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錄

燈錄

所謂“燈錄”,乃是“傳燈錄”的簡稱。這是記載禪宗歷代法師傳法機緣的典籍.燈能照暗,禪宗代代相授,以法傳人,用續接燈火來比喻代代以心傳心的傳承形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燈錄
  • 拼音:dēng lù 
  • 全稱:傳燈錄
  • 釋義:記載禪宗歷代法師傳法機緣的典籍
所謂“燈錄”,乃是“傳燈錄”的簡稱。這是記載禪宗歷代法師傳法機緣的典籍.燈能照暗,禪宗代代相授,以法傳人,用續接燈火來比喻代代以心傳心的傳承形式。
我國最早的傳燈錄,出現於東魏。當時有個叫雲啟的僧人.與天竺三藏那連耶舍共同編譯了一部《祖偈因緣》,記錄了從過去七佛至四天二十八祖的傳法事跡。有人考證,是書可能是後世禪僧託名撰寫的。
唐代智炬依據禪宗南宗的法統說,編撰成《寶林傳》,記載了禪宗西天二十八祖和東土六祖的事跡。全書十卷,今存七卷。五代僧人惟動撰有《續寶林傳》,現已亡佚。
現存最早的傳燈錄,當為南唐泉州招慶寺靜撣師和筠禪師合編的《祖堂集》。是書成書於南唐保大十年(952年),比《景德傳燈錄》早半個多世紀問世,但在中國早已佚失,是日本學者於20世紀20年代在朝鮮發現的現存最早的禪宗史書,所以日本學者柳田聖山認為,《祖堂集》對研究初期禪宗史是僅次於敦煌文獻的寶貴史料。全書二十卷:卷一記載毗婆尸佛迄釋迦佛等七佛,以及大迦葉至羅侯羅等十六祖:卷二記載十七祖僧伽難提至三十三祖慧能;卷三記載中土禪宗四祖道信、五祖弘忍的旁出法系,以及六祖慧能門下菏澤、行思、懷讓等人;卷四至卷二十,記載六祖門下行思、懷讓等人所傳各系禪師傳記。書中所紀傳者有三種稱呼:第一種稱為“佛”,如毗婆尸佛等七佛;第二種稱為“尊者”,如大迦葉尊者、阿難尊者等印度諸祖;第三種稱為“和尚”,如慧能和尚、牛頭和尚等中國高僧(包括中土禪宗初祖菩提達摩)。
《祖堂集》編者生平不詳,所以有各種不同的說法。如日本學者石井光雄認為,筠為清涼文益法嗣,金陵淨德道場達靜智筠,於宋開寶二年(969年)圓寂.69歲;水野弘元認為,靜、筠二禪師為青原七世法孫——襄州沙谷隱智靜和襄州石門慧徹弟子筠。
緊接《祖堂集》之後,宋代出現了幾部重要的傳燈錄:
北宋沙門道原,撰有《景德傳燈錄》(簡稱《景德錄》)。全書三十卷,按禪宗世系源流編排。上起七佛,下至慧能門下南嶽懷讓法嗣的第九世、青原行思法嗣的第十一世,共錄52世,1 701人。其中951人載有機緣語句,其他則有名無文。
北宋李遵晶,撰有《天聖廣燈錄》(簡稱《廣燈錄》)。全書三十卷。為增廣《景德錄》而編。上起釋迦牟尼,下至南嶽懷讓法嗣的第十一世、青原行思法嗣的第十二世。
北宋沙門惟白,撰有《建中靖國續燈錄》(簡稱《續燈錄》)。全書三十卷,為續《景德錄》而編。上起釋迦牟尼,下至南嶽懷讓法嗣的第十五世、青原行思法嗣的第十五世。
南宋沙門悟明,撰有《聯燈會要》(簡稱《聯燈》)。全書三十卷,是《景德錄》、《廣燈錄》、《續燈錄》三部燈錄的會要和補充。上起七佛,下至南嶽懷讓法嗣的第十八世、青原行思法嗣的第十五世。
南宋沙門正受,撰有《嘉泰普燈錄》(簡稱《普燈錄》)。全書三十卷,是《景德錄》、《廣燈錄》、《續燈錄》三部燈錄的延伸和補充。上起東土初祖菩提達摩,下至南嶽懷讓法嗣的第十七世、青原行思法嗣的第十五世。
上述五部燈錄,共150卷,篇幅龐雜,所載世次、人物及機語等,層見疊出,諸多重複。南宋沙門普濟,刪繁就簡,編成《五燈會元》。全書20卷,上起七佛,下至青原下十六世、南嶽下十七世。
《五燈會元》是前五部燈錄所載禪宗世次源流和主要人物的薈萃,還將禪師啟發學人禪機而作的正說和反說、世說或諧說、橫說或豎說、顯說或密說,以及瞬目揚眉、擎拳舉指、豎拂拈槌、掀床作拜、持叉張弓、拽石搬土、打鼓吹毛、一問一答、一唱一提、一默一言、一吁一笑等機用,都一一載錄其中。
燈錄
《五燈會元》之後,又有多種傳燈錄問世。諸如明代有淨柱的《五燈會元續略》、居頂的《續傳燈錄》、文弱的《增集續傳燈錄》,清代有通容的《五燈嚴統》、元賢的《繼燈錄》、通問的《續燈存稿》、性統的《續燈正統》,等等。而康熙年間超永所編的《五燈全書》,則是禪宗有燈錄以來篇幅最大的一部,堪稱是同類著作的集大成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