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桕木蛾

烏桕木蛾

烏桕木蛾成蟲體長 8-11 mm,翅展21-25 mm。體灰色或淡黃色。雌、雄外形無異。複眼黑色。觸角絲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烏桕木蛾
  • 種拉丁名:Odites xenophaea Meyrick
  • 國內分布:浙江、四川
  • 體長: 8-11 mm
基本信息,形態特徵,生物學特性,防治方法,

基本信息

種名:烏桕木蛾
種拉丁名:Odites xenophaea Meyrick
國內分布:浙江、四川

形態特徵

下唇鬚髮達,向前伸出。前翅有3個小黑點,位於中室附近,近似等邊三角形排列。靜止時翅呈屋脊狀。前翅近長方形,翅脈R1從翅室l/2處發出,R4和R5脈共柄,R4脈達前緣,2A脈基部分叉。後翅Rs與M1脈共柄,M3與Cu1脈共柄。後足脛節有長鱗毛,在其端部和離端部2/3處各著生1對距,內距約長於外距1倍。 卵圓形。初產時為淡黃色,後變成肉紅色。長徑 0.5 mm, 短徑 0.3 mm。 幼蟲老熟幼蟲體長 18-23 mm。淡黃色或乳白色,頭亮及前胸背板棕色或黑色,胸足末端褐色。腹足趾鉤全環或單列三序(亦有一、二序的),臀足上著生1簇剛毛。腹部第八節側氣門比其它體節的大,成為明顯可見的2個小黑點。第九節體背著生2排黑色剛毛,成2橫行排列,第一行為2根,第Th行為4根。 蛹紡錘形,雌蛹長 11-12 mm,寬 3.5—4.0 mm;雄蛹長 9-11 mm,寬2.9-3.5mm。初化的蛹黃色,後變黃褐色,有光澤。

生物學特性

1年發生1代,以卵越冬。卵期長達9個多月,幼蟲期43-55天,蛹期8-11天,成蟲壽命5-8天。越冬卵於次年4月上旬開始孵化,5月中旬開始化蛹,5月下旬出現成蟲,6月初開始產卵,以卵越夏越冬。 成蟲在18rt0時羽化最多。白天不飛翔,棲於柏樹葉、柏樹附近雜草或稻葉上,晚上圍繞柏樹枝葉間歇飛翔。有趨光性。成蟲在23點以後於柏樹葉上交尾,歷時4—5小時。雌蛾白天不產卵,22時左右飛到柏樹幹上爬動,在有地衣的樹幹(枝)上產卵。卵幾乎都產在這種地衣上,偶爾在樹皮縫中也能找到1、2粒。卵成堆,數十粒不等。幼蟲卷葉為蟲苞,將蟲體末端固定在苞中,伸出體軀取食葉片,當蟲苞周圍葉片吃光後,另卷新葉,繼續危害。 天敵幼蟲和蛹期天敵有以廣大腿小蜂為主的2種寄生蜂,寄生率達35-41%。捕食性天敵有山雀、八哥、青蛙、螞蟻等。

防治方法

1.烏棺木蛾多在有地衣的樹幹(枝)上產卵越冬,清除地衣可降低蟲口密度;梅木蛾以幼蟲在樹皮裂縫及翹皮里越冬,冬季刮粗翹皮殺滅幼蟲。 2.噴灑50%殺螟松乳油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防治幼蟲。 3.成蟲具趨光性,利用燈光誘殺成蟲。 4.用活體雌蛾或其性信息素粗提物誘殺雄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