狩獵舞

狩獵舞

狩獵舞,是一種歡慶狩獵勝利的舞蹈。一般在獵獲到等較大動物時方跳,一跳即數日,場面隆重熱鬧。開始,先將獵物皮剝下,再將象腳鼓等,繞寨歌舞,舞隊路過各家門口時,人們不時向獵獲物投擲雞蛋,給舞者獻米,表示祝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狩獵舞
  • 性質:舞蹈
蒙古人的,雲南的興衰,

蒙古人的

蒙古人自古酷愛狩獵,上自可汗下至普通牧民,無不以此為樂。古代蒙古人的狩獵活動大體有三種方式: 一曰圍獵、二曰群獵、三曰單獵。從歷史上看,集體圍獵無疑既是最為古老的狩獵形式,早在蒙古部落時期既已有之。延之元代,無論哪一種狩獵方式都很盛行。對於蒙古人來說,野外狩獵既是生活勞動,也是娛樂活動,同時也是教習騎射,訓練軍隊的好方法。
狩獵舞
蒙古秘史》載,成吉思汗命令大將速別額率軍追擊被擊敗的蔑兒乞殘部。臨行前成吉思汗訓誡說:"其為禽鳥飛上天也,汝速別額台,不為海青飛去拿之歟?其為獺而掘入地也,汝速別額台,不為鍬鑿尋而追及之歟?"顯然,成吉思汗的這段話訓令,其實是引用了一首古代的獵鬥智歌。
蒙古族獵手在山林中狩獵,每當有所獵之後,照例要載歌載舞,表達其歡娛之情。他們分別扮演獵人和動物,模仿野生動物的動作神態,彼此詰難,相互鬥智,在對抗中再現自己的狩獵生活。

雲南的興衰

狩獵、採集是人類最初始的一種生產生活方式,是一個不可逾越的社會階段,也是舞蹈最為豐富的一個時期。普列漢諾夫所著的《沒有地址的信》,引用了大量非洲民族學的田野考察資料,和原始部落的舞蹈實例來論證藝術的起源,這些舞蹈實例多為“狩獵舞”。“狩獵舞”有許多模仿動物的舞蹈,如青蛙舞、蝴蝶舞、鴯鶓舞、野犬舞、魚舞、蝙蝠舞、袋鼠舞等,這些舞蹈都是對動物動作的簡單模擬。狩獵在野蠻人中就是一場戰爭,打仗的武器就是狩獵的武器,演練狩獵的舞蹈,也就是準備戰爭的舞蹈。狩獵時期是舞蹈熱情最高漲的時期,到農耕時期,舞蹈的熱情就衰弱了。
500年前
雲南一些少數民族,有許多“狩獵舞”。500年前,西雙版納的一位祜巴勐,寫了本名為《哇雷阿塔乃甘哈傣》(《論傣族詩歌》)的書,其中有一段這樣的描寫:
揀到的果子多,吃得飽,大家就高興,拍手拍腳,又喊又笑……打死了老虎或馬鹿,大家就高高興興,笑啊笑,跳啊跳的,不住地喊叫:“真得的多啊,夠我們飽飽吃。啾!啾!啾!”
傣族古歌謠《歡樂歌》同樣敘述著先民的狩獵情況:人們多高興,人們多歡樂,唱的唱,哼的哼,唱唱跳跳去打獵。唔唔唔!哇哇哇!打死虎,打死豹。……隊伍真歡騰,抬著往回走。走走又停停,停停又走走,男的喊:嗨唷!嗨唷!女的合:啾!啾!啾!分腸肚,分骨頭,飽飽吃,啾!啾!啾!
這兩段文字描述的是傣族先民的集體狩獵場面,像是一場出征和凱旋圖,又像是一場豐收樂,高興的情緒激發出了“嗨唷!嗨唷!啾!啾!啾!”,“唱唱跳跳”的歡樂勝利、豐收的原始歌曲和舞蹈。
到了原始社會的中晚期,人們有了“萬物有靈”,自然崇拜的原始宗教觀念,狩獵也有了一些獵俗和儀式,“狩獵舞”也較為成型。
上世紀50年代初
上世紀50年代初,居住在西雙版納哈尼族的狩獵情景,較之500多年前傣族佛爺祜巴勐所描寫的狩獵,多了一些宗教色彩:當獵人們獵到麂子或馬鹿時,要舉行儀式,掃去附在麂子身上的鬼魂。敬拜獸神“米薩曲薩”。儀式後,背著獵獲的麂子回寨。回寨時要砍7個竹筒,一路上邊走邊敲,同時吹響牛角號,抬回寨後放在寨子祭獸神的地方。
基諾族也有敲擊竹筒的獵俗。如一人獵獲麂子,要砍成3個三音阿的竹筒;如三人以上,則要砍7個七音阿的竹筒;沿途敲擊回寨。傳說敲擊竹筒是獵神“勒斯”教給的,是為了告慰獸魂。獵到虎、豹、熊、狼是不能敲竹筒的。打到麂子的最後儀式,是將獸頭置放於火塘上邊的梁架上,人們歡快地敲起七聲竹筒,盡情歡跳“歡樂調”、“煮頭調”等與狩獵有關的歌謠。
上世紀50年代初,流傳於西盟縣翁戛科鄉的“目格勒尾”(漢意“獵豹歸來”)民間獵俗舞蹈,比之哈尼族、基諾族則是一個較為成型的“狩獵舞”。
佤族獵獲豹子抬著豹子回寨時,在前者舉刀鳴槍,手舞足蹈開路,後者抬著豹子敲擊竹筒,呼喊著“嘿!咴!”到寨時,全寨男性逆時針方向圍圈跳舞,這就是“獵豹歸來”。、
近期
前些年,雲南省舞台上時有出現“獵虎”、“打鳥”等打獵題材的舞蹈節目。自“野生動物保護法”頒布後,打獵的舞蹈節目已很少有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