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岩鐘乳

熔岩鐘乳

熔岩鐘乳(lava stalactit)是指一種熔融噴出的岩漿在熔洞壁上形成的棘刺,形狀宛如倒掛的鐘乳,具千姿百態的造型和艷麗的色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熔岩鐘乳
  • 外文名:lava stalactit
  • 學科:岩石學
  • 成因:熔融噴出的岩漿
  • 形狀:宛如倒掛的鐘乳
  • 特徵:造型千姿百態、色彩艷麗
主要特徵,成因與分布,自然景觀,

主要特徵

熔漿噴出地表後,以液態在地面呈帶狀延伸和流動,稱熔岩流。熔岩流凝結後在地面形成特殊的形態,如果在熔洞壁上形成棘刺,形狀宛如倒掛的鐘乳,則稱其為熔岩鐘乳。一般地說,基性熔岩的粘性小,流動性大;酸性熔岩則相反。化學成分相同的熔岩,溫度越高,粘性越小。熔岩中的揮發性物質越多,粘性越小,Si、Al的含量越高,粘性越大,有人測過基性熔岩流的流速,最大可達30 km/h,因此,它們的流程一般很長,如冰島的斯卡普塔爾火山,1783年噴發的基性熔岩流長達80 km以上。酸性熔岩流只能形成小的岩流,長度一般為幾十米到幾公里。

成因與分布

許多熔岩暗道的棚頂及壁上懸掛著熔岩鐘乳,其中一些是由仍然處於流動態的熔岩從棚頂下滴而增長,另外一些則是從底部的熔岩流上升來的燃燒著的氣體使頂板重熔而形成。這種高溫狀態可以持續數周或數月。由頂板和洞壁重熔所形成的纖細的熔岩鐘乳常是中空的,並可達一米多長。在熔岩洞穴中不是所有的鐘乳均由熔岩構成,許多是由硫磺和蛋白石構成。

自然景觀

石龍是一種對新期熔岩台地的形象稱呼。洞頂布滿了熔岩鐘乳,形狀如手指、角錐、棘刺、刀片等,洞壁兩側有像彩釉般的浮雕、紋飾,如人似物,似龍似鳳,似田野風光。這些生動造型,即熔岩沿著溝谷地流淌,凝固而成。260年前,當老黑山、火燒山噴發,岩漿沿兩個火口大量湧出,沿著寬闊的白河谷地漫溢、流淌,形成南北長17km,東西寬0.2—12km,面積68km的熔岩台地。北高南低,蜿蜒曲折,狀如黑色石龍。
熔岩在流淌過程中,由於下伏地面不同,熔岩凝固的先後順序不一,以及相互推擠,氣體的逸出,形成極為生動的微地貌。有的平坦如廣場,有的起伏如波浪、木排,有的扭曲如繩索,有的如瀑布,有的如各種爬蟲。最為著名的是“仙女宮”熔洞、噴氣錐和石熊三個景點。仙女宮,位於老黑山北麓,傳說一位達斡爾姑娘在此洞修煉成仙,並有仙女床等遺蹟。洞長160m,寬3—5m,高8m;噴氣錐,分布在火燒山北側,狀如塔群,高1—3m,本區有900多個,為世界火山區中罕見的景物,有著較高的遊覽和科研價值。它是熔岩台地表面凝固,下部氣體噴出時,熔岩疊壘而成;石熊,位於火燒山東,系一塊結殼熔岩被後面熔岩推覆而立,其形狀極像北方黑熊,兩耳直立,頭部向東張望,似乎發現新的獵物。所謂“傻熊靜坐”,即是此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