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東德鄉

烏東德鄉

烏東德鄉原名大松樹鄉,現名為烏東德鎮,位於雲南省昆明市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境內最北端,南鄰馬鹿塘鄉,西接皎平渡鎮,東、北與四川省會東、會理兩縣隔江相望,鎮政府駐地距縣城135千米,國土面積186.78平方千米,總耕地面積23010畝。全鎮轄8個村民委員會、101個村小組,居住著漢、彝、傣、傈僳、壯、佤等民族。2013年末,總人口17439人,其中,非農業人口607人。境內最高海拔風帽嶺3301米,最低海拔施期渡口800米,地勢南高北低,由冷涼山區向乾熱河谷地區轉移,立體氣候明顯。

基本介紹

基本概況,更名緣由,經濟狀況,基礎建設,土地開發,水利建設情況,公路建設,烏東德水電站,

基本概況

烏東德鄉是雲南省昆明市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轄鄉。位於祿勸縣北部,距縣城135公里。南鄰馬鹿塘鄉,西接皎西鄉,東北部與四川省會東、會理縣的洛佐、新馬、珂河、龍樹、鐵柳等鄉鎮隔金沙江相望,是昆明市最邊遠、最偏僻的一個山區鄉。最高海拔3301米(風帽嶺),最低海拔施期渡口800米,耕地面積30267畝,其中水田2147畝。轄8個村委會83個自然村114個小組,居住著漢族彝族傣族僳僳族壯族、瓦族六種民族,總人口16370人,其中農業人口16370人。大松樹鄉受金沙江和太平小河的切割,境內山樑縱橫、溝壑交錯,屬於典型的立體氣候。年平均降雨量890毫米,平均氣溫12.7度,無霜期。大松樹鄉擁有豐富的礦產、土地、勞動力資源,但資源沒有得到合理開發利用,加之勞動者素質普遍偏低,經濟發展滯後,該地區長期處於貧困狀態。1953年設大松樹區,1958年改公社,1961年復置區,1969年改公社,1984年設區,1988年改鄉,為了適應經濟的發展,經中國國務院的批准,大松樹鄉於2008年3月16日正式更名為烏東德鄉。2009年10月撤鄉建烏東德鎮。烏東德鄉政府駐大松樹村。面積190平方公里,人口1.6萬。境內除有豐富的水能資源外,還蘊藏著豐富的赤鐵礦磁鐵礦銅礦鋅礦等礦產資源。全鄉70%的地區屬乾熱河谷地區,農業除傳統的糧食蔬菜、烤菸等作物外,還有花椒、膏桐、桑等經濟作物。全鄉共種植大春糧食作物27825畝,其中:水稻完成1300畝,玉米完成10000畝,(“118”工程2000畝、育苗移栽2000畝,地膜5500畝),雜糧2500畝,白芸豆1800畝,晚秋作物9225畝。種植烤菸面積1300畝,長勢喜人。產業結構調整取得新突破。全鄉通過退耕還林、小產業開發、科技項目的實施,共發展野火綠花椒1800畝;石榴300畝;蠶桑1000畝;桔子100畝,核桃1000畝,膏桐1300多畝,無公害蔬菜2200畝。小產業和科技項目的實施,使全鄉林果、蔬菜產業不斷壯大。金沙江自西向東從該鄉北部邊緣流過。大松樹鄉轄大松樹、新村、嚕基、湯德、阿巧、太平、中村、達作臥8個行政村。農業主產玉米小麥,盛產烤菸花生黃果桔子香蕉、梨等。
烏東德鄉烏東德鄉

更名緣由

烏東德鄉烏東德鄉
烏東德鄉原名大松樹鄉,2008年3月更名為烏東德鄉,““烏東德”,彝語意為“五穀豐登坪子”。 國家級重點工程——烏東德電站就建在該鄉烏東德大峽谷里。該電站裝機790萬千瓦,年發電量390億度,建成投產後將是我國第四大水電站。因此,該鄉以此為契機,更名為烏東德鄉。充分利用這一無形資產,更好地打造“烏東德”這個品牌,不斷提升烏東德鄉的知名度,以此來推動全鄉的大發展。為了配合烏東德電站建設,烏東德鄉現已專門新修了28公里長的烏(烏東德)新(新村)公路,在電站的主戰場——新村啟動了一個占地35畝的新集鎮,新建了一條街道。充分利用烏東德電站建設的機遇,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城市化發展。同時,烏東德電站建成,庫長150公里至上游攀枝花市,電站建設進場的高等級公路從省城昆明直達烏東德集鎮,便捷的水陸交通為發展旅遊業和商貿往來提供便利的條件。可開闢水上旅遊路線,讓遊客觀賞金沙江峽谷風光,高峽出平湖的偉麗景致及烏東德電站數百米高的大壩和電站雄姿,旅遊業的發展將帶動第三產業的加速發展。力爭到2010年,把烏東德鄉建設成為祿勸縣北部地區綜合實力較強的鄉鎮。

經濟狀況

烏東德鄉以種植馬鈴薯玉米、麥子、水稻等糧食作物為主。2007年,烏東德鄉(大松樹鄉)經濟總收入4404.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661元,糧食總產量7256噸,人均占有糧食450公斤,地方財政收入121萬元。
烏東德鄉烏東德鄉
烏東德鄉發展思路是“四個四”,即:打牢農業、水利、交通、科技四個基礎;認真實施可持續發展、小城鎮建設、結構調整、招商引資四大戰略;鞏固糧食基礎,培育礦產、林果、畜牧、烤菸四個支柱;力求在管理服務、人才培養、創新四個方面突破。

基礎建設

土地開發

自九十年代至2008年,烏東德鄉加大鄉村基礎建設的力度。其中2007年,大松樹鄉共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334萬元,完成計畫的112%,同比增長32%。

水利建設情況

2007年烏東德鄉完成湯德坪子提水工程,受益農戶126戶535人,通過“整村推進”項目,解決了16個村小組756戶3000多人及110多頭大牲畜飲水困難。投資45萬元,建成宜岔河道170米,建成菸草小水窖274個。對集鎮供水、烏東德工區供水系統上段工程進行改造,確保了國家重點工程用水及沿途村民用水。
烏東德鄉烏東德鄉

公路建設

烏東德鄉的第一條公路--“撒—新”公路始建於1972年。為開發新村硫磺礦而建。這條公路以民工建勤方式建成,境內里程40公里。1992年“撒—大”公路經復修後,開始通班車。 1992年,為開發礦產資源,大松樹鄉的湯德、阿巧、魯基等村委會先後建設並開通公路。
“九五”以後,鄉黨委政府積極爭取上級黨委政府支持,建成太平、中村、達作臥等村委會公路及大部分村組公路。全鄉通公路總里程約360千米,通公路村委會7個;通公路村小組41個,占61%,直接受益農戶3200多戶13000多人。“十一五”期間,大松樹鄉計畫新修兩條聯網公路(太平至魯基、中村至魯基)及26個村小組公路,總里程約105千米,形成一個相互聯接的公路網。隨著大松樹電站建設的步伐加快及昆明北部五縣區開發項目的啟動,本來是祿勸“死角”的烏東德鄉,車流量猛增,從幾天不見一輛車,到每天進出輛車達100多輛。
烏東德鄉烏東德鄉
2007年是烏東德鄉公路建設成績斐然的一年。首先是縣鄉瀝青路面鋪設項目於8月份完成;從打基村到烏東德工區瀝青路面將由三峽公司投資,勘測設計工作已結束。其次是村組公路建設,新修建大石城、二坪子、施期、烏東德、旺天風、麻櫟樹、者貴等村小組公路,新增里程50多公里。
啟動新村土地開發項目二、三期工程,完成公路建設35公里,項目掃尾工程2007年內將全面完成。完成新村集鎮二期土地收儲450畝。四是農村電網改造工作進展順利。一期工程改造鄉機關和街子、龍潭兩個村小組,受益農戶336戶。二期工程列入計畫52個變壓器台區,實際上交資金56個台區,完成任務108%。共收取電網改造集資款31萬元。

烏東德水電站

烏東德水電站位於雲南省祿勸縣和四川省會東縣交界的金沙江幹流上,是金沙江河段四個水電梯級——烏東德、白鶴灘、溪洛渡和向家壩的第一個梯級,上距觀音岩水電站253km,下距白鶴灘水電站180km,電站壩址位於陸車林~烏東德長約12.6km的河段內,為Ⅰ等工程。烏東德水電站是流域開發的重要梯級工程,有一定的防洪、航運和攔沙作用;建設烏東德水電站有利於改善和發揮下游梯級的效益,增加下游梯級電站的保證出力和發電量;建設烏東德水電站可擴大內需,拉動經濟發展,建成後可增加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將對西部大開發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
烏東德樞紐主體工程建築物由擋水建築物泄洪建築物、引水發電系統等組成,擋水建築物初擬為雙曲拱壩,最大壩高約240 m;泄洪建築物由5個表孔和6箇中孔及2個泄洪洞組成;電站廠房採用首部地下廠房布置型式,分別布置於左右兩岸,兩岸各布置5台740MW機組,年發電量約320億kW·h,是“西電東送”的骨幹電源點。
烏東德水電站水庫正常蓄水位950m,死水位920 m,校核洪水位959.79m,相應庫容分別為33.06億立方米和42.18億立方米。
烏東德水電站工程籌建期為3年,第一批機組發電工期約為6年半,總工期約為8年。按2003年價格水平估算,工程靜態投資約220億元。
2008年下半年,烏東德電站公路正式啟。2010年,790萬千瓦,年發電量390億度的烏東德電站在大松樹鄉、烏東德大峽谷開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