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樓春·乙丑京口奉祠西歸將至仙人磯

乙丑京口奉祠西歸,將至仙人磯

江頭一帶斜陽樹,總是六朝人住處。悠悠興廢不關心,惟有沙洲雙白鷺。

仙人磯下多風雨,好卸征帆留不住。直須抖擻盡塵埃,卻趁新涼秋水去

基本介紹

作品原文,作品鑑賞,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玉樓春

作品鑑賞

這首小令寫於公元1205年(開禧元年),是辛棄疾六十六歲被罷職離開京口時的作品。
全令的意思是:京口一帶,斜陽映照在江邊樹上,這是六朝人們居住的地方。千百年來興盛衰亡不關心,只有那沙洲中的雙白鷺。仙人磯下颳風又下雨,卸掉了征帆的船可是卻不能留住(被風雨吹跑)。正應抖擻掉全身的塵埃,趁著剛剛涼爽起來的秋水離開這裡。
辛棄疾長期被迫隱居之後於公元1203年(嘉泰三年)起知紹興府兼浙東安撫使,次年差知鎮江府,辛棄疾又得以親臨當時抗金前線。數年來,稼軒屢次遣諜至金,偵察其兵騎之數、屯戍之地、將帥之姓名、帑廩之位置等。並欲於沿邊招募兵丁以應敵。至鎮江,先造戰士衣服萬領備用。這年三月,讀宋高宗《親征草詔》,為跋其後,全文是:“使此詔出於紹興之初,可以無事仇之大恥。使此詔行於隆興之後,可以卒不世之大功。今此詔與此虜猶俱存也,悲夫。”辛棄疾這一系列的行為說明他堅持抗戰路線,直至老年,只要一有抗戰的機會,就要付之於行動、見之於吟詠的。這些行為必然為頑固堅持民族投降路線的南宋小朝廷忌恨,當然也不會允許他在鎮江府幹下去,就在公元1205年(開禧元年)找了個藉口,罷了他的官,給他個“提舉沖佑觀”的閒職,放逐回家了。
這首小令就是在這個背景下寫出來的。
上片就京口、仙人磯的眼前景物引起感觸,指出斜陽籠罩的六朝人的住處,沒有人來認真關心“悠悠興廢”,也就是說無人關心南宋王朝的興衰,這是最令作者痛心的。
下片就眼前景物引出罷職回家的悲憤心情。“仙人磯下多風雨,好卸征帆留不住。”在景物描寫中寓托著政治上遭受打擊,想要施展抗敵才能而不得實現的悲憤,景情溶合,感情曲折深沉。“直須抖擻盡塵埃,好趁新涼秋水去”,以藐視排斥打擊的態度,把政敵加給他的塵埃、污垢“抖擻盡”,一身輕鬆地回家去,表現了他堅強、曠達的心胸。

作者簡介

辛棄疾
(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顯示其卓越軍事才能與愛國熱忱。但提出的抗金建議,均未被採納,並遭到打擊,曾長期落職閒居於江西上饒、鉛山一帶。韓侂胄當政時一度起用,不久病卒。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在蘇軾的基礎上,大大開拓了詞的思想意境,提高了詞的文學地位,後人遂以“蘇辛”並稱。有《稼軒長短句》。今人輯有《辛稼軒詩文鈔存》。
辛棄疾辛棄疾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