爓

基本字義

yàn

<名>

同“焰”。火苗 [flame]

高爓飛煽於天垂。——左思《蜀都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爓
  • 拼音:xún
  • 注音:ㄒㄩㄣˊ
  • 釋義:在熱湯里煮至半熟用於祭祀的肉
其它字義,古籍解釋,

其它字義

● 爓
xún ㄒㄩㄣˊ
◎ 古同“燖”,古代在熱湯里煮至半熟用於祭祀的肉:“三獻~,一獻孰。”
方言集匯
粵語:jim6
客家話:[海陸豐腔] ram2 [梅州腔] jam5 [台灣四縣腔] jam2 [客英字典] jam5
English
flame; brilliant, blazing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𠀤余廉切,音鹽。《說文》火門也。從火,閻聲。《玉篇》火焰也。
《廣韻》徐鹽切《集韻》《韻會》《正韻》徐廉切,𠀤音㰊。《廣韻》本作燅。詳燅字注。《禮·禮器》三獻。爓《注》爓,沈肉於湯也。《釋文》似廉切。
《郊特牲》三獻爓。《釋文》爓,本作𦢨。夕廉反。
《集韻》慈鹽切,音潛。本作燖。詳燖字注。
《正韻》徐心切,音尋。《禮·祭義》爓祭。《注》湯肉曰爓。《釋文》音尋。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以贍切,音豔。《廣韻》光也。同焰。《集韻》火光同。炎,燄,𤒦。《班固·西都賦》光爓朗以景彰。
《東都賦》吐爓生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