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鹽娘娘(歷史人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無鹽娘娘即鐘離春,齊宣王后,齊國無鹽邑人,又名鐘無鹽鐘無艷無鹽女。古代四大醜女之一。史書記載,“複姓鐘離名無鹽(一說名春,字無鹽),因相貌奇醜,後人稱為無艷。齊宣王執政初期,日日歌舞,夜夜歡聲,後無艷進言宣王,述先人開疆不易,歷數宣王之錯。宣王悔改,為表其悔改之心,散盡後宮,立無艷為後,彰其不貪美貌,自此勤政改革,齊國成為六國之佼佼者! ”鐘離春的故事最早見於西漢劉向的《列女傳》中的《辯通傳》,以及《史記》。

基本介紹

  • 本名:鐘離春
  • 別稱:無鹽娘娘、無鹽女、鐘無艷、鐘無鹽
  • 所處時代:戰國
  • 民族族群:漢
  • 出生地:齊國無鹽
  • 出生時間:不詳
  • 去世時間:不詳
  • 主要成就:齊宣王后
無鹽娘娘是齊國無鹽縣人,姓鐘,所以又稱她為鐘無艷,她德才兼備、卻容顏醜陋,年四十未嫁,許多古書里動不動就說“貌比無艷”,跟“貌如西子”呼應。醜到何種程度?書載她額頭、雙眼均下凹,上下比例失調,肚皮長大,鼻孔向上翻翹,脖子上長了一個比男人還要大的喉結,頭顱碩大,又沒有幾根頭髮,皮膚黑得像漆。(如此奇特的長相甚至讓有的人猜測鐘離春的祖先很可能是從南洋或印度來經商的馬來人或達羅毗塗黑人)。鐘離春雖然長了一副讓人吃驚的模樣,但她志向遠大。當時執政的齊宣王,政治腐敗,國事昏暗,而且性情暴躁,喜歡吹捧,鐘離春為拯救國民,冒死自請於雪宮台齊宣王,陳述齊國危難四條,並指出如再不懸崖勒馬,將會城破國亡。齊宣王大為感動,把鐘離春看成是自己的一面寶鏡。其諫議為宣王所採納,立為王后,從此國大治。而中國也留下兩句成語“醜勝無鹽”和“自薦枕席”。
臨淄地區流傳著這樣一句順口溜:“褒姒娘娘生得俊,惹得幽王送了命;無鹽娘娘生得醜,保著齊王坐江山。”這裡的無鹽娘娘就是鐘離春
無鹽是個長相落陋不堪的孤女,生得臼頭深目,長指大節,卯鼻結喉,肥項少發,折腰出胸,皮膚如漆。令人望而卻步,年過四十,不但流離失所,甚至無容身之處。她本來有個名字叫鐘離春,因生得太醜,又出生在無鹽,大家就都把她叫做“無鹽”,反而忘記了她的本來姓名。 無鹽就是古代中國奇醜無比的女人,由於她們才德兼備,竟然使得齊宣王大為折服,而成為他的夫人。後世用以稱頌和比喻貌醜而有德行的婦女。


而有關於鐘離春領兵打仗的故事多見於民間傳說。到了元朝,中國戲曲大發展。元曲四大家之一的鄭光祖寫了一出元雜劇叫《醜齊後無鹽連環》(也叫《智勇定齊》),說的是齊公子夜夢菽月,上大夫晏嬰替他圓夢,認為公子將娶的夫人隱於鄉村,時運未通,並建議他出城圍獵尋訪淑女賢人。齊國無鹽邑鐘離信的女兒相貌醜陋但文武兼備,很有才能,外出採桑時與追趕白兔的齊公子相遇。晏嬰見她出言不俗,便勸齊公子娶她為後。當時秦、燕二國都想制服齊國,故意以難題刁難,讓齊國派人解開玉連環,彈響蒲弦琴,鐘離春憑智慧解決了這兩個難題,並故意羞辱使者,激待兩國發兵。鐘離春又率兵布陣打敗了他們,使齊國無憂。  劉向《列女傳》記載:“鐘離春者,齊無鹽邑之女,齊宣王之後也。其為人也,極醜無雙,臼頭深目,長壯大節,卬鼻結喉,肥項少發,折腰出匈(通“胸”),皮膚若漆。年四十,行嫁不售,自謁宣王,舉手拊膝曰:‘殆哉!殆哉!’曰:‘今王之國,西有衡秦之患,南有強楚之讎,外有二國之難,一旦山陵崩弛,社稷不安,此一殆也。漸台五重,萬人罷極,此二殆也。賢者伏匿於山林,諂諛者強於左右,此三殆也。飲酒沉湎,以夜繼晝,外不修諸侯之禮,內不秉國家之政,此四殆也。’” 後世以“無鹽女”做為醜女的代稱,典出於此。
雪宮台位臨淄區皇城鎮曹村(原名雪宮村)以東。高5米,南北長30米,東西寬50米,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晏子春秋中也有提到鐘無鹽見齊宣王於雪宮台,自薦成為皇后的故事。
無鹽娘娘廟,泰山東南麓十五公里處,有一座盤龍山(現名無鹽山)。山頂有一廟宇叫【閟宮】,是供奉女媧神的道場,始建年代無考。相傳,女媧當時就是用此地五色石補的天,後坐化於此山紫龍洞。在閟宮古廟址處,春秋戰國時期,齊宣王在此給他的王后鐘離春(鐘無鹽)建廟供奉,以記其功德,當地人稱無鹽娘娘廟,此處原是元始天尊一處行宮,廟門書:“玉虛宮”。 當時碧霞元君泰山娘娘)亦過來此處與女媧娘娘無鹽娘娘一起修行,故廟中正殿里是聖母宮,供奉著,中位的無鹽娘娘,東位的泰山娘娘,西位的女媧娘娘。
鐘無艷,歷史上多部書籍及改編的影視劇、評書等,均有提及描寫。民間也散落很多關於無鹽娘娘的故事傳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