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景暉

狄景暉

狄景暉,羌族人,唐朝武則天時期著名宰相狄仁傑之子,做過太尉。在《新唐書·宰相世系四下》中,狄仁傑有三子,分別是:光嗣,戶部郎中,狄光遠,州司馬;光昭字子亮,職方員外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狄景暉
  • 別名:狄光昭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職業:太尉
  • 所處時代:唐朝
  • 父親:狄仁傑
  • 形象:人頗貪暴,為人所惡
文章簡介,史書記載,狄景暉考,

文章簡介

兄弟:
狄光遠唐書》里對狄光遠的介紹是:光遠,州司馬。
狄光嗣唐會要》里記載 :仁傑獨薦其子光嗣,由是拜地官員外,蒞事有聲。則天謂之曰:“祁奚內舉,果得人也。”做過驃騎大將軍

史書記載

仁傑嘗為魏州刺史,人吏為立生祠。及去職,其子景暉為魏州司功參軍,頗貪暴,為人所惡,乃毀仁傑之祠。(《舊唐書》)
譯:狄仁傑擔任魏州刺史時,因為政績卓著,百姓為他建立生祠,後來,他的兒子狄景暉也來到魏州任職,貪婪殘暴,受到百姓的痛恨,狄仁傑的生祠也因此被毀。

狄景暉考

狄景暉即為狄光昭
在《新唐書·宰相世系四下》中,狄仁傑有三子,分別是:光嗣,戶部郎中;光遠,州司馬;光昭字子亮,職方員外郎
而在兩唐書狄仁傑傳中,都提到了狄仁傑有一個兒子叫做狄景暉,這個人官聲很不好。《舊唐書·狄仁傑傳》中說:“其子景暉為魏州司功參軍,頗貪暴,為人所惡,乃毀仁傑之祠。”《新唐書·狄仁傑傳》中說:“景暉,官魏州司功參軍,貪暴為虐,民苦之,因共毀其父生祠,不復奉。至元和中,田弘正魏博,始奏葺之,血食不絕”。
可見狄景暉確實也為狄仁傑之子,因而推測狄景暉其實是上述三人之一。
那么狄景暉可能是上面的誰呢?
新唐書·狄仁傑傳》附有狄仁傑二子傳,分別是狄光嗣和狄景暉,同時又提到了狄光遠,可見狄光嗣、狄光遠和狄景暉非一人。
舊唐書·狄仁傑傳》中也同時提到了其子狄光遠、狄景暉、狄光嗣,也可見狄光遠、狄景暉和狄光嗣是狄仁傑的三子。
由此見,狄景暉應該是狄仁傑三子狄光昭,可能後來因為某種原因改名為景暉。
狄光昭更名狄景暉之原因
之所以說是狄光昭改名為狄景暉,而非相反,是因為看狄仁傑三子,中間字都是光,因而顯然光昭應該是其本名。
那么狄光昭為什麼改名為狄景暉呢?我猜測可能是因為避諱。避明皇的母親昭成順聖皇后諡號之諱。
據說《舊唐書·玄宗本紀》,“宋王成器、申王成義以‘成’字犯昭成皇后諡號,於是成器改名憲,成義改為撝”,宋王、申王尚且避“成”字,則光昭避“昭”字也是順理成章的了。
虎父犬子
舊唐書》上說其(狄景輝)人頗貪暴,為人所惡。狄景暉剛當官時,還比較謹慎,然而隨著官位的不斷晉升,就不能自己。特別是在升任并州魏功參軍之後,更是生活不儉,激起當地民眾的嚴重不滿。狄仁傑在任并州刺史時,當地人民曾為他立了一座碑,後來狄景暉在并州胡亂攪和,鄉民就把狄仁傑的碑砸了。狄仁傑察覺後,非常氣憤,斷然罷其官職,停其俸祿。不少大臣一再為狄景暉說情,希望狄仁傑給兒子一個知過改錯的機會。狄景暉也跪在父親面前揮淚求饒,並表示重新做人。但狄仁傑仍然堅持貶子官職不變,並語重心長地對兒子說:“賢者當舉,貪者當罰。這是用人之道,興邦之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