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山

煙山是一座向南綿延的山岡,煙山孕育了宜興西鄉的古代文明,積澱了悠久的歷史文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煙山
  • 位置:江蘇省宜興市西
簡介,遺蹟,建設,

簡介

在江蘇省宜興市西部廣闊的水鄉平原南端,鯨塘與埝頭交界處,聳立著煙山的三座山峰。煙山是一座向南綿延的山岡,主山岡上伸出兩個小山峰,如駱駝的背脊,上面怪石遍布;另一座是單獨的鍋子山,形狀像倒扣著的大鐵鍋,山頂有個一丈直徑的圓形低洼,猶如正放著的小鐵鍋。煙山孕育了宜興西鄉的古代文明,積澱了悠久的歷史文化。

遺蹟

離煙山北側一公里處,依山的地勢比水鄉平原要高出數米。在原琴台國小東50米至西500米處,地面遍布被風化的白色螺螄和蜆殼等貝殼。上世紀七十年代,琴台國小開挖水井,挖下地層一丈余深,仍有貝殼,這個不爭的事實說明,在溧陽、宜興仍是淺海灣,長江夾帶的泥沙尚未沖積成平原時,這裡仍可以揚帆行舟。而在煙山腳下,已有人口繁衍,已有漁樵耕讀。琴台國小一帶成堆的貝殼是我們祖先辛勤勞作的物證。
1971年,埝頭公社開石礦辦石子廠,在平整運輸道路時,曾在鍋子山西側山腳下,發掘到成堆的陶罐、陶瓶、陶盆,當年筆者曾親眼目睹。2001年,埝南西舍村有幾位村民在煙山北麓土崗上取土,先後挖到多種玉器,如玉蠱、玉鐲、玉珠、玉屏以及陶器等,此事驚動了有關部門,省考古隊進駐煙山,為期15天的考察得出的結論是:春秋時期這裡曾是制陶的窯場和玉器作坊,同時可以證明煙山曾有玉礦石開採。正如陶藝大師徐秀棠的精闢概括:制陶業在古代曾遍及宜興各地,最終濃縮到丁蜀。
在煙山東麓,有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的碧隱寺,太平天國運動時期,輔王楊輔清和侍王李世賢曾在此大敗清軍。
抗日戰爭時期,顧祝同所部69師奉命在煙山抗擊日寇,在煙山主峰上開挖的戰壕至今仍有遺蹟。當時他們還在主峰上架起多門大炮,炮彈直射到寧杭公路和潘家壩、小橋頭等日寇的據點。至今八十多歲的老人仍能說出當年鏖戰的實況,日軍因此不能南進。煙林中學也由此在山腳下誕生。

建設

近年來,市政府大力整治礦山、創建國家生態市,有效地控制了煙山礦石的亂開亂采,保住了宜興西部的綠水青山。如今山上怪石、戰壕遺蹟猶在,再建造幾個亭台,悠久的煙山將會成為一個有文化內涵的風景勝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