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高壓技術

特高壓技術

特高壓技術是指1000kV及以上電壓等級的交流輸電工程及相關技術。特高壓技術具有遠距離、大容量、低損耗和經濟性等特點。

特高壓電網便是以特高壓技術為技術基礎,以1000kV輸電網為骨幹網架,超高壓輸電網和高壓輸電網以及特高壓直流輸電、高壓直流輸電和配電網構成的分層、分區、結構清晰的現代化大電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特高壓技術
技術特點,研發背景,發展規劃,發展現狀,

技術特點

特高壓技術具有遠距離、大容量、低損耗和經濟性等特點。目前,對特高壓技術的研究主要集中線上路參數特性和傳輸能力、穩定性、經濟性以及絕緣與過電壓、電暈及工頻電磁場等方面。
遠距離:使用特高壓技術的特高壓交流線路在輸送相同功率的情況下,可將最遠送電距離延長3倍,輸送同樣的功率,採用1000千伏線路輸電與採用500千伏的線路相比,可節省60%的土地資源。
大容量:研究證明,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輸電線路輸送功率約為500千伏線路的4至5倍;正負800千伏直流特高壓輸電能力是正負500千伏線路的兩倍多。
低損耗:在輸送相同功率的情況下,損耗只有500千伏線路的25%至40%。
經濟效益:據測算估計,1條1150千伏輸電線路的輸電能力可代替5~6條500千伏線路,或3條750千伏線路;可減少鐵塔用材三分之一,節約導線二分之一,節省包括變電所在內的電網造價10~15%。1150千伏特高壓線路走廊約僅為同等輸送能力的 500千伏線路所需走廊的四分之一,這對於人口稠密、土地寶貴或走廊困難的國家和地區會帶來重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研發背景

我國是個一次能源和電力負荷分布不均衡的國家。西部能源豐富,全國三分之二以上的可開發水能資源分布在四川、西藏、雲南,煤炭資源三分之二以上分布在山西、陝西和內蒙古西部;東部經濟發達,全國三分之二以上的電力負荷集中在京廣鐵路以東地區。西部能源基地與東部負荷中心距離在500公里至2000公里左右。
然而,現有超高壓輸電技術無法滿足未來電力增長的需要。必須加快電網發展和技術創新,通過更高電壓等級電網的建設帶動電力工業的結構最佳化、科學發展,滿足經濟社會的持續快速發展。

發展規劃

交流特高壓試驗示範工程將於2008年建成投運。工程正式運行後,將成為我國能源輸送的一條重要通道,有利於實現華北和華中電網的電力調劑,具有良好的套用前景。
“十一五”期間,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建設線路將達4200公里,變電容量3900萬千伏安;國家還將相繼開工建設向家壩和溪洛渡水電站到華東和華中的正負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
到2020年前後,國家電網特高壓骨幹網架基本形成,國家電網跨區輸送容量將超過2億千瓦,占全國總裝機容量的20%以上。屆時,從周邊國家向中國遠距離、大容量跨國輸電將成為可能。

發展現狀

2006年08月19日,晉東南——南陽——荊門交流特高壓試驗示範工程在山西奠基,這是我國首條特高壓電網。
2013年,我國已經建立了系統的特高壓與智慧型電網技術標準體系,編制相關國際標準19項,特高壓交流電壓已成為國際標準電壓。中國的特高壓輸電技術在世界上處於領先水平,這種能夠減少長距離輸電損耗的技術,在世界其他地區也將有廣泛的套用前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