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學(簡明版)(第二版)

《物理化學(簡明版)(第二版)》是由天津大學物理化學教研室編,高等教育出版社於2018-12-24出版的教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物理化學(簡明版)(第二版)
  • 作者:天津大學物理化學教研室
  •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8年12月24日
  • 頁數:464 頁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040507409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該書內容包括氣體的pVT關係、熱力學第一定律、熱力學第二定律、多組分系統熱力學、化學平衡、相平衡、電化學、界面現象、化學動力學和膠體化學。

圖書目錄

  • 前輔文
  • 第一章 氣體的pVT關係
  • §1.1 理想氣體狀態方程
  • 1. 理想氣體狀態方程
  • 2. 理想氣體模型
§1.2 理想氣體混合物
  • 1. 混合物的組成
  • 2. 理想氣體狀態方程對理想氣體混合物的套用
  • 3. 道爾頓定律
  • 4. 阿馬加定律
§1.3 真實氣體的液化及臨界參數
  • 1. 液體的飽和蒸氣壓
  • 2. 臨界參數
  • 3. 真實氣體的p-Vm圖及氣體的液化
§1.4 真實氣體狀態方程
  • 1. 真實氣體的pVm-p圖及波義爾溫度
  • 2. 范德華方程
  • 3. 維里方程
§1.5 對應狀態原理及普遍化壓縮因子圖
  • 1. 壓縮因子
  • 2. 對應狀態原理
  • 3. 普遍化壓縮因子圖
本章小結
習題
第二章 熱力學第一定律
  • §2.1 基本概念及術語
  • 1. 系統與環境
  • 2. 狀態與狀態函式
  • 3. 過程與途徑
  • 4. 功和熱
  • 5. 熱力學能
§2.2 熱力學第一定律
  • 1. 熱力學第一定律
  • 2. 封閉系統熱力學第一定律的數學形式
  • 3. 焦耳實驗
§2.3 恆容熱、恆壓熱及焓
  • 1. 恆容熱(QV)
  • 2. 恆壓熱(Qp)及焓
  • 3. QV=ΔU與Qp=ΔH關係式的意義
§2.4 摩爾熱容
  • 1. 摩爾定容熱容(CV,m)
  • 2. 摩爾定壓熱容(Cp,m)
  • 3. Cp,m與CV,m的關係
  • 4. Cp,m(CV,m)隨T的變化
  • 5. 平均摩爾熱容
§2.5 相變焓
  • 1. 摩爾相變焓
  • 2. 摩爾相變焓隨溫度的變化
§2.6 化學反應焓
  • 1. 反應進度
  • 2. 摩爾反應焓
  • 3. 標準摩爾反應焓
  • 4. Qp,m與QV,m的關係
§2.7 標準摩爾反應焓的計算
  • 1. 標準摩爾生成焓
  • 2. 標準摩爾燃燒焓
  • 3. ΔrHm隨T的變化——基希霍夫公式
  • 4. 非恆溫反應過程熱的計算舉例
§2.8 可逆過程與可逆體積功
  • 1. 可逆過程
  • 2. 可逆體積功的計算
§2.9 節流膨脹與焦耳-湯姆遜實驗
  • 1. 焦耳-湯姆遜實驗
  • 2. 節流膨脹的熱力學特徵
本章小結
習題
第三章 熱力學第二定律
  • §3.1 熱力學第二定律
  • 1. 自發過程
  • 2. 熱、功轉換
  • 3. 熱力學第二定律
§3.2 卡諾循環與卡諾定理
  • 1. 卡諾循環
  • 2. 卡諾定理
§3.3 熵與克勞修斯不等式
  • 1. 熵的導出
  • 2. 克勞修斯不等式
  • 3. 熵增原理
§3.4 熵變的計算
  • 1. 單純pVT變化過程熵變計算
  • 2. 相變化過程熵變計算
  • 3. 環境熵變計算
§3.5 熱力學第三定律及化學變化過程熵變的計算
  • 1. 熱力學第三定律
  • 2. 規定熵與標準熵
  • 3. 標準摩爾反應熵
§3.6 亥姆霍茲函式和吉布斯函式
  • 1. 亥姆霍茲函式
  • 2. 吉布斯函式
  • 3. ΔA及ΔG的計算
§3.7 熱力學基本方程及麥克斯韋關係式
  • 1. 熱力學基本方程
  • 2. U、H、A、G的一階偏導數關係式
  • 3. 麥克斯韋關係式
  • 4. 其他重要的熱力學關係式
§3.8 克拉佩龍方程
  • 1. 克拉佩龍方程
  • 2. 克勞修斯-克拉佩龍方程
本章小結
習題
第四章 多組分系統熱力學
  • §4.1 偏摩爾量
  • 1. 問題的提出
  • 2. 偏摩爾量
  • 3. 偏摩爾量的測定法舉例
  • 4. 吉布斯-杜亥姆方程
  • 5. 偏摩爾量之間的函式關係
§4.2 化學勢
  • 1. 化學勢的定義
  • 2. 多組分系統熱力學基本方程
  • 3. 化學勢判據及套用舉例
§4.3 氣體組分的化學勢
  • 1. 純理想氣體的化學勢
  • 2. 理想氣體混合物中任一組分的化學勢
  • 3. 純真實氣體的化學勢
  • 4. 真實氣體混合物中任一組分的化學勢
§4.4 逸度及逸度因子
  • 1. 逸度及逸度因子
  • 2. 逸度因子的計算及普遍化逸度因子圖
§4.5 拉烏爾定律和亨利定律
  • 1. 拉烏爾定律
  • 2. 亨利定律
  • *3. 拉烏爾定律和亨利定律的微觀解釋
§4.6 理想液態混合物
  • 1. 理想液態混合物
  • 2. 理想液態混合物中任一組分的化學勢
  • 3. 理想液態混合物的混合性質
§4.7 理想稀溶液
  • 1. 溶劑的化學勢
  • 2. 溶質的化學勢
  • 3. 其他組成標度表示的溶質的化學勢
  • 4. 溶質化學勢表示式的套用舉例——分配定律
§4.8 活度及活度因子
  • 1. 真實液態混合物
  • 2. 真實溶液
  • 3. 化學勢表達式小結
§4.9 稀溶液的依數性
  • 1. 溶劑蒸氣壓下降
  • 2. 凝固點降低(析出固態純溶劑)
  • 3. 沸點升高(溶質不揮發)
  • 4. 滲透壓
本章小結
習題
第五章 化學平衡
  • §5.1 化學反應的方向及平衡條件
  • §5.2 理想氣體反應的等溫方程及標準平衡常數
  • 1. 理想氣體反應的等溫方程
  • 2. 理想氣體反應的標準平衡常數
  • 3. 相關化學反應標準平衡常數之間的關係
  • 4. 有純凝聚態物質參加的理想氣體化學反應
  • 5. 理想氣體反應平衡常數的不同表示法
§5.3 平衡常數及平衡組成的計算
  • 1. ΔrGm及K的計算
  • 2. K的實驗測定及平衡組成的計算
§5.4 溫度對標準平衡常數的影響
  • 1. 范特霍夫方程
  • 2. ΔrHm不隨溫度變化時K的計算
  • 3. ΔrHm隨溫度變化時K的計算
§5.5 其他因素對理想氣體反應平衡移動的影響
  • 1. 壓力對理想氣體反應平衡移動的影響
  • 2. 惰性組分對平衡移動的影響
  • 3. 增加反應物的量對平衡移動的影響
*§5.6 同時反應平衡組成的計算
§5.7 真實氣體反應的化學平衡
本章小結
習題
第六章 相平衡
  • §6.1 相律
  • 1. 基本概念
  • 2. 相律
  • 3. 幾點說明
§6.2 單組分系統相圖
  • 1. H2O的相圖
  • *2. S(硫)的相圖
§6.3 二組分系統理想液態混合物的氣-液平衡相圖
  • 1. 壓力-組成圖
  • 2. 槓桿規則
  • 3. 溫度-組成圖
§6.4 二組分真實液態混合物的氣-液平衡相圖
  • 1. 壓力-組成圖
  • 2. 溫度-組成圖
  • 3. 小結
*§6.5 精餾原理
§6.6 二組分液態部分互溶及完全不互溶系統的氣-液平衡相圖
  • 1. 部分互溶液體的相互溶解度
  • 2. 共軛溶液的飽和蒸氣壓
  • 3. 部分互溶系統的溫度-組成圖
  • 4. 完全不互溶系統的溫度-組成圖
§6.7 二組分固態不互溶系統液-固平衡相圖
  • 1. 相圖的分析
  • 2. 熱分析法
  • 3. 溶解度法
§6.8 生成化合物的二組分凝聚系統相圖
  • 1. 生成穩定化合物系統
  • 2. 生成不穩定化合物系統
§6.9 二組分固態互溶系統液-固平衡相圖
  • 1. 固態完全互溶系統
  • 2. 固態部分互溶系統
本章小結
習題
第七章 電化學
  • §7.1 電極過程、電解質溶液及法拉第定律
  • 1. 電解池和原電池
  • 2. 電解質溶液和法拉第定律
§7.2 離子的遷移數
§7.3 電導、電導率和摩爾電導率
  • 1. 定義
  • 2. 電導的測定
  • 3. 摩爾電導率與濃度的關係
  • 4. 離子獨立運動定律和離子的摩爾電導率
  • 5. 電導測定的套用
§7.4 電解質溶液的活度、活度因子及德拜-休克爾極限公式
  • 1. 平均離子活度和平均離子活度因子
  • 2. 離子強度
  • 3. 德拜-休克爾極限公式
§7.5 可逆電池及其電動勢的測定
  • 1. 可逆電池
  • 2. 電池電動勢的測定
§7.6 原電池熱力學
  • 1. 可逆電動勢與電池反應的吉布斯函式變
  • 2. 由原電池電動勢的溫度係數計算電池反應的摩爾熵變
  • 3. 由原電池電動勢及電動勢的溫度係數計算電池反應的摩爾焓變
  • 4. 計算原電池可逆放電時的反應熱
  • 5. 能斯特方程
§7.7 電極電勢和液體接界電勢
  • 1. 電極電勢
  • 2. 原電池電動勢的計算
  • 3. 液體接界電勢及其消除
§7.8 電極的種類
  • 1. 第一類電極
  • 2. 第二類電極
  • 3. 第三類電極
  • *4. 離子選擇性電極
§7.9 原電池的設計
  • 1. 氧化還原反應
  • 2. 中和反應
  • 3. 沉澱反應
  • 4. 擴散過程——濃差電池
§7.10 分解電壓
§7.11 極化作用
  • 1. 電極的極化
  • 2. 測定極化曲線的方法
  • 3. 電解池與原電池極化的差別
§7.12 電解時的電極反應
本章小結
習題
第八章 界面現象
  • §8.1 界面張力
  • 1. 液體的表面張力、表面功及表面吉布斯函式
  • 2. 熱力學公式
  • 3. 界面張力及其影響因素
§8.2 彎曲液面的附加壓力及其後果
  • 1. 彎曲液面的附加壓力——拉普拉斯方程
  • 2. 微小液滴的飽和蒸氣壓——開爾文公式
  • 3. 亞穩狀態及新相的生成
§8.3 固體表面
  • 1. 物理吸附與化學吸附
  • 2. 等溫吸附
  • 3. 吸附經驗式——弗羅因德利希公式
  • 4. 朗繆爾單分子層吸附理論及吸附等溫式
§8.4 固-液界面
  • 1. 接觸角與楊氏方程
  • 2. 潤濕現象
  • 3. 固體自溶液中的吸附
§8.5 溶液表面
  • 1. 溶液表面的吸附現象
  • 2. 表面過剩濃度與吉布斯吸附等溫式
  • 3. 表面活性物質在吸附層的定向排列
  • 4. 表面活性劑
本章小結
習題
第九章 化學動力學
  • §9.1 化學反應的反應速率及速率方程
  • 1. 反應速率的定義
  • 2. 基元反應和非基元反應
  • 3. 基元反應的速率方程——質量作用定律
  • 4. 化學反應速率方程的一般形式,反應級數
  • 5. 用氣體組分的分壓表示的速率方程
  • 6. 反應速率的測定
§9.2 速率方程的積分形式
  • 1. 零級反應
  • 2. 一級反應
  • 3. 二級反應
  • 4. n級反應
  • 5. 小結
§9.3 速率方程的確定
  • 1. 嘗試法
  • 2. 半衰期法
  • 3. 初始速率法
  • 4. 隔離法
§9.4 溫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活化能
  • 1. 阿倫尼烏斯方程
  • 2. 活化能
  • 3. 活化能與反應熱的關係
§9.5 典型複合反應
  • 1. 對行反應
  • 2. 平行反應
  • 3. 連串反應
§9.6 複合反應速率的近似處理法
  • 1. 選取控制步驟法
  • 2. 平衡態近似法
  • 3. 穩態近似法
  • 4. 非基元反應的表觀活化能與基元反應的活化能之間的關係
§9.7 鏈反應
  • 1. 單鏈反應的特徵
  • 2. 由單鏈反應的機理推導反應速率方程
  • 3. 支鏈反應與爆炸
§9.8 氣體反應的碰撞理論
§9.9 過渡狀態理論
§9.10 溶液中反應
§9.11 光化學
  • 1. 光化學反應的初級過程、次級過程和猝滅
  • 2. 光化學定律
  • 3. 光化學反應的機理與速率方程
§9.12 催化作用的通性
  • 1. 催化劑的基本特徵
  • 2. 催化反應的一般機理及速率常數
  • 3. 催化反應的活化能
本章小結
習題
第十章 膠體化學
  • §10.1 溶膠的製備
  • 1. 分散法
  • 2. 凝聚法
  • 3. 溶膠的淨化
§10.2 溶膠的光學性質
  • 1. 丁鐸爾效應
  • 2. 瑞利公式
§10.3 溶膠的動力學性質
  • 1. 布朗運動
  • 2. 擴散
  • 3. 沉降與沉降平衡
§10.4 溶膠的電學性質
  • 1. 電動現象
  • 2. 擴散雙電層理論
  • 3. 溶膠的膠團結構
§10.5 溶膠的穩定與聚沉
  • 1. 溶膠的經典穩定理論——DLVO理論
  • 2. 溶膠的聚沉
§10.6 乳狀液
  • 1. 乳狀液的分類及鑑別
  • 2. 乳狀液的穩定
  • 3. 乳狀液的去乳化
本章小結
習題
附錄一 基本常數
附錄二 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表(2005)
附錄三 某些物質的臨界參數
附錄四 某些氣體的范德華常數
附錄五 某些氣體的摩爾定壓熱容與溫度的關係
附錄六 某些物質的標準摩爾生成焓、標準摩爾生成吉布斯函式、標準摩爾熵及摩爾定壓熱容
附錄七 某些有機化合物的標準摩爾燃燒焓
索引
參考文獻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