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只愛玩手機

爸爸只愛玩手機

這是出處於重慶市南岸區珊瑚康恆國小3年級小學生小希的作文《爸爸看手機心酸作文:爸爸只愛玩手機,你是否想起下班、休息時,也和作文里的這名家長一樣,因為沉迷手機而疏忽了孩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爸爸只愛玩手機
  • 外文名:Father only loves playing mobile phone
學生作文,社會反響,正面影響,

學生作文

重慶南岸區珊瑚康恆國小三年級的老師、小希的班主任周琴(化名)。周琴說,上周五放學前,她給同學們布置了一個作業“寫最熟悉的人”。放學時間到了,她把作文全部收到講台上後,就開始組織放學。老師們翻閱學生的作文,都被這篇作文觸動。
爸爸只愛玩手機
小希的作文第一段描述了爸爸的外貌,第二段第一句點明了主題:“我的爸爸很愛看手機,每次有空他都會拿出手機來看。有一次,我叫爸爸進來跟我一起看書、玩、畫畫,可我叫完後,爸爸沒聽見,還是沒有進來,害我叫了很久很久,終於把爸爸叫進來了,爸爸進來的時候還拿著手機。”
因為放學時間到,這篇作文還未寫完。末尾處寫道:“我爸爸在廁所解便的時候,也在看手機,爸爸解完便了,都不知道出來,還在裡面看手機……”
當這篇作文被自己的同事、小希的老師發出來時,自己被這心酸的作文觸動了。於是她配圖轉發、呼籲:“我無意間發現這個孩子的習作,孩子寫的是你嗎?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別讓手機成為你和孩子間的第三者。”
這條微信下有許多老師和家長的評論:“一個孩子的習作戳中了你的狀態嗎?孩子的成長需要陪伴,而陪伴並不是陪著。”“希望寫的不是你和我。”
“這已經不是小希第一次寫爸爸愛玩手機了。”周琴說,之前看到作文後找到小希談心。“這篇作文寫得很棒,生活中,爸爸這么喜歡玩手機啊?”小希低下頭沒有說話。
小希第一次寫關於爸爸愛玩手機後,周琴在課堂上朗讀了小希作文,當場做一個調查。結果,班上超過三分之一的孩子舉手表示家長常常這樣愛玩手機,忽視他們。
昨日,小希爸爸拒絕了採訪,他認為玩手機現象很普遍,同時他向班主任表示,以後儘量避免在孩子面前玩手機,多陪孩子學習。
也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剛上幼稚園中班的孩子完成一項家庭作業:寫爸爸媽媽的職業。陳敏隨口問孩子:“你知道爸媽是做什麼工作的嗎?”孩子抬頭看著媽媽,眨巴著眼睛立馬答道:“爸爸是用手機查資料的。”
原來在孩子眼裡,父母就是拿著手機工作的。

社會反響

手機是你女兒嗎?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賀小燕,生活中作為家長的她也曾被女兒控訴。賀小燕說,平時在家自己很少玩手機,但是有一段時間工作太忙,“有事情來了,剛好Wifi開著,就在手機上處理。女兒走過來,嘟著小嘴問我:‘媽媽,到底手機是你女兒,還是我是你女兒啊?
每天花半小時聽孩子講故事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我在你身邊,你卻在玩手機。
心理諮詢師賀小燕表示,孩子寫的作文是不少父母的現狀,很多家長回家第一件事就是連Wifi,微博、微信、看電影都在用手機,花在手機上的時間比陪孩子更多。
她提醒家長,“言傳不如身教”。當家長沉迷於手機,孩子或許會模仿家長,逐漸沉迷於電子產品中。
在賀小燕看來,家長在家時應該多陪孩子出去散步、盪鞦韆,甚至一起去玩玩娛樂設施。還應每天花半個小時聽孩子講他和學校小夥伴的故事。“對孩子好,應該是陪伴他成長,聽孩子講述成長的煩惱,只有了解孩子的情況,和孩子做朋友,才能更好地解決孩子之後的事情。”
約定周末固定半天不耍手機
另外,家長還可以放下自己的權威,與孩子約法三章,讓孩子監督家長使用手機,“例如規定散步的時候把手機放在家裡,吃飯的時候不準玩手機等。”賀小燕說。
家長張先生的女兒正在上高一,他們家裡規定,一家三口到家後要把手機放在一個固定地方,三人都不準玩手機。晚上10點後才能玩。現在10點前,我跟愛人陪女兒看一會兒電視,聊聊天。女兒做作業時間,我就陪妻子聊天。感覺家更像家了,不僅跟女兒更親近,跟妻子的關係也更融洽。
早教老師楊燕建議,如確有工作需要,父母最好錯峰替換:爸爸忙時,媽媽“脫機”陪孩子學習或遊戲;媽媽“在線上”時,爸爸帶著孩子做運動。也可以約定每個周末,大家固定半天都不耍手機。

正面影響

你今天對孩子喊,就別怪他明天對你叫;
你今天對孩子沒耐心,就別怪他明天對你不耐煩;
你今天訓孩子不如別人優秀,就別怪他明天怨你不如別人爹媽有權勢;
你處處苛求孩子完美,就別怪他自卑懦弱;
你習慣打罵孩子,就別怪他崇尚暴力或奴性十足;
你自己界限不清,就別怪他不負責任。
所以,真正的教育是孩子的純真、無私、靈動洗濯了成人的浮躁、功力、自大的心理歷程。好的教育,應該是父母通過孩子這把鏡子,不斷發現自我、修正自我、挖掘自我,並用新我來為孩子做示範和表率。我們是在教育的過程中,遇見了更好的自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