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芒雀麥

無芒雀麥

無芒雀麥(學名:Bromus inermis Leyss.)是禾本科,雀麥屬多年生草本植物,稈直立,疏叢生,高可達120厘米,葉鞘閉合,葉片扁平,先端漸尖,兩面與邊緣粗糙,圓錐花序,較密集,花後開展;微粗糙,小穗含花,小穗軸生小刺毛;穎披針,外稃長圓狀披針形,內稃膜質,短於其外稃,脊具纖毛;穎果長圓形,褐色,7-9月開花結果。

廣布於歐亞大陸溫帶地區。分布於中國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山東、江蘇、陝西、甘肅、青海、新疆、西藏、雲南、四川、貴州等省區。生長在林緣草甸、山坡、谷地、河邊路旁。

該種是優良牧草,營養價值高,適口性好,耐寒早,耐放牧,也是建立人工草場和環保固沙的主要草種。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B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繁殖方法,栽培技術,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具橫走根狀莖。稈直立,疏叢生,高50-120厘米,無毛或節下具倒毛。
葉鞘閉合,無毛或有短毛;葉舌長1-2毫米;葉片扁平,長20-30厘米,寬4-8毫米,先端漸尖,兩面與邊緣粗糙,無毛或邊緣疏生纖毛。
圓錐花序長10-20厘米,較密集,花後開展;分枝長達10厘米,微粗糙,著生2-6枚小穗,3-5枚輪生於主軸各節;小穗含6-12花,長15-25毫米;小穗軸節間長2-3毫米,生小刺毛;穎披針,具膜質邊緣,第一穎長4-7毫米,具1脈,第二穎長6-10毫米,具3脈;外稃長圓狀披針形,長8-12毫米,具5-7脈,無毛,基部微粗糙,頂端無芒,鈍或淺凹缺;內稃膜質,短於其外稃,脊具纖毛;花葯長3-4毫米。
穎果長圓形,褐色,長7-9毫米。花果期7-9月。
染色體2n=56(Sokolovskaya et Probatova 1976a,1985,Roos 1975),14,28,56+BS (Armstrong 1987)。

生長環境

無芒雀麥喜肥性強,最適宜在黑鈣土上生長,在經過改良的黃土、褐色土、棕壤、黃壤、紅壤等地上也可獲得較高的產量。無芒雀麥耐酸抗鹼,對土壤的適應能力強,能順利在pH值為8.5、土壤含鹽量為0.3%、鈉離子含量超過0.02%的鹽鹼地上生長。無芒雀麥耐寒性相當強,能忍受-45℃的低溫而安全越冬。無芒雀麥為喜光植物,通常在長日照條件下開花結實。年降水量450-600毫米的地方,均能滿足水分要求。
無芒雀麥無芒雀麥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山東、江蘇、陝西、甘肅、青海、新疆(伊吾、奇台、阜康、哈巴河)、西藏、雲南、四川、貴州等省區。廣布於歐亞大陸溫帶地區。模式標本采自歐洲。

繁殖方法

種子處理:無芒雀麥的穎果,常在穗上由小枝相互粘連,影響播種,所以播種前要重新脫打成單粒,去除雜質後播種。
無芒雀麥無芒雀麥
播種期:在保證一定生育期的前提下搶墒播種。北方春旱地區種植無芒雀麥,在土壤解凍層達預期深度即播種。如果土壤墒情不好,也可錯過旱季,雨後播種。
播種技術:條播,行距30-40厘米。播種量為1-1.5千克/畝。機械播種播深3-4厘米,播後鎮壓1-2次。

栽培技術

選地整地:無芒雀麥選地不嚴,退化草地、退耕牧地、山坡草地、邊旁隙地、林間草地等均可種植。在房宅周圍和圈舍近旁等肥水充足的地塊種植更為適宜。無芒雀麥種子發芽要求水分充足和土壤疏鬆,所以必須有良好的整地質量。
無芒雀麥無芒雀麥
科學施肥:無芒雀麥為喜肥牧草,以施基肥為主。每畝施半腐熟優質農家肥4000-6000千克,可維持肥效3-5年。追肥對無芒雀麥有良好的增產作用,可在分櫱至拔節期畝施硫酸銨或尿素15-20千克、過磷酸鈣30-40千克,追肥後隨即澆水。
田間管護:①中耕除草。苗期生長較慢,要及時除草。通常要在分櫱至拔節期間,及時中耕除草1-2次,後期再拔1次高大雜草。②更新復壯。無芒雀麥生長3年以後,由於根莖相互交錯,結成草皮,致使土壤水分不足,通透不良,必須及時更新復壯。在春季萌發前或第一次收穫後,用深松犁或圓盤耙,切斷根莖,破壞草皮,以促其旺盛生長。

主要價值

無芒雀麥是優良牧草,營養價值高,產量大,利用季節長,耐寒早,耐放牧,適應性強,為建立人工草場和環保固沙的主要草種,是新疆和北方各地重要的草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