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子村(山東省東營市廣饒縣石村鎮營子村)

營子村隸屬於山東省東營市廣饒縣石村鎮,位於石村鎮西南部,南與廣饒鎮接壤,西與博興縣店子鎮相鄰。2005年,耕地32.4公頃,居民63戶,223人。明洪武年間張姓由直隸(今河北省)冀州府棗前縣遷於新城縣(今桓台縣)樓子莊,清順治三年(1646年)又由樓子莊遷於安樂縣謀生。當時此地有舊石井數眼,又系古兵營遺址,故取名營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營子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山東省東營市廣饒縣石村鎮
  • 電話區號:0546
  • 郵政區碼:257300
  • 地理位置:石村鎮西南部
  • 人口:223人
  • 氣候條件: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 火車站:廣饒縣火車站
  • 車牌代碼:魯E
  • 耕地:32.4公頃
  • 居民:63戶
古蹟,養殖,

古蹟

營子村是個聞名遐邇的文化名村。營子遺址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營子遺址位於營子村東南250米處,北賈溝從遺址東部由北向南穿過。遺址附近地貌為黃河沖積平原,海拔高度約27米,1977年文物普查時被發現,同年12月23日省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山東省考古所對遺址進行首次局部發掘。從發掘情況看,文化層堆積厚約1.5~3.5米,有龍山文化、岳石文化、夏商周時期的文化遺存,其中主要是龍山文化遺存。遺蹟、遺物十分豐富,有陶器、石器、蚌器、骨器等。採集整理髮現龍山文化泥質黑陶杯、罐形鼎、鼎足、鼎口沿,泥質黑陶盆口沿、底、蓋等;屬於岳石文化的雙孔石刀、方孔石器、石斧、石鑿、石鐮、蚌刀、蚌鐮等;夏商周時期的夾砂灰陶繩紋鬲足、鬲口沿,泥質灰陶豆柄、豆盤、罐口、罐底等。遺址出土的石質工具種類繁多,製作工藝精湛,其中方孔石器為魯北地區所僅見,地方特色濃郁。陶器以紅陶為主,製作手法多為輪制,也有部分手制。
營子遺址是一處以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為主要文化類型的古文化遺址,具有較高的歷史研究價值和科學價值。現已劃定重點保護區、一般保護區和建設控制帶。將長徑(東北——西南)469米、短徑(西北——東南)337米,面積約為15萬平方米的區域化為重點保護區,從重點保護範圍向外延伸50米為一般保護範圍。在保護範圍內,除正常耕種外,不準深翻、整平土地、挖溝開渠,不準燒窯、興修水利等有損遺址的活動。

養殖

營子村是省內著名的狐狸養殖專業村。
改革開放以後,營子村養殖業迅速興起,村民家家戶戶養殖狐狸,該村成為全省聞名遐邇的養狐大村,生產的狐狸皮毛暢銷全國並出口國外,帶來良好經濟效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