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三寨村(河南省滑縣四間房鄉王三寨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王三寨村位於四間房鄉東部,距鄉政府駐地四間房7.5公里,北與內黃縣中召鄉南王莊村接壤,南與馬寨、陳莊村毗鄰,西和潘寨村相望,省道S101從村西北擦邊而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王三寨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政府駐地四間房村
  • 電話區號0372
  • 郵政區碼:456487
  • 車牌代碼豫E
建制沿革,行政區劃,人口民族,經濟概況,歷史文化,著名人物,地圖信息,

建制沿革

傳說王三寨是按姓氏叫的,早在元朝初年(十二世紀七十年代),該村並不大,但因姓王的在村里是個大家族,約占當時人口的85%以上,僅王氏的護家隊就有百條好漢,在村里形成一霸,據說,後來王氏又分為三門,所以這個村起名叫王三寨村,因當時戰亂紛爭嚴重,加上黃河水不時泛濫,村里人口驟減,約一百年後,到了明初,從山西洪洞縣又遷入了三姓(崔、秦、喬),逐漸發展為大村莊。
王三寨村原先沒有寨牆,有東、西兩處居住中心,形成兩個小自然村,一個叫東莊,一個叫西莊,其中西莊靠西邊有個楊拐,後來因西自然村發展較快,居住人口較多,就稱楊拐為該村的西莊,在光緒年間,為了村莊安全,幾個大戶投資打起了寨牆,高三丈,現有舊址三處,總起來仍叫王三寨,沿用至今。

行政區劃

明朝初年,白馬縣廢,併入滑州。洪武七年(1374年)降州為縣,直至清同治年間該村屬仁壽鄉潘張里。清宣統元年(1909年),滑縣改為6鄉16區,該村為東北區。1940年7月,建高陵縣,該村劃入高陵五區。1949年9月,高陵縣撤銷,該村回歸滑縣二區。1958年3月,建立四間房鄉人民公社,王三寨村始歸四間房管轄,稱王三寨大隊,1983年11月,實行村民自治,稱王三寨村村民委員會,至今為四間房鄉所轄。

人口民族

王三寨村現有人口2660人,共有崔、秦、張、韓、喬、趙、王、楊、鄭、馬、白、施12個姓氏,全部是漢族。其中崔姓最多488人,居在后街及村東但分布較散;其次是秦姓472人,居在村中間;張姓387人,住在前街中段往東;韓姓354人,居住在村東北角;喬姓195人,居住在村西北角;趙姓180人,王姓162人,楊姓150人,鄭、馬、白、施4姓均不足百人,住在前街中間到東頭。

經濟概況

全村設有8個村民小組,耕地4420畝,除種植小麥、玉米等傳統作物外,每年約種植花生3100畝左右,種植瓜菜(主要是西瓜、甜瓜和露天蔬菜)220畝、林果210畝、尖椒120畝,是四間房鄉瓜果特色村之一,也是四間房鄉有名的尖椒生產專業村,2015年人均收入4760元,為四間房鄉中等水平。

歷史文化

古歷七月初一古會。原起會為清末年間,起七月初一會,會期三到五天,起名叫寒會,像起集一樣。相傳當時因本村有幾個大戶雇用了很多長工,因長工們要求去趕會,僱主為了答覆長工們趕會的要求,原來都是在王道口村六月初八會時,按長工們的要求給他們放假一天,好讓他們去趕會。後來,地主為了趕活不再讓長工專門去趕會,就給長工說咱村七月初一會唱戲三天,其實是到七月初一時第一遍秋鋤已經結束,地主就放心了,所以在這時起會,一直流傳至今。
正月初九玉皇廟會。此會何時興起無從考證,解放前,因為戰事頻發,民眾生活沒有著落,此會被擱置幾十年。建國後,因生活逐步趨於正常,民眾又自發重新興起了大會,屆時唱戲三日,拜祭玉皇大帝,至今流傳。
老百姓都習慣將春節稱為過年,但村里人所說的過年並非專指正月初一,而是包括年頭和年尾。一進入臘月便有年味兒了,要講述我們這一帶過年的風俗民情,可以從臘月初八開始。
熬臘八粥:農曆臘月初八熬臘八粥。臘月初八這天的早晨,孩子娘會早早起床,把大米、小米、綠豆、豇豆、麥仁、花生、紅棗、玉米(如家中缺少某種可以換成有的,如紅薯、黃豆等)八種食糧放在一起熬成粥。聽老人講,以前,人們在臘月初七晚上就開始忙碌起來,洗米、泡果、剝皮、去核、精揀後,在半夜時分就開始煮,再用微火熬,一直熬到第二天的清晨,臘八粥才算熬好。據文獻記載,吃臘八粥是從宋朝開始的,在這一天,人們還要祭祀祖先和眾神並慶祝豐收。後來,逐漸演變為吃臘八粥預祝來年五穀豐登。目前,尚有“吃了臘八粥,來年能豐收”的俗語。除了吃臘八粥外,人們還會在臘八這天用醋泡蒜,這叫“臘八蒜”。老人講,臘八蒜的“蒜”字和計算的“算”字同音,各家各戶在這一天都要算賬,把一年的收支算出來。自己動手泡臘八蒜,自己給自己算算,今年過得怎么樣。
祭灶:關於臘月二十三祭灶的習俗,相傳起於一個淒涼的民間傳說。古時候,一對老夫婦僅有一子,兩人視兒子如珍寶,十分疼愛,但因家中貧困,缺衣少食,他們只得忍痛讓兒子到煤礦去挖煤。因兒子久去不歸,老太婆催促老漢前去看望。老漢在路上,遇到一個奇人,交談得知那位是受閻王指派的“赤腳大仙”,他是到礦上去收100名礦工的靈魂的。老漢乞求他留下了自己的兒子。三年後的臘月二十二夜裡,老漢忍不住把當年的事對老伴說了。誰知被灶君聽到了,二十三晚上,灶君上天后,對玉帝講了這件事。玉帝大怒,立即懲罰了“赤腳大仙”,並收走了老漢的兒子。為此,每到臘月二十三這天,人們都要給灶君上供,希望他到天宮後不要再搬弄人間是非。久而久之,人們都在臘月二十三祭灶。
掃房子:臘月二十四掃房子。民間傳說灶王爺是玉帝派來監督百姓行為的神,誰有了過失,就要在他家的牆上畫個記號,到年終臘月二十三上天匯報,然後帶天兵回民間,按牆上的記號進行懲罰。人們為了消除隱患,待打發灶王爺上天后的第二天,立即動手打掃房子,這就形成了“二十四掃房子”的習俗。這一習俗寄託了人們對新的一年的美好祝願。
磨豆腐:臘月二十五磨豆腐。這天,人們將浸泡過的黃豆磨碎去渣,加水後煮沸,然後點漿成塊兒,撈入篩子,擠壓成豆腐。還要將豆腐切成小塊兒,放進鹽水中保存,供春節期間食用。
燉大肉:臘月二十六燉大肉。從這一天一直到臘月二十八,是人們準備過年時吃的飯菜的時間,二十六這天要把過年期間的肉燉出來。
蒸饅頭花糕:臘月二十七蒸饅頭。各家都要根據家裡人口多少和來的客人多少,蒸好夠吃到正月十五,人再多也要蒸好至少吃到初五的饅頭。而且,這一天要蒸花糕,用面做成各種花型,上面放上紅棗。有做成一層的花糕,還有做成兩層或多層的花糕。過年時,全家人在一起吃飯,一個多層的大花糕就夠全家人吃了。
貼春聯:臘月二十九貼春聯。春聯也叫門對、對聯、對子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民間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家家戶戶都要精選好大紅春聯貼在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在貼春聯的同時,還要在屋門和牆壁上貼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有的人還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福到”。

著名人物

秦三傑,男,漢族,1936年10月生,滑縣四間房鄉王三寨村人,秦氏絹藝第十一代傳人。自6歲跟隨父親秦書田——秦氏絹藝第十代傳人學習絹藝。8歲在民間藝人韓學周、陳錦堂門下學習國畫、工筆、寫意以及水彩畫。14歲在本地戲班學習豫劇、曲劇,豐富自己的知識,為絹刻藝術打下了良好基礎,積累了豐富內涵。1956年1月參軍後,成為文工團一名文藝戰士,閒暇之餘仍堅持絹藝創作。1960年轉業到上海塑膠模具廠工作,其後被送到上海國畫研究院深造。他自幼師從父親以及眾位大師精心求學,潛心鑽研絹刻藝術,後又師從國畫大師張大狀、磁碟畫家吳維紅、雕刻家林鴻喜、佘剛旭、鄭才守等,技藝日臻精湛。其製作的“蟈蟈白菜”出神入化,妙趣橫生,為全國獨有、舉世罕見的手工絹藝精品。
秦三傑先生已把秦氏絹藝這門絕技傳給了兩個兒子秦築林(已故)、秦智勝和女兒秦愛玲、秦春玲、兒媳王嬌、韓魁仙以及外甥(女)陳東鋒、陳慧芳、陳志鋒、田章存等十餘人,並成立了滑縣秦氐絹藝研究所。

地圖信息

地址:安陽市滑縣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