熏洗

熏洗

熏和洗是兩種不同的外治法,因臨床經常同時套用,所以又合稱熏洗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熏洗
  • 合稱:熏洗法。
  • 分類:全身熏洗法和局部熏洗法
  • 內容:利用藥物在皮膚或患處進行熏蒸
簡介,分類,總述,手熏洗法,足熏洗法,眼熏洗法,坐浴熏洗法,禁忌症與注意事項,其他相關知識,熏煙法,熏蒸法,熏吸法,洗法,淋洗法,坐浴法,浸漬法,溻漬法,漱口法,洗眼法,藥浴法,

簡介

熏洗,是利用藥物煎湯乘熱在皮膚或患處進行熏蒸、淋洗的治療方法(一般先用藥湯蒸氣熏,待藥液降溫時再洗)。此療法是藉助藥力和熱力,通過皮膚、黏膜作用於肌體,促使腠理疏通、脈絡調和、氣血流暢,從而達到預防和治療疾病的目的。

分類

總述

熏洗可分為全身熏洗法和局部熏洗法兩種。下面介紹局部熏洗法。

手熏洗法

1.根據病症先選定用藥處方,準備好臉盆、毛巾、布單。
2.將煎好的藥物乘熱傾入臉盆,患者先把手臂擱於盆口上,上覆布單不使熱氣外泄。待藥液不燙手時,把患手浸於藥液中洗浴。
3.熏洗完畢後用乾毛巾輕輕擦乾,避風。

足熏洗法

1.按照病症先定用藥處方。準備好水桶或鐵桶、小木凳、布單、毛巾。
2.將煎好的藥湯乘熱傾入木桶或鐵桶中,桶內置1隻小木凳,略高出藥湯麵。患者坐在椅子上,將患足擱在桶內小木凳上,用布單將桶口及腿蓋嚴,進行熏療。待藥湯不燙足時,取出小木凳,把患足沒於藥湯中泡洗。根據病情需要,藥湯可浸至踝關節或膝關節部位。
3.熏洗完畢後,用乾毛巾擦乾患處皮膚,注意避風。

眼熏洗法

1.按照病症先定好用藥處方,準備好臉盆或熱水瓶,消毒藥棉或消毒紗布、布單、毛巾。
2.將煎好的藥湯乘熱傾入臉盆,患者取端坐姿勢,向前微微彎腰,面向藥湯,兩眼緊閉,然後用布單將臉盆口蓋嚴。勿使熱氣外泄。或將煎好的藥湯乘熱注入保溫瓶內,患者將患眼時準瓶口先熏,待藥液降溫至不燙手時,用消毒棉花或消毒紗布蘸藥液頻頻熱洗患眼;也可用洗眼杯盛溫熱藥湯(約為全杯容積的2/3),患者先低頭,使洗眼杯口緊扣在患眼上,接著緊持洗眼杯隨同抬頭,不斷開合眼瞼,轉動眼球,使眼部與藥湯接觸。如患眼分泌物過多,套用新鮮藥液多洗幾次。
3.熏洗完畢後,用於毛巾輕輕擦乾眼部,然後閉目休息5-10分鐘。

坐浴熏洗法

1.按照病症無定好用藥處方,準備好臉盆、橫木架或坐浴椅、毛巾。
2.將煎好的藥湯乘熱傾入盆內,在盆上放置橫木架,患者暴露臀部坐在橫木架上進行熏療;或用坐浴椅,把盆放在椅子下熏療。待藥湯不燙手時,把臀部浸入盆中泡洗。
3.熏洗完畢後,用乾毛巾擦乾,更換乾淨的內褲。
一般每天熏洗1-3次,每次20-30分鐘。其療程視疾病而定,以病癒為準。

禁忌症與注意事項

一、禁忌證
(1)急性傳染病、嚴重心臟病、重症高_
壓、嚴重腎病、主動脈瘤、有出血傾向者禁用熏
洗療法。
(2)惡性腫瘤、膿已局限的病灶禁用熏洗
療法。
(3)婦女妊娠期和月經期,不宜進行熏洗
療法,尤其是坐浴法。
(4)飽食、飢餓、大汗以及過度疲勞時,不
不宜進行熏洗療法。。
二、注意事項
使用局部熏法時,藥物置於熏管內時務必壓緊壓牢,防止點燃的藥物炭火脫藥灼傷皮膚,燒壞衣物。居室熏煙時,點燃的藥物要遠離易燃物,防止失火。

其他相關知識

熏煙法

將藥物點燃,直接燻烤患處,多用於治療皮膚病。如癬證熏藥方,具有祛風除濕、殺蟲止癢功能,善治乾燥而無脂水的各種皮膚頑症,如白疕(牛皮癬)、癬證(神經性皮炎)、頑濕瘍(慢性濕疹)、松皮癬(皮膚澱粉樣變性)、癮疹(皮膚瘙癢症)等。其法是:取蒼朮、黃柏、苦參、防風、大風子、白鮮皮、松香、鶴虱、五倍子共為粗末,用較厚易燃的草紙捲成紙卷藥條。治療時將紙卷點燃,緩緩燻烤患處,每日熏兩次,每次15~30分鐘,溫度以患者能耐受為度。10~15天為一療程。

熏蒸法

用煎煮藥料的蒸氣,熏蒸患部。如腰痛,可在木板床上開一洞,下放煎藥鍋,鍋蓋上開一洞。治療時,患者仰臥床上,腰部對著洞口,使煎藥的蒸氣直衝腰部,每次20~30分鐘。可根據病情選用祛風化濕藥或溫經通絡藥。陰囊濕癢可坐在坐式便椅上熏蒸,藥用陳茶葉、蒼朮、花椒、蛇床子、白礬、蒼耳子、炒鹽、朴硝等。天行赤眼可用黃連芥穗湯熏蒸目部。

熏吸法

將藥物煎煮,通過口鼻吸入藥物的蒸氣、氣霧、氣液,或吸入藥煙煙霧以治病的方法。如以鍋煎款冬、陳皮、薄荷、麻黃等,收集其蒸氣入水壺式玻璃熏吸器,讓藥物蒸氣從熏吸頭噴出,然後患者從口鼻吸入,用以治療咳嗽、痰吐不爽等。也可用霧化器、手壓式噴霧器以製成氣霧劑噴霧治療。又如明代張景岳的靈寶煙筒,系用黃蠟、雄黃、佛耳草、款冬花、艾葉捲成紙卷,以火點燃一頭,患者吸菸吞之,用以治療寒咳。現代則套用捲菸形式,如洋金花煙(曼陀羅粉末二份、硝酸鈉一份)、羅布麻煙(羅布麻)用以治療哮喘。  套用熏法時,須注意防止燙傷。呼吸嚴重困難時,避免長時間使用熏吸法,以免窒息。

洗法

將藥物煎煮後,用藥液淋洗、浸泡、濕敷治病的方法。洗法有疏風散寒、化濕活血、行氣、通經活絡的作用。適用於瘡瘍腫毒、皮膚疾患、肛裂、脫肛、痔瘡、眼病、關節腫痛、跌打損傷等。臨床常用的洗法有以下7種。

淋洗法

選擇合適的藥液沖洗傷口,或用藥物煎水外洗患處。如癰疽潰後,膿腐不脫,疼痛不止,瘡口難斂或傷口感染化膿,可用2%~10%黃柏液沖洗瘡口,或以紗布棉球蘸洗瘡面,將瘡口中膿液沖洗乾淨後再換藥。癮疹可用香樟木煎水外洗。扁平疣可用板藍根、薏米煎水外洗,或加馬齒莧、蒼朮、蜂房、白芷、細辛、蛇床子、苦參、陳皮煎濃汁洗擦患處。

坐浴法

病患在陰部,可選方煎水淋洗後坐浴。如肛裂、脫肛、痔瘡用五倍子、桑寄生、蓮房、荊芥煎湯加芒硝熏洗患處後坐浴。婦女陰癢、陰蝕用苦參、蛇床子、白芷、銀花、菊花、黃柏、地膚子、菖蒲煎湯熏洗患處後坐浴。

浸漬法

用藥液浸泡患處的治療方法。如手癬、腳癬、甲癬難治者可用鵝掌風浸泡方(大楓子肉、煙膏、花椒、五加皮、皂夾),將患手、患足浸於藥液中,每次浸泡6小時以上,隔日一次,共3~4次。浸漬後注意勿用鹼水或肥皂洗。有皸裂者慎用。關節疼痛、跌打損傷可用川椒、紅花、蘇木、劉寄奴等煎湯浸漬患處,也可用淋洗法。

溻漬法

又稱罨法、濕敷法。用紗布、新棉花與藥同煎,然後絞去過多的藥液,敷於患處。如丹毒、癰腫初起等可用大黃、黃柏、黃芩、甘草、當歸煎水,放入芒硝,以紗布、藥棉浸濕敷患處,乾燥變冷則反覆更換濕敷。眼科溻漬之法則分熱敷、冷敷兩種。熱敷法能行氣活血、消腫定痛,常用於胞瞼赤腫生瘡、白睛紅赤、外傷瘀腫。冷敷法能清心寧神、消炎止血,常用於瘀血出血、偷針眼痛、目赤腫痛初起。

漱口法

用藥液漱口清洗口腔、咽喉。適用於口腔病、咽喉病,如喉痹、乳蛾、牙齦腫爛、口舌生瘡諸症。使用藥物主要用清熱解毒、清熱除濕之類,如用黃柏、黃連、苦參、板藍根等藥,煎水後可以放冷含漱,每日五六次。

洗眼法

以藥物煎汁或用鹽水等洗患眼。用於眵淚膠黏、目赤腫痛、風癢生瘡、爛濕多痂、塵砂入眼。用藥水淋洗、開瞼或眨眼沖洗,或以棉簽蘸洗。現已使用洗眼壺沖洗。

藥浴法

將身體浸泡在藥液里的治法。此法常用於周身皮膚病,如牛皮癬、濕疹以及關節肌肉疼痛等病證。使用時須將藥液加熱至適宜溫度後,身體在藥液中浸泡20~30分鐘,每日一二次。根據不同疾病可選用不同的藥液。如皮膚病常用苦參、白鮮皮、黃柏等藥配製藥液;關節疼痛常用羌活、獨活、桃仁、紅花、透骨草、劉寄奴等藥配製藥液。使用時注意,藥液溫度不宜過高,以免發生暈厥,有心臟病者不宜藥浴。  臨床注意事項 ①洗藥藥汁溫度應適宜,用於關節腫痛、跌仆損傷時,藥汁溫度可略高,但以不燙傷皮膚為度。②洗滌時,應避風保暖,以免感冒。③洗後不必用清水洗淨,待其自乾,保持藥效。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