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明火

無明火

無名火,漢語辭彙。

拼音: wú míng huǒ

釋義:1、痴妄之念;慾火。2、怒火。

“無明”即痴昧,無慧,昧於事理,系從梵語Avldya意譯而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無明火
  • 拼音: wú míng huǒ
  • 釋義:1、痴妄之念;慾火。2、怒火。
  • 出於:隋·慧遠《大乘義章》卷四
詞目,拼音,引證解釋,相關連結,

詞目

:無明火

拼音

wú míng huǒ

引證解釋

1、痴妄之念;慾火。
《敦煌變文集·維摩詰經講經文》:“一點無明火要防,焚燒善法更難當。”
元 谷子敬 《城南柳》第三折:“要我渡你也容易,你息得心上無明火,便渡你過去。”
元 楊暹 《劉行首》第三折:“自火院深沉向未徹,怎管的閒花風月。自冤業無明火未斷絕,又生出閒枝節。”
清 趙翼 《戲為俳體遣閒》詩:“心常欲按無明火,事不求全也罷茶。”參見“ 無明 ”。
2、怒火。
《說郛》卷十九引 宋 龔明之 《中吳紀聞·與妓下火文》:“與君一把無明火,燒盡千愁萬恨。”
元 尚仲賢 《氣英布》第一折:“喒心頭早發起無明火。”
明 施耐庵 《水滸傳》第九三回:“ 李逵 聽了這句話,那把無明火,高舉三千丈,按納不住。”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二回:錢典史不聽則已,聽了之時,立刻無明火三丈高,放下水菸袋,提起根煙槍就趕過來打。

相關連結

[fury] 怒火(無明:佛典中指“痴”或“愚昧”)
隋·慧遠《大乘義章》卷四:“言無明者,痴暗之心,體無慧明,故曰無明。”在“十二因緣”中,“無明”居首,意思是由“無明”不覺,造種種業,結識入胎,是生死輪迴的根本。《楞枷經》卷四說:“貪愛名為母,無明則為父。”二者結合,就產生出生命。南朝齊·蕭子良《淨住子淨行法門》說:“將恐煩惱熾火,無由而滅;無明重暗,開了未期。”
佛經中對“無明”有各種詳盡的分析。修行佛法的歸宿——成佛,也就是要徹底破除無明。
無明包括貪慾和嗔怒等。在俗文學中,也作“無明火”、“無明業火”,一般指怒火。如《劉知遠諸宮調》第十一:“平白髮無明火,不改從前窮性氣。”《水滸傳》第三回:“心頭那一把無明業火,焰騰騰的按納不住。”後也指貪慾、慾火。如元·楊景賢《劉行首》第三折:“怎管的閒花風月自冤業,無明火未斷絕,又生出閒枝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