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古魯日本訪書記

王古魯日本訪書記

王古魯的名字,後人鮮有提及。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年版的《古今小說》,全書採用了王古魯攝歸的孤本照片為底本,卻在《前言》中含糊其詞,不提王古魯,後來多次重版也不提。何以如此,則其與羅振玉、董康等為一類,是與其事偽的經歷相關,其實平心而論,其儕輩在中國現代學術史上皆曾作出過較大的貢獻,是應該占有一席之地的,特別是研究中國小說史和戲曲史,不能繞過他們。

基本介紹

  • 作者:王古魯 
  • 頁數:131
  • 定價:3.05
  • 出版社:海峽文藝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86-11
  • 統一書號:10020-741 
作者:老冷
過去知道王古魯,是讀本科時看馮夢龍《古今小說》,好像是出版說明里,提到馮氏此書的初刻本國內久佚,是王古魯在日本拍攝了帶回來的。在朋友家裡看見過一冊《王古魯日本訪書記》。印象中王古魯和楊守敬一樣,曾經在日本訪書,有大功於我國文獻之再發現。
去年在潘家園買到王古魯翻譯的白鳥庫吉《塞外史地論文譯叢》(商務,1940年),才知道他還譯書。
讀一本戲曲史的書,知道王古魯對古代戲曲曾經下過功夫,工具書里記載王古魯戲曲史著作有《明代徽調戲曲散出輯佚》, 古典文學出版社, 1956年。
今天在潘家園又買到王古魯翻譯的名著《中國近世戲曲史》(青木正兒 著,修訂增補版,中華書局,1954年9月)。難得的是,這本書是王古魯先生自用之書,全書朱筆塗改,無頁無之。在“重版本的修訂增補”一章與“專門用語略說”一章之間的空白處,有王古魯朱筆識語如下:
“去年一度將本書交由某書局印行,十一月中旬接到贈書後,翻閱一過,發見應改而未改之處頗多,其中最嚴重的,違反立場的字句,竟有數處,也未按照我所修正辭句改正。我立即去函指出,促請注意,從速補救,要求對於已發行的本子,速刊刊誤表分發。所得復函,則僅云:‘考慮設法補救。’當時恰巧我的病情惡化,連連失眠,已由高血壓發展為心絞痛,急需入院治療。出院之後,又決定另找出版社印行,病雖脫險,仍遵醫囑,在家療養,久病之餘,又極健忘。因此,該書局所稱‘考慮設法補救’,曾否實行,我亦未能追詢。疏忽大意,這裡應向讀者表示歉意的。
“此次上海文藝聯合出版社對於此書極慎重負責,知道我病中精神不濟,代請譚正璧先生校閱,譚先生在嚴重的目疾之下,細心校核,除校出標點混亂及錯別字不少外,還校出幾處原書錯誤而我所沒有注意到的地方,這是我必須鄭重表示謝意的。由於這次的經驗,更加認識到校閱是一件極細緻的工作,精神稍微疏忽是搞不好的。因此,此次刊本,雖說是經過上述那樣細校過,但是仍不敢自信,希望讀者不吝指示,以便隨時修正。末了,我還得感謝文懷沙同志在百忙中代我介紹出版。 一九五五年八月古魯再識。”
看來,這本書是送給上海文藝聯合出版社作為底本的,因此直接在書上修訂,並加識語。根據王古魯的說法,這本書中大多數修訂,都是譚正璧先生所做。我檢對書中修訂字跡,確與王古魯自己的識語不同。我不知道上海文藝聯合出版社後來是不是出版了修訂本。
--------------------------------------------------------------------------------
由 喬納森 於 03-10-2002 10:14 AM 發表:
關於王古魯
李福眠新著《天鑰書屋散札》中有《王古魯的油印本〈稗海一勺錄〉》一文,敘述頗詳,似可參考。
--------------------------------------------------------------------------------
由 長樂老 於 03-10-2002 08:46 PM 發表:
關於王古魯
王古魯先生1959年即去世,而譚正璧先生居滬上,早賦悼亡,與一女(尋,未嫁)相依為命,晚景頗為淒涼。譚先生去世亦有多年,其女現為上海文史館舘員。譚先生未聞通東文,其校訂王譯青木書,想為潤色文字,以及史實上之更正。譚先生早歲著作,如《中國文學家大辭典》、《中國婦女文學史》等皆已再版;其他如《三言兩拍資料》、《曲海蠡測》、《話本與古劇》等也已出版,差可告慰人心。
青木書未聞再版,老冷君所藏一冊,為世上僅存之“善本”,當什襲珍藏,以為他日重印時之底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