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農

為農

《為農》是杜甫經過長期流浪後開始安居成都草堂時所作之詩,表達了作者想告老為農求道的生活願望,但他終不忘國事。其實這是作者無奈的自嘲罷了。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為農》
  • 創作年代:盛唐
  • 作品出處:《杜工部集》
  • 文學體裁:五言律詩
  • 作者:杜甫
作品原文,作品注釋,作品格律,作品簡析,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為農
錦里煙塵外⑴,江村八九家。
圓荷浮小葉,細麥落輕花。
卜宅從茲老⑵,為農去國賒⑶。
遠慚勾漏令,不得問丹砂⑷。

作品注釋

⑴錦里:即指成都。成都號稱“錦官城”,故曰錦里。煙塵:古人多用作戰火的代名詞。如高適詩“漢家煙塵在東北”。這時遍地干戈,惟成都尚無戰事,故曰煙塵外。
⑵從茲老:杜甫經過長期流浪,在政治上又碰了多次的壁,故有終老之意。
⑶賒:遠也。國:指長安。杜甫始終不能忘懷國事,即此可見。
⑷勾漏令:指晉葛洪。洪年老欲煉丹以求長壽,聞交趾出丹砂,因求為勾漏令,帝以洪資高,不許。洪曰:非欲為榮,以有丹耳。帝從之(見《晉書·葛洪傳》)。杜甫自言不能如葛洪一樣棄世求仙,所以說懶。其實是一種姑妄言之的戲詞。

作品格律

這首五言律詩的用韻方式為首句不入韻仄起式;其韻腳是:下平六麻(平水韻)。
錦里煙塵外,江村八九家。
●●○○●,○○⊙●△。
圓荷浮小葉,細麥落輕花。
○○○●●,●●●○△。
卜宅從茲老,為農去國賒。
●●○○●,○○●●△。
遠慚勾漏令,不得問丹砂。
⊙○⊙●●,⊙●●○△。
(說明:○平聲 ●仄聲 ⊙可平可仄 △平韻 ▲仄韻)

作品簡析

這是杜甫開始卜居成都草堂時所作。當時,天下大亂,而“錦里”(即錦官城成都)不在亂中,故說“煙塵外”。“江村八九家”,是作者身之所在,是個寥落的江村。頷聯“圓荷浮小葉,細麥落輕花”寫景,眼前的圓荷小葉,細麥輕花是在居處周圍所見,為下文作鋪墊。後面四句,表現為國構想漸遠漸荒唐,也漸使人明白:那不過是一種極其無奈的自嘲。杜甫不會真下決心“為農”而“從茲老”,更不會下決心追隨葛洪故事去學煉丹砂。這是憤世之言,不可坐實。從“去國賒”可見杜甫始終不能忘懷國事。
此詩是杜甫生活史上一個轉變的標誌。

作者簡介

杜甫
 (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生於河南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天寶(唐玄宗年號,742~756)中到長安,仕進無門,困頓了十年,才獲得右衛率府胄曹參軍的小職。安史之亂開始,他流亡顛沛,為叛軍所俘;脫險後授官左拾遺。後棄官西行,入蜀定居成都,一度在劍南節度使嚴武幕中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又有杜拾遺、杜工部之稱。晚年舉家東遷,途中留滯夔州二年,出三峽,漂泊鄂、湘一帶,貧病而卒。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其詩多涉筆社會動盪、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譽為“詩史”;其人憂國憂民,人格高尚,詩藝精湛,被奉為“詩聖”。他善於運用古典詩歌的許多體制,並加以創造性地發展。他是新樂府詩體的開路人。他的樂府詩,促成了中唐時期新樂府運動的發展。他的五七古長篇,亦詩亦史,展開鋪敘,而又著力於全篇的迴旋往復,標誌著詩歌藝術的高度成就。他在五七律上也表現出顯著的創造性,積累了關於聲律、對仗、鍊字鍊句等完整的藝術經驗,使這一體裁達到完全成熟的階段。杜甫是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並稱“李杜”。存詩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傳世。
杜甫像杜甫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