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勝科學

獲勝科學

所謂的“獲勝科學”是一門旨在揭示在賽場、商戰和其他較量中獲勝背後秘密的科學。根據科學家的研究發現,獲勝與睪丸激素水平有關。競爭者的優勢在很大程度上由睪丸激素水平決定,水平越高,優勢越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獲勝科學
  • 屬性:揭示獲勝背後秘密的科學
  • 相關領域:生物領域
  • 相關學科:生物行為學
研究,因素,頭腦比實力更重要,心理強大同樣重要,與睪丸激素有關,獎勵是最大動機,案例,

研究

揭密獲勝背後的科學 睪丸激素功不可沒
根據科學家的研究發現,獲勝與睪丸激素水平有關。競爭者的優勢在很大程度上由睪丸激素水平決定,水平越高,優勢越大。這種激素在連勝中扮演重要角色,一次勝利會讓競爭者體內分泌更多睪丸激素,更多睪丸激素則讓他們在下一場比賽中獲得優勢,進而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優秀的運動員在比賽時,他們會下意識地作出各種動作。為了接發球,網球選手會利用丘腦盯住對手,前額皮層則讓他們精神集中。來自枕葉的視覺信息激活基底神經節內的無意識運動程式,後者向後頂葉皮層和後運動皮層傳輸指令。後頂葉皮層激發無意識運動,後運動皮層是複雜運動的“集結待命區”,前運動皮層向運動皮層傳輸指令,後者命令肌肉運動。

因素

頭腦比實力更重要

網球名將安德烈·阿加西也曾是一個失敗者。步入職業生涯之初,他也曾獲得驕人戰績,但那只是流星划過,輝煌而短暫。告別低迷之後,阿加西王者歸來,成為進步最快的球員。20世紀90年代初,阿加西還是一個網壇後進生,早期比賽屢屢失利,決賽中經常發揮失常,令人大失所望。在1994年3月於佛羅里達州比斯坎灣舉行的比賽中,阿加西再次痛失比賽,這一次敗給了皮特·桑普拉斯。比賽前,桑普拉斯因食物中毒幾乎無法參賽,最後還是將阿加西擊敗。
一次次的失敗讓阿加西看不到前進的方向,為了一改頹勢,他與一位潛在的新教練共進晚餐,悉心求教,這個人就是布拉德·吉爾伯特,此人的網球水平令他不敢恭維。吉爾伯特因阿加西的政治觀點成為一位“反阿加西者”,他的網球水平中等,並不是阿加西的對手。吉爾伯特有關網球戰術的著作《醜陋的贏球》(Winning Ugly)剛剛出版。
在比斯坎灣與吉爾伯特共進晚餐時,阿加西希望吉爾伯特真實評估他在比賽中的表現,破解為何總輸給實力不及自己的選手這個謎團。吉爾伯特批評阿加西追求完美的做法,總是希望用扣殺得分,而不是將球回傳給對手,給對手製造一個“失誤”的機會。阿加西在他的自傳《公開》中表示,吉爾伯特當時說:“一切都與你的頭腦有關,夥計。以你的技術,如果運用50%的比賽智慧,95%的頭腦智慧,你就會贏得比賽。如果運用95%的比賽智慧,50%的頭腦智慧,你就會成為失敗者。”
阿加西將吉爾伯特請到現場,觀看比賽。在經歷了一連串的失敗和吉爾伯特的指導之後,阿加西逐漸找回狀態,此前無法戰勝的對手也被他斬落馬下。5個月之後,他順利拿到自己的第一個美國公開賽冠軍。他在《公開》中說:“我激動地跪在地上,眼中滿含淚水。我將目光轉向觀眾席,你知道,在這個獲勝的時刻,你最希望看到觀眾臉上的表情。我從一開始就信任布拉德的能力,正是他的努力幫助我贏得勝利,這是他最開心的時刻。我對他是一種無條件的信任。”阿加西1995年初剃光頭,希望一切重新開始,在這一年的澳大利亞公開賽上,他挫敗老對頭桑普拉斯,第二次獲得大滿貫,排名也第一次位居世界第一。在他的職業生涯中,阿加西品嘗失敗苦果的次數要超過成功,但他已經學會如何贏得比賽。

心理強大同樣重要

勝利者與失敗者之間存在哪些差異?在體育界,獲勝者擁有一些普通人不具備的特質,溫布爾登和澳大利亞公開賽冠軍諾瓦克·德約科維奇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在這個令人吃驚的賽季,不知疲倦為何物的德約科維奇拿下了49場比賽中的48場勝利。然而,身體素質和技術並不能完全決定比賽勝負。蒂莫西·加爾維表示:“很多選手的身體條件和技術都是世界上頂尖的,超過最後獲得勝利的選手。獲勝者雖然技術不是最棒的,但他們戰勝了恐懼、疑慮和內心的不安,這是作為一名獲勝者必須要戰勝的。”加爾維曾撰寫多部有關網球、高爾夫球以及其他體育項目心理因素的著作。
獲勝的要素不僅僅是身體上的,同時也是心理上的。在西洋棋比賽、拼字比賽、商場上的較量以及作戰中,心理因素的影響尤為明顯。無論在什麼領域,都沒有所謂的“獲勝基因”,也不存在大腦開關,將失敗者變成冠軍。目前,神經學家、心理學家和其他研究人員正進一步了解各學科有關獲勝的定義,尋找大腦化學、社會理論與經濟學之間令人吃驚的聯繫,他們的研究進一步揭示一些人為何屢屢問鼎王者寶座的秘密。

與睪丸激素有關

獲勝與睪丸激素有關。科學家長久以來一直認為,競爭者的優勢在很大程度上由睪丸激素水平決定,水平越高,優勢越大。這種優勢不僅僅體現在運動場上,在會議室、法院以及其他獎勵冒險和大膽行為的形勢下,睪丸激素都成為“寵兒”。25年前,科學家證明這種激素在連勝中扮演重要角色,一次勝利會讓體內分泌更多睪丸激素,更多睪丸激素則讓你在下一場比賽中獲得優勢,從而形成一個激素反饋迴路。
2010年8月,德克薩斯州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睪丸激素只有在另一種數量較少的激素皮質醇的調節下才能發揮作用。此外,對於血液中皮質醇較高的人來說,較高的睪丸激素可能阻止他們獲得勝利。在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的教授將“優勢科學”研究付諸實踐,他們提取MBA學生的唾液樣本,測量兩種激素的水平。每名學生隨後被要求採取特定方式讓這兩種激素實現完美平衡:一些學生食用整穀粒並減少咖啡攝入量以降低皮質醇水平,其他學生則加強鍛鍊和服用維生素B以提高睪丸激素水平。在進行至關重要的較量前,保持一種確定的“能量姿勢”能夠臨時調節這兩種激素的水平。保羅·伊格拉姆教授表示,完美的領導者往往非常鎮定,處於一種支配地位。從理論上說,無論是對男性還是女性而言,這兩種激素都會引導他們贏得契約、獲得晉升以及在賽場上擊敗對手。

獎勵是最大動機

波恩大學的一名經濟學家經研究發現,獲得獎勵給勝利者帶來的快感和滿足感要遠遠超過看到他人在任務中表現糟糕或者失敗。這一發現支持了一種傳統的經濟學理論,即獎勵是一個人的最主要動機。這種現象也成為有關獲勝的社會動力學一個新的研究對象。獲勝社會動力學由神經經濟學衍生,後者是一個新的研究領域,融合了神經系統科學、經濟學和認知心理學的一系列要素,用於揭示人做出各種選擇——包括不合理的選擇——背後的原因。
神經經濟學研究通常涉及到多巴胺系統,這個大腦區域與獎勵和獎勵預期高度相關。多巴胺受體似乎在追蹤各種可能性,比如對手擊出的球落在界內還是界外——以及這些可能性究竟在意料之中還是意料之外。對於球迷來說,這有助於解釋為何一號種子打敗沒有排名的選手根本算不上什麼驕人戰績,而並不被人看好的選手或者球隊擊敗衛冕冠軍則震驚世人,例如出征1980年冬奧會的美國冰球隊。
美國杜克大學神經經濟學研究中心負責人斯科特·胡特爾表示,運動員的大腦中也會進行類似的“預期管理”。如果將奧運會的金銀銅牌獲得者的幸福指數進行評比,金牌得主的幸福指數顯然最高,其次則是銅牌得主而不是銀牌得主,銀牌得主反而最為沮喪。他說:“人類的大腦一直比較已發生的事情和預期中可能發生的事情。銅牌得主可能會說‘哇!我差點就沒拿到獎牌,能站在這裡我感到很高興!’銀牌得主則一直回想在比賽中犯下的導致其痛失金牌的各種錯誤。”

案例

世紀之戰成經典案例
6月29日,德國FIFA女足世界盃D組比賽正在進行,由巴西隊對陣澳大利亞隊
類似這樣的研究揭示出過去一些獲勝者的成功秘訣。在需要深思熟慮的腦力較量中,選手最終獲勝的秘密就隱藏在他們的血液中,西洋棋冠軍鮑比·菲舍爾就是一個頗具代表性的例子。新紀錄片《鮑比·菲舍爾對抗全世界》導演利茲·加布斯表示:“菲舍爾內心充滿一種無情的渴望,希望將對手擊敗。菲舍爾會因誘使對手犯錯而陷入喜悅之中。形象地說,他有點虐待狂傾向。”
1972年,菲舍爾在冰島與前蘇聯象棋大師鮑里斯·斯帕斯基展開對決,爭奪世界第一頭銜,最後成功擊敗對手,這場比賽也成為一段傳奇。比賽前,他接受了高強度的力量和耐力訓練。他對教練說,希望在第一次握手時將斯帕斯基的手捏碎。比賽臨近時,他又擺下迷魂陣,遲遲不露面並提出各種奇怪的要求,用以激怒對手。菲舍爾在後來提到這場較量時說:“我不相信心理學,我只相信有效的戰術。”
在全世界關注的目光中,他最終趕到冰島首都雷克雅末。在前5局下成2.5比2.5之後,菲舍爾拿下一盤暫時領先。隨後的比賽中,菲舍爾表現出無情的好戰性,步步緊逼之下,斯帕斯基已經沒有還手能力。在最後的15局比賽中,他只拿下1局。菲舍爾的智力和高人一等的睪丸激素-皮質醇水平幫助他登上西洋棋界的巔峰。這場世紀之戰同樣成為睪丸激素水平與勝利密切相關的一個經典案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