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介福(清朝武進士)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王介福(1708—?),字錫五,清徐縣莊子村人,清雍正壬子(1732)與弟介祿同中武舉,次年聯捷武進士。介福相貌奇偉,膂力過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介福
  • :錫五
  • 出生日期:1708
  • 最高官職副將
清朝將領,王介福生平,歷史評價,山東省濰縣人,

清朝將領

王介福生平

歷任荊州城守營守備、施南協都司、衛昌營游擊、閩浙督標右營參將,乾隆三十三年三月初一日任福建台灣南路營參將。乾隆三十三年、三十四年台灣發生岡山黃教之亂,駐防南路的王介福帶領部屬“首先赴剿,巡防堵截,露宿數月,擒殺四次。”在圍攻黃教豎旗造反的岡山戰鬥中,王介福率部連夜急行軍,由石井泛繞至岡山後面,介福與弁兵奮勇爭先,殺傷亂軍數十人,生擒十餘人。亂軍敗退,竄入山後甘蔗林中,時已日暮。次日又圍攻追殺亂軍至狗丐昆,叛軍棄食物、器械而逃。介福命守備插圍竹城,以固守陣地,自己率軍繼續巡剿水雞潭一帶,連續多日,露宿荒山。乾隆三十三年十一月,黃教被大軍殺敗,南走鳳山,蜂擁於九腳屯要衝,全力死戰。介福憤怒催戰,衝上山坡,生擒五人,傷數十,其餘奔竄。以後,介福率軍轉戰苦芩門、湖仔內及八仔寮屢敗叛軍。叛軍奔番區,潛人下淡水,搶掠閩粵莊,並挑撥當地居民不和,引起互相焚殺。介福急忙赴其地,宣傳民眾,披陳利害,平息民間爭紛。乾隆三十四年二月,黃教潛人虱母山,王介福與大軍合圍。三月二十七日,官兵誅黃教,叛亂平。
王介福平叛因功受到表彰和提升。當時有人繪戰圖——平黃教紀功圖以記其功。閩浙總督崔應階稱其為“忠誠奮勇之員”。次年,王介福被提升為台灣北路協副將。隸屬台灣鎮之下的此官職是台灣清治時期,台南以北之台灣中南部及北部的駐地最高武官將領。王介福擔任該職位長達12年,直到1782年調職至福州擔任城守副將
介福在職與士卒同甘苦,每戰必身先士卒,故其所率部隊能出力死戰,因而常有軍功。後卒於任上,其弟介祿移柩歸莊子村故里安葬。清末民初,莊子村王家祠內仍有介福公像,且存有公所御之兜甲及兵器。
光緒《徐溝縣誌》、1999年《清徐縣誌》等記載王介福曾任台灣總兵,經查無據。

歷史評價

以下為引用 張茂春編 《王介福官職之考尋》部分:
筆者查閱了《台案匯錄》乾隆二十二年至三十五年黃教案前後有關大臣奏摺和乾隆朱批以及相關資料,綜合分析得出幾點結論:
一、王介福生於1708年。
二、王介福調台前曾任湖北荊州城守營守備、施南協都司、衛昌營游擊、閩浙督標右營參將。
三、1769年台灣剿滅黃教,王介福時任台灣鎮南路營參將。
四、王介福沒有擔任過台灣鎮總兵,最高官職為副將

山東省濰縣人

王介福 山東省濰縣(今灘坊)人,1915年7月出生,1936年參加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1937年11月參加革命工作,1938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在延安大學、陝北公學高級部學習。新中國成立前,歷任沂南縣官莊區委分區書記、邊聯縣縣委書記、中共沂南縣委書記、山東沂蒙地委宣傳部長、太寧縣縣委書記、沂蒙地委生產救災委員會副主任、沂蒙專區支前司令部政委、華東三大戰役支援總結委員會副主任,參加過淮海戰役。新中國成立後歷任中共川東區黨委農委副書記、中共川東區委副秘書長,中共西南局城市工作研究室主任,中國駐匈牙利大使館政務參贊,核工業蘭州鈾濃縮廠籌備處主任、第二機械工業部核燃料廠廠長,二機部十五局負責人、第二機械工業部四局局長,二機部副部長、黨組成員等職務。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致殘,1973年恢復工作,1982年離休。2001年10月2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6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