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難如何報導

災難如何報導

《災難如何報導》是2009年廣東南方日報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梓新。

基本介紹

  • 書名:災難如何報導
  • 作者:李梓新
  • ISBN:9787806528259
  • 頁數:226
  • 定價:30.00元
  • 出版社:廣東南方日報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9-1
  • 裝幀:平裝
內容介紹,作者介紹,目錄,

內容介紹

災難報導,是中國傳媒業一個新的領域。本書是國內第一本專門以災難報導為主題的新聞專業書籍。
在這本書里,你可以讀到:
《21世紀經濟報導》的北京特稿部主任楊磊是如何出生入死,在第一時間趕到北川中學和北川縣城的地震現場,並在四周死寂,黑漆漆只有一點亮光的北川縣城裡面住了一夜。他還坐過失事飛行員邱光華的飛機,他說他這次第一次在採訪中哭了,是因為和茂縣的孤兒一起在直升飛機上,看到他們第一次離開家鄉便是永別。
《南方周末》記者李海鵬、陳江是如何深入到北川,寫下《災後北川殘酷一面》這篇在5月份流傳甚廣的報導。並講述被網友上稱為“史上最牛官腔”一事的由來。
《三聯生活周刊》記者王愷是如何克服自己的憤怒和不平靜,克服自己心理的極端狀態,回到記者的本職上,發出現場報導。
《中國新聞周刊》科技部主任方玄昌是如何從經歷北川縣城現場所帶來的巨大震動中走出,反思在災難面前的人性和職業的衝突,並作出其自己的選擇。同時,他也反思了中國媒體的科學報導。
《南方都市報》廣州新聞中心主任魏海波是如何回到自己的家鄉四川,坐鎮成都,指揮著南都前方數十人的報導隊伍,他們甚至成立了“航拍組”。而在哀悼日的時候,他想到的是自己一歲的兒子。
鳳凰衛視新聞采編總監呂寧思是如何在新的媒體報導形勢下面對挑戰,在人力物力財力均不及CCTV的情況下,如果做出自己具有差異性的特色報導。
《亞洲周刊》主編邱立本是如何從全球華人的角度來看待地震,如何從歷史角度來看待地震中催生的中國公民社會,如何面對中國新聞報導新格局的挑戰。
《財經》雜誌高級記者李虎軍是如何協調前方與後方之間的聯繫,協調快新聞與深度報導之間的關係,協調網路和平面媒體之間的協作。
路透社女記者Lucy Hornby是如何以一個女性以及外國人的視角,深入災區,記敘她眼中的地震慘狀。經歷過雲南麗江地震的她對災民的遭遇感同身受,在採訪時經常止不住流淚。
《華盛頓郵報》北京中心首席記者Edward Cody作為一個經歷過幾十年世界風雲,報導過南亞海嘯等重大災難的記者,如何看待四川地震的不同特點。並從地震中如何看到中國社會的轉變。
路透社攝影記者David Grey如何以一個攝影記者的眼光,看待鏡頭下的災難。一個攝影師的掙扎和自我調節盡在其中。
還有一位特殊的受訪者,是地震報導的前輩,報告文學《唐山大地震》一書作者、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中國媒體計畫主任錢鋼。他比較32年來唐山大地震和四川大地震之間的異同,體味中國社會的進步,同時講述媒體災難報導在32年來的進步和不足。
以上這些訪談記錄,基本上都是原汁原味的,在較大程度上保留了訪談的原來面目。只有這樣,才能使現場的感受和記憶被最真實地留存,也能為災難報導的新聞研究提供一些原始的素材,以作拋磚引玉之用。這場中國新聞歷史上少有的報導戰役,留給人們回味和研究的空間還很大。
此外,還輯錄了中國記者第一次走出國門採訪災難報導的2004年南亞海嘯採訪實錄,包括閭丘露薇、李鴻谷、朱雨晨等名記的心得體會,它來源於2005年3月在汕頭大學長江新聞學院舉辦的海嘯報導研討會的資料。
同時,美國專門研究媒體災難報導的德特研究中心(Dart Center)給予了內容翻譯授權。編者從中挑選了針對媒體報導不同類型的災難的理論指導,包括記者現場應變技巧、心理調整方法、如何和受難者對話等,這些都是國內媒體同行迫切需要的報導知識和採訪技巧。

作者介紹

李梓新,廣東潮州人。生於1970年代末,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曾供職於《21世紀經濟報導》、《東方早報》等媒體,現為汕頭大學長江新聞與傳播學院公共事務主任。

目錄

序:災難報導推動中國媒體進步
前言:災難報導是新聞人共同面對的命題
第一篇汶川地震中的媒體操作實錄
導言
楊磊:我坐過失事飛行員邱光華的飛機
李虎軍:《財經》的選擇
李海鵬、陳江:“史上最牛官腔”的由來
王愷:我經歷了極度憤怒的狀態
方玄昌:人性衝擊下沒有職業之分
包軍吳:我覺得央視可以打98分
魏海波:如果記者去救人,那是我的驕傲
呂寧思:鳳凰衛視的優勢在於差異性
邱立本:震出中國新聞報導新格局
LucyHornby:我始終覺得有非常大的責任感
EdwardCody:中國政府出乎意料地開放
DavidGray:我喜歡成為一個安靜的觀察者
錢鋼:從唐山到汶川今昔談
第二篇美國的災難報導經驗
導言
第一章記者採訪報導指南
第二章記者的自我保護
第三篇南亞海嘯中的媒體操作實錄
導言
李虎軍:二赴班達亞齊災區
朱雨晨:市場化媒體災難報導的突破與不足
陳實:《南方都市報》的海嘯報導策劃
羅綺萍:國際記者證的重要性
李鴻谷:誰是海嘯的新聞主角
史哲:選擇柔和的東方視角
唐建光:災難發生在哪裡,新聞就在哪裡
聶曉陽:做有思想的災難新聞
閭丘露薇:鳳凰衛視的海嘯報導運作
阿布多爾卡里姆:TimeMagazine海嘯報導的策劃與運作
小黑純:日本媒體對地震及海嘯的報導
納尼.阿弗雷德:受害者厭煩記者了嗎?
丹迪.拉克松諾:來自印尼震央的報導
附錄:中國災難報導史略
錢鋼:中國災難報導從昨天到今天的理念
盧躍剛:20世紀80年代後的中國災難報導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