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延壽

焦延壽

焦延壽(生卒年不詳),名“贛”或“貢”,睢陽(今河南商丘)人。西漢中期著名哲學家。焦延壽因好學而得到梁敬王的資助。學成之後,為郡吏察舉,補小黃令(小黃,為西漢陳留郡之屬縣,今河南蘭考附近)。任職期間,常先知奸邪,而使為盜者不敢輕舉妄動。後因“愛養吏民,化行縣中”,被舉薦,升遷外地為官。他作官,政績很好。後來又專心讀書,尤其下工夫研究《易經》,一邊講授,一邊著書,著有《焦氏易林》。學生有京房

基本介紹

人物生平,主要成就,主要著作,

人物生平

焦延壽出身貧民之家,但自幼發憤苦讀,涉獵廣泛,獨鐘於《易》學,並在《易》學方面有所成就,得到地方人的稱頌。
焦延壽
梁王得知焦延壽的情況後,對其十分欣賞與寵幸,命王室“供其資用,令極易學“。焦延壽學有所成後,梁王先任命其做郡吏,後來又推薦其做小黃令。
焦延壽任職期間,每有盜賊奸邪之事,事情未發之前,便能事先掌握一些情況,並提前做好防範措施。因此,一些盜賊或奸邪之徒在焦為政期間,從不敢輕舉妄動。焦延壽為政愛恤民眾,培養賢吏,又用其善占之術“化行縣中”,為郡縣中的百姓辦事。因為焦延壽有惠政,得到一方民眾的擁戴,梁王準備對其遷舉與提升,但當地的“三老官屬”皆上書請願,摯意挽留,梁王便也順從民意,讓其續留在梁國做小黃令,最終焦延壽死在小黃令任上。

主要成就

焦延壽於《周易》自稱學於孟喜,其學生京房也認為“延壽易即孟氏學”。而孟喜正傳弟子“瞿牧、白生不肯,皆曰非也”。其實,“焦延壽獨得隱士之說,托之孟氏,不相與同”。“其說長於災變,分六十四卦,更直用事,以風雨寒溫為候,各有占驗。”這些思想後來被其弟子漢代著名易學大師京房繼承和發展。

主要著作

焦氏的易學著作有《易林》、《易林變占》。《隋書·經籍志》載有焦氏撰《易林》十六卷,梁又本三十二卷。《易林變占》十六卷。《舊唐書·經籍志》載有焦氏《易林》十六卷,《新唐書·藝文志》、《宋史·藝文志》亦有著錄。今存焦氏著作有《易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