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加官

猴加官

猴加官,是一種集戲耍、節令、祈禳多種傳統民俗活動性質於一身,具有娛樂功能的動作型塑純手工藝品玩具。

猴加官的藝術手法則運用了諧音,所謂討口彩,猴同“侯”,再與臉譜官帽疊加起來,侯再加官,意味著“封侯又加官”,暗喻“加官進爵”、“官上加官”,寓意福祿雙全,吉祥喜慶;人們希望加官封侯,於是給“猴”增添了一種吉祥、富貴的象徵意義。

“猴加官”成功綜合了“跳加官”及“新野猴戲”表現形式創造而成,汲取中原地區豐富的民俗和傳統文化養分,是一種很喜慶的傳統益智型玩具,鍛鍊開發眼、手、腦的功能,運用多種藝術元素,充分體現了文化多樣性和創造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猴加官
  • 外文名:MonkeyJiaguan singeJiaguan ОбезьянаJiaguan
  • 拼音:hou jia guan
  • 產地:中國
  • 分類:手工技藝、傳統美術、傳統玩具
  • 項目: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項目
  • 歷史淵源:300年左右
名錄信息,歷史淵源,參展榮譽,傳承發展,搶救保護,

名錄信息

(1) 2008年,“猴加官”被列入鄭州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法規名稱】 《鄭州市人民政府關於公布第一批鄭州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通知》
【頒布部門】 鄭州市政府
【發文字號】 鄭政文[2008]58號
【頒布時間】 2008-03-24
【實施時間】 2008-03-24
【列入類別】民間手工技藝
【列入編號】Ⅵ-35
【申報地區】中國鄭州市管城回族區
(2) 2009年,“猴加官”又被列入河南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法規名稱】 《河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公布第二批河南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通知》
【頒布部門】 河南省人民政府
【發文字號】 豫政〔2009〕45號
【頒布時間】 2009-6-12
【實施時間】 2009-6-12
【列入類別】傳統美術
【列入編號】Ⅱ-20
【申報地區】中國鄭州市管城回族區

歷史淵源

猴加官,又被稱為會動的“活泥猴”,起源於舊時戲曲開場或在演出中遇顯貴到場時加演的舞蹈節目--“跳加官”演變而成,具有突出的文化特色,極具傳統文化色彩。是由一名演員頭戴面具,身穿紅袍皂靴,手拿“官上加官”、“一品當朝”等字樣的布幅,逐次向台下展示慶賀祝福。
在清朝時期,書上記載為“猴財”、“猴富”、“猴壽”又“加官”;可愛的泥猴,手捧一個臉譜,運用絲線的巧妙連線和槓桿原理,使猴子在左右晃動中不停地把臉譜戴上或取下,小泥猴的動作憨態可掬,令人捧腹。
猴加官,是集傳統美術、臉譜、泥塑及布藝完美結合的手工藝術作品,極具珍藏意義。

參展榮譽

1991年,“猴加官”作品小臉譜獲“河南省公交職工首屆書法、攝影、美術、工藝聯展”一等獎。
2004---2007年,魏義民老師及作品,曾多次被中央電視台、鄭州電視台、河南日報、大河報等新聞媒體報導。
2005年,魏義民老師,榮獲“2004年鄭州社區十大奇人”稱號。
2007年,“猴加官”榮獲“2007年紅紅火火中國年,中原民間工藝美術展覽”金獎。另外,“猴加官”,在鄭州市管城回族區文化館民俗展廳和鄭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非遺展廳常年展出。
2008年,非物質文化遺產、民間絕藝---“猴加官”作為鄭州4個入選項目之一被選送參加文化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與省文化廳舉辦的“2008年澳門河南春節民俗展”。
2014年06月15日,展覽展示展演,讓文化遺產活起來,中國文化遺產日,“非遺”項目展演,現場製作香包、糖畫等非遺項目,遺產知識展覽…鄭州群藝館和鄭州博物館舉行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遺產日宣傳活動,讓廣大市民在互動和參觀中了解我國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遺產。“非遺”宣傳月啟動,在活動現場,記者看到不少市民圍攏在香包、糖畫、猴加官等非遺項目製作台前,看著非遺項目傳承人一邊製作、一邊講解。“‘猴加官’是省級非遺項目,它融合了臉譜繪畫、布藝、泥塑等技藝,是純手工製作,寄託著古人‘加官晉爵’的吉祥寓意。”活動現場,猴加官傳承人楊潔介紹,由於猴加官製作難度較大,現已經瀕臨失傳。“能夠參加這樣的展示宣傳活動,可以讓更多人了解,進而保護、傳承這個非遺項目。”楊潔說。
2014年7月19日,為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入推進中國夢宣傳教育活動,進一步加強內地與邊疆少數民族地區文化交流,鄭州市組織以文化展覽、展示為主要內容的文化志願服務項目走進呼倫貝爾。“春雨工程·文化志願者邊疆行——鄭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暨書畫作品展”在額爾古納市啟動。此次活動由鄭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呼倫貝爾市文化廣播電影電視局主辦,鄭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呼倫貝爾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鄭州市民眾藝術館、呼倫貝爾市民眾文化館共同承辦。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共展出鄭州市文化志願者的書畫作品100幅,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110件,為邊疆民眾送去文化大餐。鄭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是文化志願者的重要組成部分。非遺展覽挑選了該市部分優秀的項目,如:代表鄭州商文化的新瓷種“鄭商瓷”;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趙恩民的“泥塑”;工藝美術家連德林老先生的“民間剪紙”;中國玉雕藝術大師王冠軍的“密玉俏色雕刻”;民間布藝堆畫藝人李秀蓮的“布藝堆畫”;豫中地區獨有的民間特色工藝品“猴加官”;傳統色彩濃重的“香包”;反映中原風俗民情的“木版年畫”;富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嵩山木雕”;生動傳神的烙畫。

傳承發展

2009年,管城區文化館的資料顯示,魏義民老人,是全國唯一掌握並傳承“猴加官”這一傳統技藝的民間藝人。
民間藝人--魏義民老人民間藝人--魏義民老人
據魏義民老人說,他祖籍南陽,1942年,14歲的魏義民在家鄉南陽跟隨一位民間啞巴藝人學習製作和玩耍“猴加官”,兩年後師傅因病去世。和我一起學習的還有兩個師兄弟,也早都去世了,截至2011年全國會這門手藝的只剩我自己,唯一的心愿:就是招幾個徒弟,讓“猴加官”傳承下去,然而,多年來,這個心愿一直沒有實現...
談起自己的夢想,魏義民老人說:“我就想在有生之年多做點兒‘猴加官’,多參加幾次廟會,讓更多的人知道這門古老的技藝。

搶救保護

鄭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多年來以“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為工作方針,認真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的保護、傳承和管理工作,不斷提高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利用水平,為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打造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推進中原經濟區建設做貢獻為宗旨。
自“猴加官”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以來,就特別關注這一民間技藝的傳承情況,多方面組織協助“猴加官”開展傳承傳播和展示交流活動,當了解到“猴加官”多年來傳承困難時,就與2012年7月21日,藉助由河南省文化廳、鄭州市委宣傳部、河南人民廣播電台、鄭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主辦、鄭州市群藝館(鄭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新浪河南承辦、鄭州寶蓮祥寶馬全程戰略支持的“悅中原、聚神韻——寶蓮祥河南非物質文化遺產探尋、保護之旅”舉行鄭州站第二次探尋活動,在“鄭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太乙拳傳習所”組織開展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猴加官” 傳承人魏義民老師首次開門收徒儀式”。
此次接納的有兩位年輕的傳統文化愛好者,顧鵬、楊潔很喜愛這項傳統技藝,發心要將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下去,替老人完成了這個心愿,在鄭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馬主任、鄭州市管城回族區文化旅遊新聞出版局於局長和在場的二十多家新聞媒體、幾十名非遺志願者的見證下,舉行了隆重的拜師儀式。
儀式分為三步:1、弟子向師父三叩首;2、弟子向師父敬茶;3、師父向弟子頒發弟子證書併合影留念。弟子還發表了誓詞---將“傳承絕技,弘揚非遺,勤學苦練,技藝求深、扶攜同門、遵紀守法,報答社會,永記師恩”。
此次活動意義重大深遠,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民間絕技找到了傳承人,為中華民族的寶貴遺產更好的保護傳承做出了積極貢獻,從此非物質文化遺產“猴加官”後繼有人了。
可事情遠沒有人們看到的那樣發展下去,時間到了2016年,當記者來到魏義民家裡時,看到的則是他無比氣惱的心情。他告訴記者:他曾經收過兩個徒弟,可現在卻不願再提起他們。原來兩個徒弟在拜師學藝後不久,背著老人註冊了“猴加官”的專利,甚至成了“發明人”。後來法院判定“猴加官”的專利屬於魏義民,但他也不敢再收徒弟了。
魏義民說,自己是“猴加官”唯一的傳人,不能把這手藝斷到這兒了。他帶著“猴加官”參加了許多國內的展覽活動,為的就是讓更多人了解這門已經有300多年歷史的傳統技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