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雕龍

玉雕龍

出土於內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又名紅山文化玉龍,又名蜷體玉龍,有“中華第一龍”的美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玉雕龍
  • 外文名:Jade dragon
  • 年代:新石器時代,距今5000左右
  • 級別:國家一級文物
  • 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 出土時間:1971年
  • 出土地點: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
發現過程,重要意義,

發現過程

1971年8月的一天下午,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村民張鳳祥,冒著酷暑高溫,在離村子後面不遠處修梯田。一鍬下去,一件硬邦邦的東西,讓他感到有些奇怪,再挖下去,原來是一個人工砌成的石洞。 張鳳祥伸手摸去,竟摸出一個黑乎乎、像鉤子一樣的東西。它質地堅硬,拿在手裡沉甸甸的。收工的時候,張鳳祥把它帶回了家裡,找了一根繩子把它綁緊,讓弟弟拖著玩耍了起來。 七、八天之後,張鳳祥驚奇地發現,原本難看的鉤子,竟然被弟弟拖成了墨綠色的玉器。形狀有點像蛇,又有點像龍。並且在太陽底下一曬,還能散發出誘人的碧綠光澤。 這一發現讓張鳳祥激動不已,隨後,他帶著這件奇怪的玉器,來到翁牛特旗文化館。文化館裡工作人員,按有關規定徵集了這件文物。
翁牛特旗文化館的工作人員,並不知道這件玉器是什麼東西。他們只是按照慣例辦理了入庫登記手續,把它當成一件普通文物鎖到了箱子裡。就這樣,玉雕龍在箱子裡一待就是十幾年,漸漸地被人們淡忘了。直到1984年,牛河梁遺址被發現,玉雕龍才又被重視,並確認這是一件可以上溯到五千年前,由當時的紅山人精心製作的。是在中國首次發現的“中華第一玉雕龍”,極其珍貴!

重要意義

玉雕龍通體為墨綠色,高26厘米,重一千克,身體呈英文字母c的形狀,因此它以後被命名為c形玉雕龍。龍首短小,吻前伸,略上噘,嘴緊閉,鼻端截平,以對稱的兩個圓洞作為鼻孔。龍身大部光素無紋,只在額及鄂底刻以細密的方格網狀紋,格線突起作規整的小菱形。脊背有21厘米的長鬃,長鬃占了龍體的三分之一以上。龍的脊背上有一個圓孔,經過試驗,如果用繩子穿過圓孔懸掛,龍的頭尾恰好處於同一個水平線上。值得注意的是,玉龍形象帶有濃重的幻想色彩,已經顯示出成熟龍形的諸多因素。
龍,是中華民族自上古以來一直崇尚的神異動物。作為一種圖騰象徵,被賦予了濃厚的神秘色彩。但是,它的真相,卻是中國文化史上最大的謎團之一。紅山文化玉雕龍是多種動物特徵的組合,從這件玉雕龍的形狀,有人推測來源於馬,野豬,熊等形象。這是件可以上溯到五千年前的玉雕龍,無足、無爪、無角、無鱗、無鰭,它代表了早期中國龍的形象,不但具備了龍的基本特徵,而且是如今發現的最早的龍文化的實物,是在中國首次發現的“中華第一玉雕龍”!因此被喻為“中華第一龍”。
那么這件玉器是做什麼用的呢?許多學者認為是氏族首領在祭祀活動中,進行禮儀活動的神器。巫師通神通天地使用的。玉雕龍的發現非常重要,是原始文化原始崇拜的表現。反映了早期人們的生活狀態。從此,這件形狀像 “C”字的玉龍,成為許多雜誌的壓題照片,成為華夏銀行的標誌,更成為紅山文化的象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