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頭河

牛頭河

牛頭河全長84.6千米,流域面積1846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4.34立方米每秒,年徑流量1.38億立方米,年輸沙量515萬噸,平均含沙量37.4千克每立方米。河道平均比降7.64‰。牛頭河幹流呈左拐灣馬蹄形,所以主要支流均來自右岸,自上游到下游依次有湯峪河、樊河、後川河、白駝河、稠泥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牛頭河
  • 外文名稱:Tauren river
  • 氣候類型:副熱帶氣候
  • 占地面積:1846平方公里
  • 年降水量:517~662毫米
現狀,名勝,支流,風光,大橋,濟寧牛頭河,簡介,船閘,

現狀

牛頭河流域地處副熱帶氣候區,屬隴中南半濕潤大陸季風氣候,多年平均氣溫8.8攝氏度,最高氣溫36攝氏度,最低氣溫零下24.6攝氏度,年降水量517~662毫米,無霜期168天。
牛頭河流域所處大地構造位置為北祁連加里東地槽的東延部位,屬隴山山地向梁峁溝壑過度地帶。土壤有褐土、黑壚土、黃綿土、潮土和紅土五個土類,11個亞類,28個土屬,41個土種。流域上游山巒重疊,溝道縱橫,多為灌叢材區,植被良好;中游為河谷地段,土地平坦肥沃,引、提灌溉條件較好;下游為深山峽谷,水力資源較為豐富,落差大、河床地質條件好,適宜於小水電開發。
牛頭河流域有人口20.42萬人,耕地面積4萬公頃,地區生產總值6.13億元。建有自流灌渠20條,灌溉面積3670公頃。主要糧食作物有小麥、玉米、洋芋、蠶豆,經濟作物有胡麻、葵花、大麻、蔬菜。中藥材資源非常豐富,有柴胡、半夏、蒲公英、沙參、甘草等140多種。野生動物有50多種,較為珍貴的有林麝、斑羚、水獺、紅腹錦雞等。
牛頭河上目前已建小水電站4座,裝機容量940千瓦,規劃再建6座,總裝機容量4000千瓦。

名勝

牛頭河
牛頭河流域內名勝古蹟眾多,文化積澱豐厚,據記載及民間傳說,軒轅黃帝誕生於牛頭河上游山門鎮軒轅谷,因之而稱清水縣為“軒轅故里”。牛頭河中游的永清堡遺址,屬馬家窯文化——齊家文化的一部分,距今5000年左右,反映了母系氏族社會晚期向父系氏族社會初期的概況,是清水遠古文化的典型代表。牛頭河上游支流柳林河之上的秦亭鎮為秦人的發祥地,從秦非子到秦莊公,秦人先後有五位首領以此為根據地,致力農牧,在同西戎的對峙中求得生存和發展。位列全國十三大名泉之一的湯浴溫泉為集遊覽、健身、理療、運動於一體的天然樂園。文物遺址主要有魏魯姬造像碑,趙充國陵園、磚雕彩繪宋墓群等。

支流

牛頭河自發源地關山西側的蘆子灘向東北流動,到山門鎮左折九十度流向西北方向。山門鎮相傳是軒轅黃帝故里,軒轅黃帝誕生於白河村的軒轅谷,有“軒王爺睡覺石”、“戲台”、“曬台”等遺蹟。牛頭河西北流經白沙鄉到暖灣村有湯峪河自右岸來匯。湯峪河古名溫谷水,發源於張家川回族自治縣閆家店鄉隴坡,西南流匯入牛頭河,全長35.6千米,流域面積186平方千米。湯峪河上建有柳林水庫。牛頭河繼續西北流至清水縣城,有樊河自右岸來匯。樊河古名清水,發源於張家川回族自治縣東部的道保石樑,西南流經過恭門鄉和清水縣新城鄉直達清水縣城北注入牛頭河,全長52千米,流域面積249平方千米。今清水縣城北集翅坡以上新城梁諸山,西周初是古邽戎居地,故稱邽山至今。牛頭河過清水縣城東流至紅堡鎮,在紅堡鎮東側有後川河、紅堡鎮西側有白駝河均從右岸來匯。後川河古名秦水,發源於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北部的張棉驛臥虎山,流經劉堡鄉、張川鎮、胡川鄉、清水縣黃門鎮,於紅堡鎮嘴頭村匯入牛頭河。後川河上建有西李溝水庫。白駝河發源於縣東部白駝鎮玉屏梁,流經賈川鄉,於紅堡鎮西城注入牛頭河,全長21千米,流域面積135平方千米。牛頭河過紅堡鎮折向西南流,至高家新莊右納稠泥河。稠泥河發源於白駝鎮盧家窯,流經賈川,於高家新莊注入牛頭河,全長23千米,流域面積151平方千米。稠泥河上建有賈川水庫。牛頭河接納稠泥河後折向正南流動,於麥積區社棠鎮沙灣里注入渭河。

風光

牛頭河兩岸自然景觀令人目不暇接,所謂古洞懸石、擊鼓深潭、青岩暮雨、湯浴溫泉、紅崖晚照、霞澗懸珠、月台雲影、寶蓋朝嵐、清泉煙柳、高嶺飛泉、牛臥懸崖、駝眠白石、玉屏拱翠、龐公仙境、五龍勝景、八狼遺蹟等象一顆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這片美麗的家園。
龐公仙境 位於清水縣紅堡鄉境內小泉峽口,相傳湖廣襄陽人龐蘊參禪問道於馬祖:“何日得道?”馬祖回答:“待汝一口吸盡西江水卻得道”。龐公大悟,週遊天下,行至牛河口,方知已到西江,他便於江畔小華山結廬隱居,臨終把挖出的聚寶盆灑入峽谷,盆內金銀珠寶頓時變成五彩斑斕的玉翠,這些玉翠被後人採集加工,稱之為龐公玉。

大橋

隴海線寶天段下行線牛頭河大橋建成於1934年,為21孔10米鋼筋混凝土板型梁橋,全長232米,曾歷經12次大修。由於技術等級低,列車限速每小時45公里,既制約了剛建成不久的寶蘭
二線列車運行速度,也與青藏線鐵路等級不匹配,無法滿足鐵路大提速和重載列車運行的需要。2006年4月30日,鐵道部做出決定:用兩個月時間在牛頭河大橋新建一座大橋,作為青藏鐵路的重要附屬工程,“七一”建成通車。
牛頭河大橋是連線陝西甘肅兩省鐵路大動脈的咽喉所在。新建的牛頭河大橋設計為拆除既有大橋,在原址重建7孔32米預應力混凝土橋樑。全長245.11米,加上大橋兩邊的線路全長2600米,鋪設無縫鋼軌,開通後列車時速達到140公里。要在拆除舊橋的基礎上再造一座新橋,並確保隴海大動脈運輸暢通,無異於在運輸繁忙、每天通行120多趟列車的寶蘭鐵路幹線上實施“動脈搭橋”大手術,其難度之大,在鐵路橋樑建設史上亦屬罕見,按照常規施工最少需要半年時間。

濟寧牛頭河

簡介

明洪武元年(1368年),黃河決曹州雙河口,東流入魚台。適逢大將徐達北征,為軍用需要,乃開塌場口(今南陽鎮南調嘴村附近)引黃入泗,並開挖自塌場口至濟寧西耐牢陂(今任城區安居北)長90里的運河。在耐牢陂口建永通閘,上經芒生閘通南旺,東經永通閘達濟寧,下經塌場口通谷亭,後謂之舊運河。明宣德八年(1433年)、成化十一年(1475年)兩次疏浚更名永通河。明隆慶元年(1567年)漕運新渠挖成通航後,牛頭河不再通航,大旱時引黃濟運。清嘉慶十二年(1807年),大浚牛頭河,引水入微山湖濟運。清鹹豐八年(1858年),濟寧知州盧朝安主持重浚牛頭河83里,以泄坡水。

船閘

牛頭河先後建永通閘、永通下閘、廣運上閘、廣運閘共4座。
永通閘 位於濟寧西20里耐牢陂口(今任城區安居鎮北),明洪武三年(1370年)建,二月開工,三月二十日告成。金門寬一丈六尺五寸,高一丈二尺一寸。1964年該閘改建為小型泄水閘,排除上游坡水。
永通下閘 亦稱明鏡閘,北距永通閘2里。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漕運總兵陳銳主持興建。明隆慶元年(1567年),漕運新渠挖成通航後,棄而不用。
廣運上閘 北距永通下閘80里,位於南陽北吉家淺(今南陽鎮管閘村附近),明弘治四年(1491年)建。明隆慶元年(1567年),漕運新渠挖成通航後,棄而不用。
廣運閘 北距廣運上閘8里,位於南陽閘西里許(今南陽鎮柳溝村附近),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漕運總兵陳銳主持興建。明隆慶元年(1567年),漕運新渠挖成通航後,棄而不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