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藍舌病

牛藍舌病

牛藍舌病,是發生在日本的一種由病毒引起的牛急性熱性流行病。本病的流行季節、臨床表現與流行熱非常相似,而病原則不同,是有昆蟲媒介傳播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牛藍舌病
  • 病原學:藍舌病病毒(Blue tongue vires)
  • 季節分布:夏秋
  • 傳染病:是
  • 傳播途徑:昆蟲傳播
  • 潛伏期:3~8d
  • 臨床表現:發熱、消瘦,口、鼻和胃黏膜的潰瘍性炎症變化
  • 疫苗預防:否
  • 預防措施:精心護理,嚴格避免烈日風雨
概述,病原,流行病學,症狀,病變,診斷,防制,預防,治療,

概述

藍舌病是以昆蟲為傳染媒介的反芻動物的一種病毒性傳染病。主要發生於綿羊,其臨床特徵為發熱、消瘦,口、鼻和胃黏膜的潰瘍性炎症變化。由於病羊,特別是羔羊長期發育不良、死亡、胎兒畸形、羊毛的破壞,造成的經濟損失很大。 本病的分布很廣,很多國家均有本病存在,1979年我國雲南省首次確定綿羊藍舌病,1990年在甘肅省又從黃牛分離出藍舌病病毒。

病原

藍舌病病毒(Blue tongue vires)屬於呼腸孤病毒科(Reoviridae)、環狀病毒屬(Orbivirus)。為一種雙股RNA病毒,病毒基因組由10個分子質量大小不一的雙股RNA片段組成。已知病毒有24個血清型,各型之間無互動免疫力。羊腎、胎牛腎、犢牛腎、小鼠腎原代細胞和繼代細胞(BHK-21)都能培養增殖並產生蝕斑或細胞病變。也可用核酸探針進行鑑定。

流行病學

綿羊易感,不分品種、性別和年齡,以1歲左右的綿羊最易感,吃奶的羔羊有一定的抵抗力。牛和山羊的易感性較低,多為隱性感染。病畜是本病的傳染源。病癒綿羊血液能帶毒達4個月之久,牛,這些帶毒動物也是傳染源。本病主要通過庫蠓傳遞,綿羊虱蠅(Melphagus ovinus)也能機械傳播本病。公牛感染後,其精液內帶有病毒,可通過交配和人工授精傳染給母牛。病毒也可通過胎盤感染胎兒。病的發生有嚴格的季節性,多發生在濕熱的夏季和早秋,特別是池塘、河流較多的低洼地區。

症狀

潛伏期為3~8d。病初體溫升高達40.5~41.5℃,稽留5~6d表現厭食、委頓,落後於羊群。流涎,口唇水腫,蔓延到面部和耳部,甚至頸部、腹部。口腔黏膜充血,後發紺,呈青紫色。在發熱幾天后,口腔連同唇、齒齦、頰、舌黏膜糜爛,致使吞咽困難;隨著病的發展,在潰瘍損傷部位滲出血液,唾液呈紅色,口腔發臭。鼻流炎性、黏性分泌物,鼻孔周圍結痂,引起呼吸困難和鼾聲。有時蹄冠、蹄葉發生炎症,觸之敏感,呈不同程度的跛行,甚至膝行或臥地不動。病羊消瘦、衰弱,有的便秘或腹瀉,有時下痢帶血,早期有白細胞減少症。病程一般為6~14d,發病率30%~40%,病死率2%~3%,有時可高達90%。患病不死的經10~15d痊癒,6~8周后蹄部也恢復。懷孕4~8周的母羊遭受感染時,其分娩的羔羊中約有20%發育缺陷,如腦積水小腦發育不足、回溝過多等。山羊的症狀與綿羊相似,但一般比較輕微。牛通常缺乏症狀。約有5%的病例可顯示輕微症狀,其臨床表現與綿羊相同。

病變

主要見於口腔、瘤胃、心、肌肉、皮膚和蹄部。口腔出現糜爛和深紅色區,舌、齒齦、硬齶、頰黏膜和唇水腫。瘤胃有暗紅色區,表面有空泡變性和壞死。真皮充血、出血和水腫。肌肉出血,肌纖維變性,有時肌間有漿液和膠凍樣浸潤。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道黏膜及心肌、心內外膜均有小點出血。嚴重病例,消化道黏膜有壞死和潰瘍。脾臟通常腫大。腎和淋巴結輕度發炎和水腫,有時有蹄葉炎變化 。

診斷

根據典型症狀和病變可以作臨床診斷。為了確診可採取病料進行人工感染或通過雞胚或乳鼠和乳倉鼠分離病毒。也可進行血清學診斷。血清學試驗中,瓊脂擴散試驗、補體結合反應、免疫螢光抗體技術具有群特異性,可用於病的定性試驗;中和試驗具有型特異性,可用來區別藍舌病病毒的血清型。也可採用DNA探針技術。
牛羊藍舌病口蹄疫、牛病毒性腹瀉-黏膜病、惡性卡他熱牛傳染性鼻氣管炎水皰性口炎茨城病牛瘟等有相似之處,應注意鑑別。
牛病毒性腹瀉(黏膜病) 類似處:有傳染性、體溫高(41C),口唇糜爛,流涎,有時蹄葉炎、跛行。不同處:腹瀉初糞如水、呈瓦灰色、惡臭、有時呈淺灰糊狀(具特徵性)
惡性卡他熱類似處:有傳染性,體溫高(41~42C),口腔糜爛,口鼻流黏液,呼吸增數。不同處:散發,口鼻黏液垂如線可及地面,涎臭,眼結膜角膜發炎,角膜渾濁,頭腫大,角松。拉稀惡臭。
口蹄疫類似處:有傳染性,體溫高(40—41C),絕食,口黏膜糜爛、流涎,跛行。不同處:傳播迅速,口黏膜先水皰後糜爛,蹄趾也發生水皰、糜爛,不發生蹄葉炎。

防制

預防

對病畜要精心護理,嚴格避免烈日風雨,給以易消化的飼料,每天用溫和的消毒液沖洗口腔和蹄部。預防繼發感染可用磺胺藥或抗生素,有條件時病畜或分離出病毒的陽性畜應予以撲殺;血清學陽性畜,要定期復檢,限制其流動,就地飼養使用,不能留作種用。
嚴防用帶毒精液進行人工授精。定期進行藥浴、驅蟲,控制和消滅本病的媒介昆蟲(庫蠓),作好牧場的排水工作。

治療

發生本病後首先要隔離病牛,使病牛安靜,給予優質乾草或青草,控制精料。另外在這個時期要考慮到可能會出現“麻痹”,要採取多給飲水的措施。萬一出現了“麻痹症狀,為了避免危險性極大的“誤咽性肺炎”,要通過注射或輸液給牛大量補充液體。
治療過程中,在前驅症狀階段要儘量使牛保持安靜,給予強心和補液。對出現麻痹症狀的病牛,特別重要的是補液,強心,補給營養。為達到補液的目的用很快的速度靜脈注射大量的林格氏液,會增加心臟負擔應儘量避免。要想安全而又快速的進行大量的補液,進行腹腔注射較為方便。也就是說在右側肷部中央刺人較粗的注射針頭,然後連線注射器,只要空氣出入很容易,說明針頭正確刺人了腹腔,隨後將針頭與複方氯化鈉液瓶連線靜脈導管進行輸液。
已經出現咽喉頭麻痹時間較長的病牛不但體液缺乏而且瘤胃及消化道內的水分也缺乏,為了使消化道恢復正常,必須補給水分。在這種情況下為了防止誤咽,必須用胃導管向瘤胃內注水,用這種方法困難的時候要在左側肷部中心點刺人套管針直接向瘤胃中注水。為了讓水分在瘤胃內很好的停留下來,在幾分鐘內最好把牛頭抬高,然後再慢慢放下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