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火油櫃

猛火油櫃

猛火油櫃是中國古代的一種噴火器具。自火藥套用於作戰後,用於噴火的猛火櫃便開始出現在軍隊裝備中。據《武經總要》記載,猛火櫃以猛火油為燃料,用熟銅製成櫃,櫃有4腳,上有4個銅管,管上橫置唧筒,與油櫃相通。唧筒前部為內裝引火藥的“火樓”。使用時,燒紅的烙錐點燃“火樓”中的引火藥,然後用力抽拉唧筒,向油櫃中空氣施壓,進而使猛火油從“火樓”噴出時燃成烈焰,以燒傷敵軍及其裝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猛火油櫃
  • 含義:中國古代戰爭中的一種噴火器具
  • 歷史淵源:中國古代最早的噴火器
  • 發展歷程:遠在兩千年前,我國勞動人民就
器具介紹,歷史淵源,發展歷程,結構與套用,歷史記載,戰爭套用,衰落,遊戲形象,

器具介紹

猛火油櫃,是中國古代一種噴火器具。猛火油即石油,猛火油櫃是用於軍事方面最早的可以連續噴火的火焰噴射器。遠在兩千年前,中國勞動人民就發現並使用了石油。古代原油稱“石漆”,唐代叫“石脂水”,五代時叫“猛火油”,宋代沈括首次提出“石油”這一命名。
猛火油櫃復原圖猛火油櫃復原圖
早在南北朝以後,石油被用於戰爭中的火攻。公元913年,後梁王李霸在山東楊劉發動叛亂,曾用“長竿縛布沃曲”,焚燒楊劉城的建國門,所用的縱火材料即是石油,成為石油用於火攻的最早記錄。前晉李存勖曾兩次使用石油縱火劑燔燒敵軍,擊敗後梁軍的進攻,轉敗為勝。到了宋代,火藥用於軍事後,中國軍事科學家發明了世界上最早的能連續噴火的火焰噴射器——猛火油櫃,並裝備于軍隊。構造部分及其原理與現代火焰噴射器相似。

歷史淵源

中國古代最早的噴火器猛火油即石油。約在西漢末年,中國發現並使用了石油。南北朝以後,石油被用於戰爭中的火攻。到北宋初年,火藥用於軍事後,軍隊裝備了一種構造更完善的噴火器──“猛火油櫃”。據《武經總要》記載,它以猛火油為燃料,用熟銅為櫃,下有4腳,上有4個銅管,管上橫置唧筒,與油櫃相通,每次注油1.5千克左右。唧筒前部裝有“火樓”,內盛引火藥。發射時,用燒紅的烙錐點燃“火樓”中的引火藥,然後用力抽拉唧筒,向油櫃中壓縮空氣,使猛火洞經過“火樓”噴出時,遇熱點燃,成烈焰,用以燒傷敵人和焚毀戰具,或在水戰時焚燒浮橋、戰艦。還有一種用於守城戰和水戰的小型噴火器,用銅葫蘆代替油櫃,以便於攜帶、移動。
猛火油櫃

發展歷程

遠在兩千年前,我國勞動人民就發現 並使用了石油。古代原油稱"石漆",唐代叫"石脂水",五代時叫"猛火油",宋代沈括首次提出"石油"這一命名。早在南北朝以後,石油被用於戰爭中的火攻。公元913年,後梁王李霸在山東楊劉發動叛亂,曾用"長竿縛布沃曲",焚燒楊劉城的建國門,所用的縱火材料即是石油,成為石油用於火攻的最早記錄。後晉李存勖曾兩次使用石油縱火劑焚燒敵軍,擊敗後梁軍的進攻,轉敗為勝。到了宋代,火藥用於軍事後,中國軍事科學家發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連續噴火的火焰噴射器--猛火油櫃,並裝備于軍隊。構造部分及其原理與現代火焰噴射器相似。
猛火油櫃 (采自《武經總要》)猛火油櫃 (采自《武經總要》)
猛火油櫃隨用附屬檔案猛火油櫃隨用附屬檔案

結構與套用

"猛火油櫃"實質上是一個以液壓油缸作為主體機構組成的火焰泵。《武經總要》記載,猛火油櫃以猛火油為燃料,用熟銅為櫃,下有4腳,上有4個捲筒,捲筒首大尾細,尾開一小竅,大如黍粒,首為圓口,徑半寸,櫃旁開一竅,捲筒為口,口有蓋,為注油處。管上橫置唧筒(原始活塞機械),與油櫃相通,每次注油1.5千克左右。唧筒前部裝有"火樓",內盛引火藥。發射時用燒紅的烙錐點燃火樓中的引火藥,使火樓體內形成高溫區,同時通過傳導,預熱油缸前的噴油通道形成預熱區,然後用力抽拉唧筒,向油櫃中壓縮空氣,使猛火油經過火樓噴出時,遇熱點燃,從火樓噴口噴出烈焰,形若火龍,用以燒傷敵人和焚毀戰具。這種武器在古代城邑攻防作戰中顯示了巨大威力。《吳越備史》記載,後梁貞明五年(919年),在後梁與後唐作戰中出現了以鐵筒噴發火油的噴火器。"猛火油櫃"到了宋代是城守戰和水戰中的利器。如"敵來攻城,在大壕內及傅城上頗眾"或者"以衝車等進"時,守軍可於踏空板放猛火油,中人皆糜爛,水不能滅,殺傷力較大;水戰時則可燒浮橋和戰艦。這種"猛火油櫃"形制較大,很笨重,多置於城上。後來出現了一種小型噴火器具,用銅葫蘆代替沉重的油櫃,便於攜帶和移動,用於守城戰和水戰。
猛火油櫃復原圖猛火油櫃復原圖
《古代戰爭館》陳列的"猛火油櫃"模型,系依照宋《武經總要》資料復原製作,試驗噴火距離為5~6米。

歷史記載

《武經總要》記載,猛火油櫃以猛火油(即石油)為燃料,用熟銅為櫃,下有4腳,上有4個捲筒,捲筒首大尾細,尾開一小竅,大如黍粒,首為圓口,徑半寸,櫃旁開一竅,捲筒為口,口有蓋,為注油處。管上橫置唧筒(原始活塞機械),與油櫃相通,每次注油1.5千克左右。
唧筒前部裝有“火樓”,內盛引火藥。發射時用燒紅的烙錐點燃火樓中的引火藥,使火樓體內形成高溫區,同時通過傳導,預熱油缸前的噴油通道形成預熱區,然後用力抽拉唧筒,向油櫃中壓縮空氣,使猛火油經過火樓噴出時,遇熱點燃,從火樓噴口噴出烈焰,形若火龍,用以燒傷敵人和焚毀戰具。
《武經總要》中的“猛火油櫃”《武經總要》中的“猛火油櫃”
“猛火油櫃”實質上是一個以液壓油缸作為主體機構組成的火焰泵。在古代城邑攻防作戰中顯示了巨大威力。《吳越備史》記載,後梁貞明五年(919年),在後梁與後唐作戰中出現了以鐵筒噴發火油的噴火器。“猛火油櫃”到了宋代是城守戰和水戰中的利器。如“敵來攻城,在大壕內及傅城上頗眾”或者“以衝車等進”時,守軍可於踏空板放猛火油,中人皆糜爛,水不能滅,殺傷力較大;水戰時則可燒浮橋和戰艦。
這種“猛火油櫃”形制較大,很笨重,多置於城上。後來出現了一種小型噴火器具,用銅葫蘆代替沉重的油櫃,便於攜帶和移動,用於守城戰和水戰。《古代戰爭館》陳列的“猛火油櫃”模型,依照宋《武經總要》資料復原製作,試驗噴火距離為5—6米。

戰爭套用

猛火油櫃在中國古代戰爭中作用發揮最大的時期是五代以及宋金遼元時期,也正是在這一時期,石油被稱為“猛火油”。在這一時期之前,中國戰爭中的火攻,多憑薪柴膏油之類,屬於最初級的縱火手段。而猛火油的威力要大得多,且有水澆火愈熾的特點,更適合於火攻。《新五代史·楊密傳》記載:後梁末帝貞明三年,吳王楊隆濱派使者給契丹主送去猛火油,“攻城,以此油燃火焚樓櫓,敵以水沃之,火愈熾”。
貞明五年,晉將賀瑰率水軍攻打後梁德勝南城,後梁局勢吃緊。“汴將攻德勝南城,以戰船十餘艘,竹窄維之,扼斷津路,王師不得渡。城中矢石將盡,守城將氏延賞危急”緊急關頭,後晉將領李建及把火油裝在瓮中,然後“令上流具瓮,積薪其上,順流縱火,以攻其艦。須臾,煙焰騰熾,梁軍斷纜而遁,建及乃入南城,賀瑰解圍而去。”
對猛火油櫃運用最為成熟的是宋朝。宋朝在京城汴梁設立了軍器監,是專門製造武器的機構,下設十一作(即工場),其中就有猛火油一作。猛火油一般用於防禦特別是守城戰役中,《續資治通鑑》記載:“修樓櫓,掛氈幕,安炮座,設弩床,運磚石,施燎炬,垂櫑木,備火油,凡防守之具畢備。”康譽之所著的《昨夢錄》記載,北宋時期,西北邊域“皆掘地做大池,縱橫丈余,以蓄猛火油”,用來防禦外族的侵擾。

衰落

由於火藥在中國的成熟發展,猛火油櫃並沒有在戰爭中像希臘火對於西方世界那樣的作用。正因為此,在火器日益發達的明清時期,已經鮮見對猛火油櫃的記載了。

遊戲形象

在遊戲《帝國時代III:亞洲王朝》中,作為中國的炮兵出現,在該遊戲的繁體中文版中被稱作“火焰投擲器”。
火焰投擲器火焰投擲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