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產階級文化派

十月革命後俄國無產階級文化協會中以波格丹諾夫為首的一些領導人所形成的思想派別。俄國無產階級文化協會成立於1917年9月,是進行文學、戲劇、音樂、美術等活動的民眾性團體。1918年春,波格丹諾夫等人控制了協會的領導機構和刊物,開始散布反馬克思主義觀點,要求文化自治,拒絕蘇維埃政府和教育人民委員部的領導;宣揚摒棄文化遺產,主張在“實驗室”的條件下,建立所謂“純粹的”無產階級文化。無產階級文化派 以無產階級文化協會為基本組織的蘇聯早期文化派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無產階級文化派
  • 提出者:波格丹諾夫
  • 提出時間:十月革命後俄
  • 套用學科:政治
什麼是無產階級文化派,無產階級文化派對舊文化持全盤否定態度,列寧的批評,無產階級文化協會是何時成立的,“無產階級文化”的理論基礎,無產階級文化協會的衰亡,無產階級文化派的理論錯誤的幾個方面,文化派採取了全盤否定的態度,文化派採取了異想天開反歷史唯物主義態度,文化派公然主張“獨立”和“自治”的立場,“崗位派”與“無產階級文化派”,我國的“無產階級文學”概念,

什麼是無產階級文化派

無產階級文化派 以無產階級文化協會為基本組織的蘇聯早期文化派別。
實際上,“無產階級文化派”思潮的哲學基礎是波格丹諾夫的馬赫主義觀點。他們所理解的文化不是社會歷史發展的合乎規律的結果,而是“社會地組織起來的經驗”,是個人感覺經驗的總和。

無產階級文化派對舊文化持全盤否定態度

無產階級文化派 ” 對舊文化持全盤否定態度.主張將其全部拋棄,要拋開廣大工農和知識分子,要遠離社會實踐,要把無產階級關在實驗室里,創造一種特殊的純粹又純粹的無產階級文化。而列寧則指出: “ 無產階級文化並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那些自命為無產階級文化專家的人所臆想出來的, ” 它 “ 應當是人類在資本主義社會、地主社會和官僚社會壓迫下創造出來的全部知識發展的必然結果。 ” 列寧認為,社會主義的新文化要由人民民眾來創造,因此,必須大大提高廣大勞動人民的文化水平,同時還要團結改造資產階級專家和知識分子,以便真正組成一支文化大軍。創造和發展社會主義的新文化。

列寧的批評

列寧在《共青團的任務》(1920年10月2日)這篇演說和他所起草的《論無產階級文化》決議草案(1920年10月 8日)等文章中批判了這種極“左”的小資產階級錯誤觀點,指出它在理論上是錯誤的,在實踐中是有害的,說明:必須在無產階級專政條件下,在新的社會關係基礎上,通過批判地改造和發展人類歷史所創造的文化,新的社會主義文化才能誕生。
列寧的批評和俄國共產黨(布爾什維克)中央關於“無產階級文化派”的檔案受到無產階級文化協會絕大多數工作人員和領導人的擁護。“無產階級文化派”的觀點在20年代初期就逐漸失去影響。1925年無產階級文化協會歸屬工會,1932年解散。

無產階級文化協會是何時成立的

無產階級文化協會於1917年10月16—19日在彼得格勒舉行第一次代表大會並宣布成立。盧那察爾斯基任協會中央委員會名譽主席,卡里寧任中央委員會執行局主席。1918年以後,列別傑夫—波梁斯基和普列特涅夫先後接任協會主席職務。無產階級文化協會是一個有很多工人參加的廣泛的民眾性文化組織,它在全國各地設有自己的分會,十月革命後,各地方協會多達1381個,會員由8萬發展到40萬。協會有自己的刊物《無產階級文化》、《未來》、《熔礦爐》、《汽笛》等20餘種和幾個出版社。《無產階級文化》是協會中央機關理論刊物。鮑格丹諾夫、列別傑夫—波梁斯基等協會理論家常在這個刊物上發表文章。協會的重要理論家還有普列特涅夫、卡里寧、別薩里柯和捷爾仁采夫。一些無產階級詩同無產階級文化協會有著密切的聯繫。這些詩人歌頌世界革命和工廠的集體勞動。他們的創作特徵是革命浪漫主義的激情和抽象的宇宙精神。以鮑格丹諾夫為首,包括普列特涅夫在內的少數理論家。由於他們提出和推行了“無產階級文化派”的綱領,而被稱為“無產階級文化派”。

“無產階級文化”的理論基礎

“無產階級文化”的理論基礎是鮑格丹諾夫的所謂“組織科學”論。這種理論認為人的一切經驗的綜合就是真理;真理不是客觀現實的反映,而是社會經驗的組織;文化和藝術就是以“生動的形象”組織人們的社會經驗。以前的文化反映的是奴隸主階級、地主階級和資產階級的“階級經驗”;“無產階級文化”反映的是無產階級的“階級經驗”。它應該徹底否定過去的一切文化,同時也應與同時代一切別的任何階級與階層的文化隔離開來,從而在真空中創造一種特殊的“純粹的無產階級的階級文化。”

無產階級文化協會的衰亡

無產階級文化協會是在兩次革命之間成立的文化、藝術和教育組織。它的支部遍布全國,在1917—1920年間約有近一千四百個組織,四十萬成員,並發行了多達十五種雜誌,在革命後的文化團體中規模最大。這個組織的領導人是布爾什維克早期最重要的領袖之一的波格丹諾夫。他在革命低潮時期退出政治活動,專心研究“無產階級文化”。無產階級文化派認為,只有在剷除一切舊的階級社會的文化的基礎上,才能創造出“純之又純”的無產階級文化,所以要把舊的文化像舊政權那樣摧毀掉。
列寧和盧那察爾斯基對這種錯誤的極端思潮十分擔心,在演說和文章當中闡述自己的觀點,同他們論戰(如《青年團的任務》、《再論無產階級文化協會和蘇維埃的文化工作》等)。無產階級文化派也針鋒相對,在各種報刊雜誌上撰文反駁。列寧等人的解釋和批評起初並沒有起到作用,無產階級文化協會的組織在1919—1920年間達到最盛。於是,列寧在1920秋年無產階級文化協會第一次全俄代表大會召開之際寫了一份批評協會當前政策的決議案提交大會表決,接著俄共中央委員會也以自己的名義發表了致無產階級文化協會的公開信。這兩項舉措在協會會員中引起了較大影響,無產階級文化派的幾名領導人親自去找列寧辯解。列寧反覆同他們辯論,協會中央終於做出了一些妥協,改選了協會的領導機構(部分會員因此退出表示抗議),但仍然繼續堅持自己的觀點。
一些地方黨組織也很不喜歡無產階級文化協會,在中央委員會的信發表後,他們開始刁難和排擠協會,甚至想乾脆取消它。政治局在發現這一情況後專門做出決定,要求黨的各級組織對協會的工作“給予最大的重視”,“反擊資產階級唯心主義哲學(指波格丹諾夫等人的文藝主張)”應在思想領域進行。1922年,蘇俄又一次展開了“無產階級文化問題”的論戰,《真理報》和《訊息報》同時刊登了雙方的論戰文章。列寧在論戰中並沒有直接出面,而是通過雅科夫列夫的文章表達了自己的觀點。關於這次論戰也沒有任何總結性的文章,因為雖然廣大黨員和民眾已在旁觀中得出了自己的結論,但辯論的雙方誰都沒有被說服,依靠行政的或學術的權威來進行“總結”,私自下定論,顯然是荒謬的。經過一次次的思想論爭,無產階級文化派的思想逐漸被學者和民眾拋棄,無產階級文化協會的組織規模也大幅減小,慢慢走向了衰亡。

無產階級文化派的理論錯誤的幾個方面

無產階級文化派的理論錯誤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

文化派採取了全盤否定的態度

(一)在對待人類文化遺產的問題上,無產階級文化派採取了全盤否定的態度。波格丹諾夫號召無產階級對待文化遺產”應該象信教的人對待異教一樣。”有的人提出“把資產階級文化作為一堆廢物扔掉”:有的人說:“不需要繼承聯繫,蘇聯讀者不需要列夫·托爾斯泰和其他古典作家的小說,它們任何時候都不會再版”。無產階級文化派的雜誌《未來》則聲明:“如果有人因為無產階級的創作家沒有填補把新的創作同舊的創作分離開來的那個空白,而感到惶惶不安的話,我們就對他們說:這樣更好些——不需要繼承聯繫”。

文化派採取了異想天開反歷史唯物主義態度

(二)在如何創造社會主義的新文化和組成新文化大軍的問題上,無產階級文化派採取了異想天開的反歷史唯物主義的態度。波格丹諾夫認為,“無產階級”是直接同工業無產階級的生產活動聯繫在一起的,它應該是“純粹的和鮮明的”,“沒有任何異己的雜質”。無產階級文化派的另一個理論家卡里寧聲稱:“無產階級文化協會是一個實驗室,無產階級應該在這個實驗中創造新文化”,這樣就可以使無產階級“避免資產階級影響的侵蝕。”普列特涅夫還把經濟基礎、生產方法同觀念形態混為一談,同樣主張在無產階級文化協會的組織里建設“無產階級文化”,並認為這就是無產階級文化協會的“基本目的”。無產階級文化派把廣大農民和知識分子排除在新文化的建設大軍之外。認為建設無產階級文化的任務只有靠無產階級出身的科學家、藝術家、工程師等等才能夠加以解決。

文化派公然主張“獨立”和“自治”的立場

(三)在社會主義文化事業要不要黨的領導的問題上,無產階級文化派公然主張“獨立”和“自治”的立場。十月革命前,無產階級文化協會成立的時候,曾宣布為“獨立”的工人文化組織,不受克倫斯基的資產階級臨時政府的國民教育部的管轄,這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是有積極意義的,十月革命後,繼續提出無產階級文化只有在無產階級不受任何法令的約束,在充分主動的條件下才能發展。這就沒有任何道理了,無產階級文化協會的“獨立”,現在已經是不受蘇維埃政府管轄的“獨立”了。無產階級文化派在論證這種“獨立”的必要性時,還極其錯誤地提出:無產階級文化協會是無產階級文化創作的階級組織,如同工人政黨是政治組織,工會是經濟組織一樣,為此,他們反對將無產階級文化協會置於教育人民委員部的管轄之下。
列寧同波格丹諾夫和無產階級文化派的反馬克思主義的文化藝術理論進行了長期鬥爭。1910年3月,列寧在《政論家的短評》一文中指出:“所謂‘無產階級的哲學’其實指的就是馬赫主義”,“‘無產階級的科學’這個說法在這裡也是不合適和不恰當的”;“無產階級的藝術”、“無產階級的文化”的詞句“正是用來掩飾同馬克思主義的鬥爭的”。1919年5月6日,列寧在給全俄社會教育第一次代表大會的賀詞里,批評無產階級文化派“把按照新方式建立起來的工農教育機關看做自己在哲學方面或文化方面進行個人臆造的最方便的場所”。“並且在純粹的無產階級藝術和無產階級文化的幌子下,抬出某種超自然的和荒謬的東西”。1920年9月,列寧在《唯物主義與經驗批判主義》第二版的序言中指出:“波格丹諾夫在‘無產階級文化’的幌子下偷販著資產階級的反動觀點”。同年10月2日,列寧在俄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演說里(即《青年團的任務》),精闢地論述了無產階級文化同過去時代文化的關係,批判了無產階級文化派杜撰特殊的“無產階級文化”。針對無產階級文化協會的所謂“獨立”原則,1920年10月,列寧給無產階級文化協會代表大會起草了一項決議草案——《論無產階級文化》,指出,無產階級文化協會必須在蘇維埃政權和共產黨總的領導下,把自己的任務當作無產階級專政任務的一部分來完成;並嚴厲地批評了“無產階級文化”的觀點。根據列寧起草的為大會所一致通過的決議草案,無產階級文化協會被納於教育人民委員部。1920年12月1日,《真理報》發表了俄共(布)中央《關於無產階級文化》的決議,(即《俄共(布)中央的信),對無產階級文化協會領導的錯誤進行了嚴厲的批評。但是,普列特涅夫等人對於列寧和黨中央的批評置若罔聞,甚至要求黨中央撤銷這個決議。
1922年9月27日,普列特涅夫在《真理報》上發表長文《在思想戰線上》,繼續堅持錯誤觀點,認為無產階級文化協會的綱領是唯一正確的綱領,進一步提出用“實驗室”的方法建設無產階級的階級文化,把廣大知識分子和農民從建設無產階級文化的隊伍中排除出去。列寧以在文章的空白頁邊上打批語的形式批評了該文的極端錯誤的觀點,指出:“這是偽造歷史唯物主義!玩弄歷史唯物主義!”隨後,在《真理報》上就普列特涅夫的文章展開了論戰。此後,無產階級文化協會的活動有所收斂。列寧逝世前不久,在疾病的間歇中口授的最後一篇文章《寧可少些,但要好些》(1923年3月2日)里,繼續批判無產階級文化派”過分嘮叨,過分輕率地侈談什麼‘無產階級文化’”,並指出:“在文化問題上,急躁冒進是最有害的。我們許多年輕的作家和共產黨員應該好好記住這一點。”這是革命導師領導黨同無產階級文化派鬥爭的寶貴遺囑。
列寧逝世一年後,以史達林為首的俄共中央在《關於黨在文學方面的政策》的決議(1925年6月18日)中,重申了列寧的文化立場:“黨應當以一切方法與那些對舊文學遺產和文學專家的輕率和蔑視的態度作鬥爭”,“應當與純粹在暖室里培植‘無產階級’文學的企圖作鬥爭。”1932年,俄共中央正式解散了無產階級文化協會。

“崗位派”與“無產階級文化派”

“崗位派”與“無產階級文化派”有著共同的“無產階級文化”基因,主張在完全清除“舊文化”的基地上建立“無產階級文化”。他們都倡導“團隊精神”藝術,主張生產和藝術相融合,都以“無產階級先鋒隊”自居,企圖在文化藝術界以自己的組織取代俄共的地位。“崗位派”還混淆文學與政治的界限,要求文學直接為政治服務,用文學作品去圖解政治原理;主張“在文化領域進行像在經濟領域和政治領域進行過的革命那樣”,〔1〕用類乎暴力奪權的方式,取得他們一派的領導權。“崗位派”和日後的“拉普”比“無產階級文化派”更加注重文藝戰線的階級鬥爭,主張在文藝鬥爭中要“果敢堅決地投入了戰鬥,要不吝惜火藥和力量,摸索到敵人就直接射擊。作戰就要像在戰爭中一樣!聲音要粗暴,行動要嚴厲,戰鬥要無情,不要吝惜彈藥,俘虜是多餘的”。〔2〕這段話,對‘崗位派”思想鬥爭的方針作了淋漓盡致的表述。他們對待來自舊時代的“同路人”作家就是按照這一方針,無情鬥爭、殘酷打擊的,而對所謂“無產階級作家”,則處處袒護,實行宗派主義的文藝政策。
沃隆斯基為了維護黨的文藝路線和政策,以《紅色處女地》為陣地,團結了一大批“同路人”作家,針對“崗位派”的極“左”文藝方針進行了反擊。他作為當時文壇“高爾基學派”的代表,基本正確地闡述了黨的文藝理論和政策。但“崗位派”適時利用當時反對托洛茨基的政治形勢,對沃隆斯基大肆反撲,攪亂了文藝陣線,混淆了黨的文藝政策,迫使黨不得不成立中央文學委員會,討論並解決黨的文藝政策問題,制訂了1925年黨的文藝政策決議。
然而,在貫徹黨的這個文藝政策決議,主要在糾正、批評“崗位派”—“拉普”錯誤的過程中,卻遇到了以В.Ф.彼列維爾澤夫為代表的庸俗社會學派的阻攔和乾撓。
我們知道,庸俗社會學實際上為“無產階級文化派”和“拉普”的極“左”文化路線提供了理論根據。1920~1922年列寧親自領導同“無產階級文化派”的鬥爭,基本消除了波格丹諾夫的思想政治影響,隨之,他所宣揚的庸俗社會學理論也部分地失去了市場;這樣,在20年代中後期貫徹黨的文藝政策決議、糾正“拉普”錯誤的過程中,蘇聯庸俗社會學派的另一翼——以В.М.弗里奇和В.Ф.彼列維爾澤夫為代表的庸俗社會學學派,就成了橫亘在文藝界面前的一大障礙。

我國的“無產階級文學”概念

我國的“無產階級文學”概念受蘇聯無產階級文化派的影響而產生,最早明確闡述這個概念的是茅盾。茅盾、郭沫若、蔣光慈、郁達夫等人就無產階級文學存不存在、無產階級藝術是什麼兩個問題闡述了各自不同的認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