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供給

物流供給

物流供給是指在一定時期內社會能夠向市場提供運輸、儲存、裝卸搬運、流通加工、包裝及物流信息等有效物流服務的能力或資源,它包括量和質兩方面的內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物流供給
  • 內容:它包括量和質兩方面的內容
  • 特徵:個性化、無形性、完整性等
  • 層次結構:四個層次
特點,層次結構,主體來源,影響因素,存在的問題,

特點

物流供給的特徵如下。
1.個性化
個性化是物流服務供給與物流服務如運輸、倉儲最顯著的區別,因為後者大都體現的是一種標準化服務。但物流供給的個性化並不排斥標準化,相反,它是標準化基礎上的個性化,即物流供給是整合運輸、倉儲等活動基礎上的個性化。具體表現為:物流服務供給主體能夠根據不同的需求主體提供“量身定做”的服務,既可以提供從供應地到消費地的全程一體化服務,也可以提供環節性服務。
2.無形性
物流供給只能以資源或能力要素的形式存儲,而不能以現實的產品儲備待用,因為物流服務是一種無形產品,供給與需求的滿足是在同一個運動過程中實現的。例如,運輸就是運輸能力的表現過程,運輸能力的存儲只能以燃料、車輛、道路、人員等要素形式存儲。
3.完整性
物流供給是通過有機協調一系列不同的功能活動,如運輸、倉儲、包裝、流通加工等,有效的滿足客戶需求,是以眾多要素有機結合而形成的綜合能力,各要素不能單獨輸出,單一的道路質量再高、數量再多,也不能形成現實的運輸能力。如果只是完成某一環節的功能,那么這種不完整性的服務,也不是完整意義的物流供給。
4.供給彈性小
物流資源,特別是運輸、裝卸、搬運資源的獲得成本高,且不易移作他用,所以對物流價格的反應速度慢,程度低。
5.短缺性
物流資源除了投資大、周期長外,資源能否形成現實的能力以滿足需求還受氣象、地形、地貌等自然條件以及偶然性因素的制約,即便是社會的總供給並不短缺,甚至過剩,但在局部範圍內仍然會呈現不能滿足需求的短缺狀況。

層次結構

物流的供給是分層次的,其層次結構分為如下四種。
(一)滿足普遍物流需求的基本供給
這是物流的普遍服務,其對象是絕大多數的、能夠接受普遍認同的物流服務標準的、一般的物流需求。
(二)滿足不同領域不同要求的有針對性的基本供給
不同領域物流的對象存在差別,當其規模足夠大時,對普遍服務也要求具有一定的針對性,這種針對性的服務,在初期的創新形成了有效的增值服務和特殊供給,但隨著規模的擴大,會逐漸變成這個領域的普遍服務,變成一種有針對性的基本供給。
(三)滿足增值服務要求的特殊供給
特殊供給形式是需要條件的:一是物流需求方在實行物流管理之後,對本身的物流需求更加理性,有此需求並且能夠承受;二是物流供給方確有能力提供這種創新服務。因而,這種供給不存在普遍的適用性。
(四)滿足系統服務要求的系統供給
滿足系統服務要求的(如供應鏈物流)系統供給形式面向高端客戶系統的物流需求,是當前物流供給的最高形式,也是我國物流未來發展的重要趨勢。

主體來源

物流供給的主要來源有兩大類:一類是物流業務來源主體是社會化的物流,即專業型的第三方物流企業;另一類是物流業務來源主體是工商企業自身的物流,即企業物流主體或者自營型的物流企業。具體如表1所示。下面分別論述這兩類供給主體的發展情況。
一級要素
二級要素
三級要素
四級要素
物流服務供給主體
企業物流
完全自營型企業物流
工業企業、流通企業等
部分外包型企業物流
工業企業、流通企業等
第三方物流企業
通用服務型物流企業
運輸企業、倉儲企業、快遞企業、貨代等
專業配套型物流企業
汽車物流、電子物流等
基礎平台型物流企業
港口、貨場、物流園區、物流信息服務等
(一)企業物流部門
企業物流部門是工商企業物流供給的最初主體。在經濟社會不發達、市場競爭不激烈的情況下,工商企業往往實施自營型物流,即把物流業務交給企業所屬的物流部門(如運輸部、倉儲部等)完成,這些物流部門成為保障企業產品得以順利銷售的支持主體。但是,在全球經濟一體化快速發展的環境下,由於企業產品在市場上競爭更加激烈,企業為了獲得更大的競爭優勢,引入了新的物流管理理念和技術,紛紛重視物流供給的能力。不少企業成立了專業化的物流公司或者將部分物流業務外包,形成了自營型企業物流和外包型企業物流相結合的供給狀態。
根據外包漸進式發展理論,企業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物流供給和外包形式,企業物流的供給形式大約有以下幾種形態。
1.物流完全自營
企業的物流業務完全由企業物流部門來完成。完全自營物流運作模式有利於企業掌握對顧客的控制權,可靠性強。企業通過自營物流,可以直接支配物流資產,控制物流職能,保證供貨的準確、及時和顧客服務的質量,維護好企業和顧客間的長期關係。尤其是企業自身組織物流配送,可以說是自己掌握了交易的最後環節,有利於企業掌握對顧客的控制權,有利於控制交易時間。採用完全自營物流運作模式的企業,其物流方面的投資規模會大大增加,特別是配送規模較小時,成本和費用會相對較高。目前,國內有許多企業特別是國有大型製造企業仍然採用這種物流自營的方式。這類企業是物流需求社會化釋放的重要主體。
2.物流業務部分外包
企業先把物流業務分類,一類是以高效率操作的關鍵業務,這類業務企業自營;另一類是企業不擅長的物流業務,企業把這類業務外包給第三方物流供應商。這其中又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物流業務操作外包,將部分物流業務操作(如倉儲、運輸等)進行外包。例如,瀋陽北方交通重工集團有限公司將採購及運輸業務委託給日本伊藤忠公司,伊藤忠公司為北方交通提供了“移庫銷售模式”的貼身物流服務。伊藤忠公司將所有客戶的貨物按發貨時間、種類、數量,就近存儲在他們已經簽訂倉儲協定的中國和世界各地的港1:3碼頭、鐵路運輸部門、港1:3運輸部門,確保產品採購及運輸,降低用戶的採購和運輸成本。
另一類是物流業務管理外包,企業擁有物流設施的產權,將管理職能外包出去。例如,海信集團實施海信電器的物流業務外包,將生產基地倉庫、全國各地設定的成品倉庫以及全國的配送業務,外包給中遠、中海、中外運三家專業的物流公司運作,三家公司占海信電器物流業務的份額分別為58%、32%和10%。物流業務外包以來,整體運行情況良好,中遠物流與海信集團合作的第一年,就為海信電器節約物流管理成本約1500萬元。
3.物流系統剝離
企業將物流部門從母公司分離出去,成立一個獨立的子公司,子公司主要為母公司服務,但同時又可以承擔外部企業委託的業務。如海爾集團將自己原來的採購、倉儲和運輸部門分離出來,成立獨立的海爾物流本部,這個物流本部不僅承擔海爾的物流業務,還為其他需要物流服務的企業提供物流服務。
4.物流戰略聯盟
企業與第三方物流公司或其他企業合資,企業保留物流設施部分產權,並在物流作業中保持參與。同時,物流契約商提供了部分資本和專業服務,企業也為合資者提供特色服務,達到資源共享的目的。如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與招商局合作,成立了青島啤酒招商局物流公司,主要為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服務,其中青島啤酒公司擁有一定股份。
5.物流業務完全外包
將企業所有的物流業務外包給第三方物流供應商。這是最徹底的物流外包形式。如果企業不具備自營物流能力或企業雖具備自營物流能力,但操作成本較高、服務質量較低,則企業將放棄自營物流,將整個物流系統外包給外部第三方物流企業。
6.物流系統接管
物流系統接管也叫物流社會化,企業將物流系統全部賣給或承包給第三方物流供應商,由第三方物流供應商接管企業的物流系統,並雇用原企業的員工。例如,山東某物流公司承接某大型柴油機生產企業的全國物流配送業務,將該公司的原有物流業務人員和相關設施設備全部接管,解決了該企業的後顧之憂。這些物流運作模式各有各的特點,具體比較如表2所示。
完全自營
物流業務部分外包
物流系統剝離
物流戰略聯盟
物流業務完全外包
物流系統接管
企業參與程度與控制力度
高/強
較高/較強
中/中
中/中
低/弱
低/弱
企業管理的複雜性(管理成本)

較高
較高


很低
企業的交易成本

較低




企業資源的投入程度

較多
較多
較多


前四個因素是從企業的角度來分析的。從企業參與程度與控制力度來看,完全自營物流、物流業務部分外包、物流系統剝離、物流戰略聯盟、物流業務完全外包和物流系統接管這六種物流運作模式的企業參與程度越來越低,企業對其物流控制的力度也越來越弱;從企業組織管理的複雜性來看,這六種物流運作模式對企業而言在組織管理的複雜性上越來越簡單,因而對應的管理成本會降低;從交易成本的角度來看,這六種物流運作模式的交易成本越來越高;從企業資源的投放程度來看,這六種物流運作模式的企業資源的投入越來越低。
(二)社會化的第三方物流企業
社會化的物流企業是經濟社會發展和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直接結果。物流企業不是一個純粹的概念,其提供服務的範圍也是不斷變化的。在現代經濟意義的物流企業誕生之前,各種運輸、倉儲企業的存在已經有很長時間了,在現代市場競爭的壓力之下,許多運輸和倉儲企業紛紛引入物流理念,向提供物流服務轉型。目前的物流企業的內涵包含的是各種各樣、數目眾多的傳統物流企業和現代物流企業的混合,它們共同構成了物流服務市場上的各種主體。
1.物流企業的內涵
物流企業分類與評估指標(GB/T19680--2005)指出,物流企業是至少從事運輸(含運輸代理、貨物快遞)或倉儲一種經營業務,並能夠按照客戶物流需求對運輸、儲存、裝卸、包裝、流通加工、配送等基本功能進行組織和管理,具有與自身業務相適應的信息管理系統,實行獨立核算、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經濟組織,非法人物流經濟組織可比照適用。
2.物流企業的分層經營結構
如果把表1中物流供給的主體來源進行層次分析,可以發現,在整個物流行業中,呈現出典型的金字塔結構,如圖1所示。在塔式結構中,處於塔底的是基礎環境、軟環境、硬環境,這些環境構成了物流行業的生存基礎。處於這些環境之上的是物流行業的業態,分別是基礎平台型物流企業(如港口企業、鐵路貨場企業、公路和航空貨運站企業、配送中心企業、物流中心經營企業、物流園區經營企業等),它們提供平台型的服務,專門為各類物流企業提供從事運營的必要場站設施服務。在平台型物流企業之上的是通用服務型物流企業,它們為運輸型物流企業、倉儲型物流企業和綜合型物流企業,它們能夠提供專業化、規模化、多產業化的通用型服務。在通用服務型物流企業之上的是專業配套型物流企業,它們是針對某一細分產業,如汽車、醫藥、家電等進行物流服務的企業,這種企業往往具有針對某一產業的個性化專家式服務的能力,比通用服務型物流企業具有更專業的物流能力。在專業型物流企業之上的是供應鏈服務型企業,供應鏈公司主要是基於生產企業的供應鏈上下游結構,對供應鏈的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三流進行整合和最佳化的能力。
物流供給
3.我國物流企業的發展情況
有報導指出,我國當前的物流企業總數達到70多萬家,實際上,這個數字已經包括了傳統的物流企業,如運輸公司、倉儲公司等。按照現代物流的發展理念,現代物流企業是我國物流產業發展的重要標誌,專業化的社會化物流企業成為物流產業的中堅力量。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物流市場上形成了由多種所有制、不同經營規模和服務模式構成的現代物流企業群體。一是原有的國有物流企業加快重組改制和業務轉型,如中遠物流、中海物流、中外運物流、中郵物流、中國儲運、中鐵快運和招商局物流等。二是快速發展的民營物流企業,如寶供物流、順豐速運、遠成集團、長久物流、南方物流、九州通集團等。三是一批生產或商貿企業的物流部門,以原有業務為基礎向社會擴展,形成具有專業特色的物流供應商,如海爾物流、安得物流以及大慶油田、開灤煤礦的物流公司等。四是世界知名的跨國物流企業,如丹麥馬士基、美國總統輪船、英國英運、荷蘭天地、日本日通、美國聯邦快遞、聯合包裹、德國郵政等相繼進入。據統計,2007年外商在我國物流領域投資項目達到6996個,占外商在中國投資項目個數的18.5%。
表3給出了物流供給的各類主體之間在優勢、劣勢和目標上的比較。
類別
生產與流通企業的企業物流部門
傳統的運輸和倉儲企業
新興的物流公司
國外物流公司
優勢
主要為內部客戶服務,資產有限,網路覆蓋性較好,能滿足企業內部需求
大型國有企業,擁有全國性的網路與許多運輸和倉儲資產,與中央和地方關係良好
私有和合資企業,業務地域和服務相對集中,效率相對較高,增長極快
有很強的海外網路,豐富的行業知識和實際運作經驗,與國外客戶關係良好,IT系統先進,有總部強力的財務支持
劣勢
難以吸引更多的外部客戶,戰略和未來定位受到母公司的極大影響
冗餘人員比例較高,效率低,注重內部文化而不是以客戶和績效為指導
只擁有有限的資產,需要加大整合力度;對市場擴張缺乏有力的財務支持
在中國缺少網路系統,在中國的業務有限,相對成本較高
類別
生產與流通企業的企業物流部門
傳統的運輸和倉儲企業
新興的物流公司
國外物流公司
目標
或者加強成立物流公司,或者剝離物流部門
借用廣泛的網路和資產優勢加速物流增長,通過重組以增加物流功能,提高效率
依靠引入戰略合作夥伴或投資者,保持較高的增長率
通過收購與合作,加強中國市場的地位
4.物流企業的兼併重組及其發展趨勢
中國作為全球新興的物流市場,在經過起步與發展期後,已經進入物流企業資產整合、兼併重組階段,目前具有兩個特徵。
(1)國內物流企業之間加緊力度重組和聯盟
一方面,國有及國有控股大型企業兼併重組。2005年以來,中鐵行包與中鐵快運的整合、中郵速遞與中郵物流的整合、寶供與福田物流的重組都是業內重大重組事件。2009年12月,中國對外貿易運輸(集團)總公司與中國長江航運(集團)總公司重組正式獲批,中國外運更名為中國外運長航集團有限公司,作為重組後的母公司。另一方面,聯盟合作有實質性推動。對於占市場絕大部分的中小物流企業,聯盟合作成為一種趨勢。目前,特許加盟連鎖模式在民營快遞行業中占到80%以上,市場份額也占到70%。申通、圓通、中通、韻達等民營快遞藉助加盟連鎖模式在全國實現了快速發展。成立於2006年的上海物流專線聯盟發展勢頭良好,成員由首批成立時的56家專線物流企業發展到近200家。
(2)外資企業加緊併購國內具有網路規模的物流企業
2004年以來,聯邦快遞對天津大田、TNT對華宇、UPS對中外運的股權併購,美國世能達收購寶運物流、萬絡環球收購熙可物流、中國外運集團將擁有的金鷹國際貨運代理50%股權轉讓給敦豪供應鏈(香港)股份有限公司,美國耶路全球收購上海佳宇物流,亞致力物流(Agility)收購百歲物流都是國內有較大影響力的外資收購內資企業事件。外資企業進入中國市場彌補了國內建設資金的不足,推進了體制改革,加速物流業市場化進程,促進物流市場的形成,外資物流企業在輸入資金、輸入先進機器設備和技術的同時,也帶來了先進的物流理念、全球化的運作模式、規範的管理制度和全新的人才培養模式,直接或間接地提高了全行業的物流管理水平。但是,對我國物流產業安全也產生了較大影響,對產業鏈的控制力在加大。
兼併重組將是我國物流業發展的重要趨勢,它將有助於我國物流業市場集中度提高,使我國物流企業規模擴大,競爭力加強,服務水平提升。今後,我國物流企業兼併重組將呈現以下發展趨勢:一是在綜合物流企業服務產品種類和服務能力提升的要求下,國內兼併重組還將呈現不同行業領域(如鋼鐵、汽車等)之間的物流企業重組力度加強的趨勢,不同經濟區域之間的物流企業重組併購力度加強的趨勢,同時,更多優質的民營物流企業將可能被有實力的外資企業和本土國有企業併購,更多的中西部物流企業被東部物流企業併購。二是外資物流企業業務擴張和本土化程度將逐步加深,外資物流企業的獨資趨勢日益明顯。三是隨著物流產業安全日益緊迫,大型的重組和兼併活動特別是外資併購中資企業將受到嚴格控制。

影響因素

1.社會經濟發展水平
物流是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物流供給受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制約。例如,原始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很低,社會生產力低下,就不存在完整意義的物流服務供給。隨著經濟社會發展,貿易範圍的擴大,分工的進一步深化,特別是工業革命的發生,現代物流供給才有可能大規模地產生和發展。
2.價格
價格是影響物流市場上物流服務供給量的重要因素。在一定時期內,價格高,物流服務供給總量就會增加;價格低,物流服務供給總量就會下降。合適的物流服務價格是一個物流市場健康的前提條件。
3.技術
物流技術和基礎設施是物流供給的基礎性條件。技術是物流供給的重要決定因素,物流技術與裝備水平的提高,能對物流供給能力產生革命性的影響。特別是工業革命後,蒸汽機的發明使得機械動力代替自然動力(人力、風力、畜力等),人類擴展空間範圍的能力迅速提高;進入20世紀中期,計算機的發明、信息技術的套用,使得人們能夠以更加精確、迅捷的方式實現空間位移。正如美國著名經濟史學家錢德勒在《企業規模經濟和範圍經濟》一書中指出,交通及通信網路為分銷過程中利用規模經濟和範圍經濟奠定了技術基礎和組織基礎。
4.物流需求
物流需求規模的大小和變化方向決定了物流供給的可能空間和發展方向。缺乏物流需求,則會使物流供給缺乏動力;物流需求旺盛,物流供給相對就會充足。如果存在潛在巨大的物流需求,則對未來的物流供給有很強的誘導作用。
5.工農業布局
工農業生產的布局對物流基礎設施網路的形成和發展有決定性的影響。例如,我國的煤炭、鐵礦資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加工工業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因而在我國西部、北部和東部沿海之間建設了鐵路和沿海航線。它們和長江、大運河等成為能力強大的運輸幹線。
6.制度和政策
制度和政策是影響物流供給的重要因素。例如,市場準入的條件決定了物流企業進入市場的難易程度,嚴格的市場準入條件將會提高企業從事物流服務的門檻,從而影響市場物流供給的總量。而消除一些制度壁壘,如近年來全球範圍內放鬆運輸管制,對全球貿易和全球物流產生了重大影響。
7.管理、知識和人力資源
為了實現對各種分散物流功能、環節和資源的有效整合,管理者需要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學習和掌握目前發展的和將來出現的關於物流系統最最佳化設計的知識。要提升整體物流效能,最重要的是要擁有現代物流人才。不管物流設備、系統如何先進,物流節點和物流網路如何發達,沒有好的物流人才加以經營、管理、統籌、計畫,是不會有好的物流效率的。

存在的問題

以物流供給的統計指標為基礎,可獲知物流市場的大量信息,單從近期中國物流市場的調查報告和實地調研中就可以發現一些問題。
1.物流供給企業作業能力未保持足夠的優勢
雖然物流供給企業倉儲與設備供給能力平均水平均比以前有所提高,但目前大部分物流供給企業搬運和輸送能力仍處於半機械化水平;我國物流供給企業規模還不大,供給企業運輸能力要遠遠小於需求企業運輸需求規模,運輸能力分散,規模集成度較低;倉儲供給能力略有剩餘。這勢必影響我國物流供需市場的平衡。
2.物流設施設備總置過剩,結構失調
從調研結果來看,我國供給企業廂式車保有比例太低,難以滿足目前我國工商企業運輸過程安全、環保的需求;其次,冷藏車、保溫車擁有量雖有一定程度增加,但不足車數總量的千分之一,難以供應城鎮居民日常生鮮食品的配送需求。搬運設備以手工叉車為主,機械化程度不高。
3.物流設施利用率低
因為物流企業整體資源利用率不高,雖然倉儲利用水平與鐵路專線利用水平有所提高,但回程資源閒置嚴重。這也說明貨運汽車相對過剩,物流企業汽車運輸營運水平較低。物流設施利用率低就造成了物流供給企業無法通過自身成本的降低來最佳化客戶的物流成本。
4.物流信息系統不能滿足客戶需求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物流信息系統日益成為物流企業發展的“瓶頸”,物流信息資源整合能力也是需求企業考量物流供應商的主要因素。從相關調查結果來看,我國只有39%的物流供給企業擁有物流信息系統,說明我國物流供給市場的信息化程度較低,不能滿足客戶需求。信息系統的業務功能和系統功能又是信息系統優越性的重要衡量特徵,如果業務功能不完善,遠程通信能力低,就缺乏必要的決策功能。
5.供給方的發展大於需求方的發展
從市場需求角度看,企業只有具備了現代管理理念,把現代物流管理納入到企業總體管理戰略中,才會形成對現代物流服務的需求。因為現代物流是一項高度信息化的經營和管理過程,只有需求方企業的信息化達到一定水平,才能使物流供應方和需求方利用信息平台實現物流運作。目前我國物流需求方的這兩個條件還都不成熟。如果供給與需求的矛盾不能有效解決,市場發展就會失去平衡,甚至會造成“有場無市”。為解決以上問題,我們應加快對物流企業的改造,培育物流業的市場供給主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