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盞頭戲

燈盞頭戲

燈盞頭戲又稱碗碗腔,燈盞頭劇,最初也叫鑼鼓譟。它是以皮影形式為主的戲曲劇種,因主要擊節樂器為小燈盞碗碗,配合月琴,形成獨特的音樂風格而得名。這種甘肅省靈台縣的地方小戲,不僅行當齊全,形式完整,具有悠揚、清脆的音樂和生動的唱詞,而且有著極其悠久的歷史。2006年,燈盞頭戲被列為甘肅省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項目試點之一,2007年,被列入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燈盞頭戲
  • 分類:戲曲
  • 地區:甘肅省靈台縣
歷史淵源,戲曲概況,代表劇目,樂隊,唱詞特點,主要特點,傳承情況,相關人物,非遺信息,

歷史淵源

據《秦腔劇目初考》證實,靈台的燈盞頭戲早在明清時期就已形成了比較完整的劇種、劇目、聲腔、曲調,而其民間產生的年代就要更加久遠,它以民間小曲(民歌形式)到影子腔,直至搬上舞台成為舞台劇,經歷了300多年的衍變、發展歷史,經過一代又一代藝人的不斷加工改進,使其內容不斷新穎、完善而豐富多彩。燈盞頭戲最初流行於靈台縣新集、龍門、上良、星火等鄉鎮,後傳至平涼、涇川、崇信、安口等縣市及陝西的千陽、麟遊、隴縣、鳳翔等縣,所以,平涼的燈盞頭戲實際上說的就是靈台的燈盞頭戲。
燈盞頭戲確切產生年代已無考,15-16世紀(明代中葉),陝、甘兩省交界處,遭逢災年,戰亂頻仍,饑民遍野,災民到處乞討,乞討時用繩穿起一串棗木片來伴唱,唱的是當地民歌、小調。在長期乞食活動中,逐漸形成一種有板有眼的固定腔調,後又用農村家家都有的油燈碗碗擊節,燈盞碗碗敲起來清脆悅耳,又容易找到,從而成為燈盞頭劇的專用敲擊樂器,當時演唱的主要曲子有《繡荷包》、《十盞燈》、《孟姜女哭長城》、《三打鍋》等。進入17世紀後(清代),燈盞頭這種獨具特色的演唱形式作為一種民間娛樂活動被保留了下來,俗稱唱曲子。每年二月二日鬧神會時,成為當地敬神祈福、娛神娛人不可缺少的節目。後來,燈盞頭的唱腔逐漸被皮影戲採用,用於皮影戲的演出。

戲曲概況

作為一種古老的戲劇,燈盞頭戲之所以能在以靈台縣為中心的廣大地域流傳、不斷發展,為當地老百姓喜歡,這與它的唱腔婉轉優美、音樂協調輕鬆熱鬧、樂器取源民間、道具輕巧靈便、技藝易懂好學、演唱適合邊遠山區等音樂特點有著直接的聯繫。燈盞頭戲純屬於板腔體系,除了過門、簡奏的色彩與“板腔體”戲的先驅秦腔不一樣外,其他大致都有相同或相似之處。

代表劇目

燈盞頭戲的劇目非常豐富,在其搬上舞台前有傳統劇目400餘本(折),常演的有100餘本,這些劇目大多數是由秦腔劇本移植過來的,也有皮影藝人創作的劇本,像《猴子碰頭》、《鬧地獄》、《火燒李儒》、《劉木禮吃麵》、《玄人鋤谷》等。燈盞頭劇的傳統劇目由於有固定的演出劇本,角色分行,故大都可直接用作舞台真人演出。

樂隊

燈盞頭戲的樂隊包括文樂隊和武樂隊。在過去的戲班子裡,由於人、財力等方面的限制,樂隊組織非常簡單,武樂隊有四五人,多為一人兼多樣,比較簡單。隨著燈盞頭劇的搬上舞台,樂隊變的更加齊全。文樂隊包括二弦或板胡,低音二胡,三弦或琵琶,大提琴或低胡,還有笛子、洋琴,有條件時也可以加入管樂;武樂隊包括燈盞頭、蓮花板、暴鼓、堂鼓、勾鑼、鐃鈸、鉸子、梆子吊錢等等打擊器。這些樂器的特點與燈盞頭戲的唱詞、唱腔配合起來,更顯默契、融合。

唱詞特點

這種地方劇的唱詞句式基本上多為七字句或十字句。有些特殊的唱詞如九字句、八字句等,但都屬於板七字句的演變。這些唱句在板式布局組合上靈活多變,更有利於盡情地發揮聲調效能。這其中的一些短句,還有其特殊的唱法。而唱腔上的音樂色彩之別,更是突出地表現於“苦音”和“花音”上。“花音”音調歡快、明朗、剛健、有力,善於表現喜悅、輕快、歡騰、爽朗的情感;“苦音”音調深沉、渾厚、高亢、激動,善於表現悲哀、懷念、痛傷、淒涼的情感。這也構成了燈盞頭戲唱腔的最大特色。

主要特點

1、表演技巧、舞台美術、服飾化妝等方面與秦腔相同或相似,借鑑了秦腔的特點和特長,發揮了碗碗腔“道白清,吐字真”的優勢;
2、劇目的“規範性”,碗碗腔很早就形成了曲藝本,大部分劇目可選用秦腔劇本,創作劇目亦可按秦腔體去寫;
3、音樂、唱腔上的“適應性”。碗碗腔唱起來悠揚、婉轉、旋律優美,善於抒發各種人物的思想感情,善於深刻地揭示社會現實生活中的各種題材;
4、唱詞結構上的“格律性”。其六種格式:一是七字句和十字句,這是最常用的基本句式;二是五字句,這種格式比較少用,只是在念唱和三不齊中出現;三是長短句,即三不齊(西廂調);四是散文式結構,如滾白;五是單句送即上句落板;六是混合式,即將上述各種格式部分混合使用。不論那種格式,在韻腳上一般要求押韻,但上句可適當放寬,即所謂“一三不論,二四必究”,在音調處理上,禁忌同聲字連續出現,以利弦律的發展。上句尾字平仄皆可,但要注意適當調劑,以免平淡單調,下句必須是平聲字,否則,難於演唱或出現倒字;
5、角色、行當演唱上的“固定性”。碗碗腔雖屬皮影小戲,但角色行當齊全,生、旦、淨、醜各具特色。其演唱按行當來說,小生、小旦、青衣真假聲結合使用,吐字多用真聲,拖腔多用假聲,並有其獨特的發聲方法與潤腔方法;老生、鬚生、老旦、丑角全用真腔;花臉用淨音(喉音)演唱,唱腔多用花音。演皮影戲多由“挑線”的人擔任唱、白全劇角色,搬上舞台後,改由角色行當表演,並加重了伴唱、合唱等演出形式;
6、拖腔運用上的“靈活性”,哭音慢板的拖腔多用語氣助詞“安、啊、哎”,要求唱的圓滑連貫;花音二六用語氣助詞“哎”較多。

傳承情況

長期以來,燈盞頭戲多作為民間娛樂、鬧神會、敬神祈福等形式保留,到了20世紀初至解放前,這種戲曲才有了較為完整的戲班子,像靈台縣上良鄉的楊世民、星火鄉的楊進元和朝那的鞏萬林等幾個班子在當地都有很大的影響。1949年解放後,燈盞頭戲受到了當地政府的高度重視,特別是1958年靈台縣秦劇團改為靈台縣燈盞頭劇團,使這一古老戲劇文化得到了長足發展。靈台縣燈盞頭登上舞台成為一個戲曲劇種以後,先後創作移植了《分家》、《井下炮聲》、《送肥記》、《爭先恐後》、《口袋陣》等大量現代題材的優秀劇目,豐富了燈盞頭劇表現生活的範圍及社會現實意義。
1959年10月在參加的甘肅省慶祝建國十周年匯報演出中受到上級黨委的嘉獎。甘肅省出版的《隴東歌曲戲曲選》收入了燈盞頭劇《爭先恐後》。
這一階段,這種古老戲劇才被搬上了真正意義上的舞台,才真正按生、醜、淨、旦行當分角演出,同時也形成了自己的舞台劇特點。其表演技巧、舞台美術、服飾化妝等方面與秦腔相同或相似,但借鑑了秦腔的特長,發揮了碗碗腔道白清、吐字真的優勢。在角色和行當演唱上形成了固定性。演皮影戲多由“挑線”的人擔任唱、白全劇角色,而搬上舞台後,改由角色行當表演,並加入了伴唱、合唱等演出形式,角色表現的張力更加突出。而搬上舞台的新的劇目、音樂、唱腔、舞美、表演等等,一方面提高了燈盞頭戲演出的效果,完善了古老戲劇的不足,而另一方面更適應了現代人的對其需要,對其延承、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靈台縣燈盞頭戲這一古老的戲劇,先天就有其不足,如長期散落在鄉野山村,沒有完整的體系,演唱的藝人大多是文盲或半文盲。1949年解放後,雖然一度在靈台縣有了較大的發展,後又受到了“文革”的很大衝擊。2006年,燈盞頭戲被列為甘肅省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項目試點之一,2007年,被列入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相關人物

楊世民(1908—1977年)靈檯燈盞頭老藝人,上良鄉雙梁村槐樹溝人。他自幼家貧,酷愛戲曲,30歲上學藝,稍識字,憑聽記戲。青年時期因家庭貧寒,他經常去陝西千陽、隴縣、乾縣等地“趕場”,在趕場期間他因愛好戲劇這一門,白天割麥,晚間聽當地老藝人唱戲(聽唱秦腔)。他又細心琢磨,勤學苦練,結合靈台人敲燈盞頭演唱的特點,改進和發展了燈盞頭劇,使燈盞頭劇的音樂、演唱、劇目等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由此奠定了燈盞頭成為舞台劇的基礎。楊世民自學成藝,會拉板胡、吹笛、“挑線”等技藝,是吹、拉、彈、唱樣樣不擋的“全棒手”。他組建的皮影班社有景愛成、楊三元、張萬存、景正良、楊貴堂等人。他擔任“前手”既挑線,又兼唱生、醜、淨、旦,各樣行當不擋。起初,他租賃張有權(朝那小寨)、王喜賢(朝那三里)等人的箱具,除在錄台縣的新集、龍門、梁原、星火等鄉村演出外,經常赴千陽、隴縣、麟遊等縣去演出。到1943年,他自己動手雕刻了一副新皮人,製做了箱具,一直演至“文化大革命”開始終止。
他的班社經常演出的劇目有《三進仕》、《萬福蓮》、《十萬金》、《二猴子碰頭》、《火燒李儒》、《蘇武和番》、《祭風劍》、《四賢策》、《李翠蓮還陽》等80多本。這些劇目,由於他的“挑線”技藝精湛,表演精彩,動作機動靈活,所以很受民眾的讚賞。尤其獨特的是,他對那些神話傳說中的天兵神將妖魔鬼怪的呼風喚雨、騰雲駕霧、上天入地的高難度動作表演得淋漓盡致,栩栩如生,宛如電影畫面掠過眼帘,引人入勝,令人悅目過癮。在“挑線”時他能夠把腕、肘、肩、腰、膝、足巧妙地結合、機動靈活的動作表演出雄兵悍將“拚死一殺”的作戰圖景,雖是側影,如同立體一樣丰采逼真。楊的唱腔特點是字意精確,唱做細緻,態度嚴肅。他對自己班社的人常說,自古道“戲假情不假”,演苦戲要引個“唳巴巴”,演樂戲要“惹人笑哈哈”,無論演啥戲都要“講情節”;道白、唱腔吐字時“四音不敢差”。由於他經常赴陝西演出,所以借鑑了秦腔悠揚、婉轉、渾厚、樸實的特點,又與當地語言、民族音樂配合,在劇目的唱腔、樂器等方面經過不斷地改進、創新,逐漸形成了具有靈台地方特色的風格,所以他演的皮影戲引人入勝,扣人心弦,特別受山區民眾的歡迎。
1958年靈台秦劇團改為燈盞頭劇團,聘請他傳授燈盞劇曲藝,這一土生土長的劇種終於登上了大雅之堂,在他的精心指導下,燈盞腔在音樂、唱腔、舞美等方面有了突破性的發展,燈盞劇團排演的《包公賠情》、《槐蔭配》等劇目多次參加省、地特有劇種的會、調演,受到了上級黨政部門的高度重視和讚揚,並多次獲演出獎,民眾評論說楊世民不愧是燈盞腔的“戲母子”。1976年,在縣委宣傳部門領導的重視和支持下,楊萬鈞等人赴上良挖掘整理燈盞頭曲藝,當時楊世民被戴上“帽子”,言論自由受到限制,在處境極端困難的情況下,他千方百計地把燈盞腔的曲藝毫不保留地傳授給挽救、挖掘、整理燈盞頭劇的同志,使這一劇種的曲藝比較完整地保留下來並流傳下來。燈盞頭這一地方特有劇種能夠保存於靈台藝術寶庫中並永放異彩,楊世民有著不可磨滅的功績。

非遺信息

遺產級別:第一批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批准單位:甘肅省人民政府
批准文號:甘政發[2006]78號
批准日期:2006年9月30
批准序號:33
項目編號:Ⅳ-5
項目名稱:燈盞頭戲
申報單位:甘肅省平涼市靈台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