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克臣(北京農民作家)

王克臣(北京農民作家)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王克臣,1968年復員後,一直生活在北京市順義區農村。他決心走作家趙樹理、柳青之路,紮根農村,寫農民為農民寫。幾十年來,長期堅持,筆耕不輟,現已在《人民日報》、《北京文學》等80餘家報刊發表文學作品。自1990年相繼出版小說集《心曲》、《生活》,散文集《心靈的春水》、《春華秋實》,雜文集《迅風雜文》,報告文學集《潮白河兒女》,長篇小說《風雨故園》。小說集《心曲》曾在北京市第三屆國際圖書博覽會與上海書市展出。《風雨故園》獲第八屆中國世紀大採風長篇小說金獎。三十年間,分獲國家、省市級獎勵20餘項。1992年,經浩然、劉紹棠介紹加入北京作家協會;2007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克臣
  • 國籍:中國
  • 代表作品:《心曲》
  • 性別:男
個人經歷,個人業績,個人榮譽,

個人經歷

王克臣看到家鄉順義的巨大變化,僅靠自己的一支筆是遠遠不夠的。作為順義年齡最長的作家,深感自己責任的重大。一方面需要喚起老作者的寫作熱情,更重要、更緊迫的是培養青年作者。他為創辦刊物,東奔西忙。2000年,他從仁和鎮退休後,受祥雲藥業的聘請,創辦《祥雲博覽》(月刊),培養工人業餘作者;不久,在大方學校校長的支持下,組織大方文藝社,創辦《大方文藝》;2005年,得到好友許福元的資助,又辦起《綠港文學》。2006年,在望泉寺村黨支部、村委會的支持下,組織農民讀書寫作,成立瞭望泉寺文學社,把《綠港文學》作為社刊。《綠港文學》紮根鄉土,成為“草根文學的苗圃,文學新秀的搖籃”,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民眾,立足順義,但又不囿於順義,辦出“小刊物,大視野,小舞台,大世界”的特色。三年來,作為望泉寺文學社社刊的《綠港文學》,每期96頁,每單月7日出版,全年6期,不拖不欠,已出版了23期,總共200餘萬字。在這期間,還為順義區婦聯、精神文明辦編輯出版兩期《綠港文學(增刊)》。

個人業績

王克臣先後創辦的《祥雲博覽》、《大方文藝》以及《綠港文學》,不僅為順義挖掘出一批老作者,還培養了例如戴紅朵、羅芩芳、孟婉雪、向湖、劉紅、王艷霞、劉飛鷺等一大批青年文學人才。
王克臣還在順義區文聯、仁和鎮政府的支持下,組織廣大文學愛好者舉辦各種學習班,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經過三年來的培養,望泉寺村民已有十幾人能在《農民日報》、《北京日報》、《群文博覽》等報刊上發表作品,引起廣泛影響。望泉寺村民不僅提高了文化,也提升了靈魂,改變了打架鬥毆、吵嘴賭博等陋習,出現了乾群團結、鄰里和睦、家庭和諧的良好局面。2008年,北京市農工委授予望泉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文化創新獎”。

個人榮譽

王克臣由於長期努力和不懈堅持,不僅在文學創作中取得了很大成績,同時也受到各級組織的好評和廣大民眾的愛戴。2006年榮獲首屆“全國百姓金口碑新聞人物獎”。2008年春,順義區仁和鎮政府授予“人民作家”稱號。2008年6月,榮獲第八屆中國世紀大採風“當代德藝雙馨藝術家”稱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