“信古齋”、“湘竹金扇”“聖旨”等珍品的照片。從“家學淵源”、“秋柳結社”、“揚州徵集”、“蜀道驛程”、“刑部任上”“一代文宗”等方面,詳細介紹了王士禎歷仕及詩文的一生,為人們了解和研究提供了詳實、直觀的資料。石刻園是在忠勤祠東跨院的基礎上,與古代園林建築相結合修建的。園中有園,景中有景。元代禮部尚書散曲家張養浩的“蒼雲”“振玉”兩巨型太湖石和國家一級石刻“水月松風”亦在園中陳列,供遊人觀賞。
“忠勤祠”建於明代,原主院為三進院落,在建築中軸線上有大門、儀門、大廳、後廳。大廳前有東、西兩廂房,東跨院有接官廳,院內蒼松、古槐、白楊遮天蔽日。現在的“忠勤祠”,是1985年至1986年重修後的面貌。祠前的石像生和制門已不存,明代的古樹僅剩兩株,接官廳未復建。制門上的石匾尚存《忠勤報國》斗方,系明嘉靖年間的進士、禮部尚書吳山所書,吳山為政清廉剛直不阿,其字端莊混厚,宗蘇而具魏意。嚴崇子欲與吳山之女聯姻,山不可,崇子不悅而罷,帝欲用山內閣,崇密阻之並劾歸的故事,看其字聯想其人史跡是相通的。
“忠勤祠”內石刻共百數十種,琳琅滿目,海內知名,或砌室內壁上,或豎院中,從內容看多為王氏揚功彰德、少有詩詞,還有圖畫,但是書法藝術是不可忽視的,大部分為集歷史上的書法名家的字刻成。

王士禎故居

王士禎故居位於桓台縣新城鎮城南村漁洋路西首路北,亦即西城別墅古蹟所在地。王士禎故居原為住宅院落與園林二部分。南部住宅部分四進院落,有長廊,有花廳,木製隔扇,雕花門窗,建築物古樸、典雅。北部園林有假山,山上有亭,名喜雨亭,亭聯為清代書法家郝毓椿撰書,聯曰:“壘石為假山自存真氣象,構亭作新景仍照舊規模”。山下有洞,名如意洞。旁有大型魚池,池中塑一金蟾,口中有噴泉,水花四濺,清澈漣漪。園中茂林修竹,四時花香,清靜宜人,別有一番情趣。王士禎去世後,故居蒙受火災,至清代末年又淪為馮氏園產。馮氏在原址重新建設,雖不失豪華規模,但不免添加了一部分商人氣息。現王士禎故居仍然可觀,但原建築僅存其大門及西部牡丹祠等,其它正在整理與修復中,不日將對遊人開放。
王士禎故居,故址“長春園”。據《山東通志》載:“長春園,明尚書王之垣建,後王士禛及故址增葺,名西城別墅”;《重修新城縣誌》載:“西城別墅,在城內西南隅”。可見,王士禎故居,是在長春園故址上修砌而成的。
主體建築為四進院落,大門位於東南角,進大門過重門,即南花廳。花廳面寬3楹,木製隔扇,石砌台階,北為花牆,園門。園門內即前院。北為過廳,五級踏步,前廊5楹,木柱卷檐,雕花門窗。廳前砌有平直甬道,通道兩側建有魚池和東西廂房。廳後門可抵後院。後院正堂少抵於前廳,配有東西耳室,再後為北院,只有正堂,題額“奉先孝思”四字,主體建築的東側為廄院院門,院門題額為“望杏開口,瞻榆秉耒”八字。系清代張宏海書。院內除靠邊緣建有少數傭人住房和廄房外,余為花圃和菜園。
經“十年浩劫”,王士禎故居西北部花園部分已蕩然無存,現還存南部住宅,主跨兩套院落,計108間,其中跨院為歐式建築風格,應為馮氏所為。二十世紀末由新城鎮糧所轉交桓台縣文化部門管理。一九九八年被列為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四世宮保坊

在王士禎故里城南村,遊人還可看到舉世罕見的四世宮保坊,它是原城中72座牌坊中的倖存者,為宮殿式建築,複合式結構。其上有清代著名書法家董其昌的題額“四世宮保”四個大字,鐵劃銀鉤,嚴正大方。下部石獅雌雄而塑。雄獅抓繡球,昂首舉目,雄強豪放;雌獅撫幼獅,低首環視,含情脈脈。牌坊兩面均有裝飾圖案,具有很高的藝術觀賞價值。
四世宮保坊四世宮保坊
四世宮保坊坐落在桓台縣新城鎮的城南村。四世宮保坊建於明萬曆四十七年(1619),已有近四百年的歷史。它是為表彰當時兵部尚書王象乾“總督薊遼”“威名著九邊”,保衛明王朝有功,為萬曆帝特許建造的。同時,追贈其上三代,父親王之垣、祖父王重光、曾祖父王麟,均為“光祿大夫柱國太子太保兵部尚書”,因此稱“四世宮保”坊。
四世宮保坊,是新城七十二座牌坊的唯一倖存者,也是中國唯一的磚坊。該坊為磚石結構,以磚為主。坊高15米,寬9.2米,深3.3米,占地30餘平方米。為三門四柱一牌樓式,形式為中間高兩邊低的宮殿樣式。它融人文、建築、雕塑、書法、繪畫等藝術於一體,既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又有很重要的史料價值。
該坊自下而上的構造是:最下為方形巨石底座,分三層,每層四周均有精緻浮雕。底層雕有蓮瓣,中層雕有雲朵,上層雕有龍駒、麒麟、松鹿、奔獅、靈芝、浮雲等,姿態各異,栩栩如生。基座上開三拱門,中間大,兩邊小,對稱和諧。門楣上雕有二龍戲珠,活靈活現。尤其是基座上雕刻的八尊石獅,分踞前後,雌雄各4,形態生動。雄獅腳踏繡球,回首張望,雄姿勃發,雌的懷抱幼獅,俯首凝視,極盡母愛之情。大拱門之上,嵌有上下兩塊石匾,下為功德匾,鐫刻著王氏祖孫四代的名諱、職銜、和誥贈。上匾鐫刻著“四世宮保坊”四個大字,字型工整,筆力遒勁,相傳為大書法家董其昌手筆。四世宮保坊造型別致,氣勢雄偉,工藝精妙,古樸典雅而聞名遐邇,充分體現了中國勞動人民高超而精湛的建築技藝。該坊已被列為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王士禎墓

王士禎墓故址位於新城鎮城南村西二里,原梧河北岸王氏祖塋。《重修新城縣誌》有“在城西南二里梧河之陽,葬刑部尚書王士禛”的記載。 清康熙五十年(1711)五月十一日,王士禎病故。據《王氏家傳》載:“山人卒於五月十一日,即於是年十二月初七日,葬於系河北岸祖塋之次。”友人文淵閣大學士兼禮部尚書王掞作《皇清誥贈資政大夫經筵講官刑部尚書王公神道碑銘》碑文,緬懷王士禛一生的人品、文品與政聲,後勒石於墓前左側。墓前為吏部尚書加太子少師宋犖所作《資政大夫刑部尚書阮亭王公暨張宜人墓志銘》。此碑為稀世國寶蟬鳴石做成,石質特異,有紅點,蘭絲,風吹既有蟬鳴在耳。在《資政大夫刑部尚書阮亭王公暨張宜人墓志銘》碑左右,依次排有楊繩武、翁方綱、孫星衍等清代詩文大家為王士禛所撰墓志銘。
王士禎墓王士禎墓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後期,王士禎墓遭到破壞,國寶蟬鳴石不知下落。六十年代後期,王士禎墓被挖掘。現王士禎墓故址夷為農田。1994年公布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王士禎其人

王士禎(1634—1711),原名士禛,字子真,貽上,號阮亭,又號漁洋山人,諡文簡。新城(今桓台縣)人,常自稱濟南人。清初傑出詩人。博學好古,能鑑別書、畫、鼎彝之屬,精金石篆刻,詩為一代宗匠,與朱彝尊並稱。書法高秀似晉人。康熙時繼錢謙益而主盟詩壇。論詩創神韻說。早年詩作清麗澄淡,中年以後轉為蒼勁。擅長各體,尤工七絕。但未能擺脫明七子摹古余習,時人誚之為“清秀李於麟"(李攀龍)。然傳其衣缽者不少。
王士禎王士禎
一生著述達500餘種,作詩4000餘首,主要有《漁洋山人精華錄》、《蠶尾集》、雜俎類筆記《池北偶談》、《香祖筆記》、《居易錄》、《漁洋文略》、《漁洋詩集》、《帶經堂集》、《感舊集》、《五代詩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