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勺

火勺

火勺是一種小吃,其表面上看起來與餡餅的差不多,可這是牛肉火勺可不是牛肉餡餅,口感是完全不一樣的。火勺是用烤爐爆烤而成,內放幾張像抽屜一樣的大鐵板,不停對火勺翻烤,從而達到火勺外酥里嫩。

好吃的火勺一定要皮脆,皮脆的原因是因為在面中揉入了一種特殊的原料“油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火勺
  • 主要原料:麵粉、牛肉、大蔥
  • 是否含防腐劑:否
  • 適宜人群:老少皆宜
北京延慶火勺,鐵嶺牛肉火勺,火勺的由來,

北京延慶火勺

發麵和爐火烤是延慶傳統火勺製作必備的特點,這樣做出來的火勺香而脆,深受老鄉們的喜愛。可隨著技術手段的提高,更加快捷的手法問世了——電爐。“電爐”顧名思義是通過通電來達到加熱的目的,用時短,燒出來的火勺比起傳統工藝製作出的也更加美觀。但是多數人還是偏愛傳統火勺,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傳統火勺繼承了傳統製作工藝,原料採用自然發酵面,不摻有現代製作中常用的食用添加劑,這不僅保證了原料的天然,同時也使得口味更佳;
二、傳統火勺的口味具有非常突出的特點——香而脆。電爐火勺永遠出不來爐火烤出的香味,這也是為什麼人們更喜愛傳統火勺的重要原因。傳統火勺的脆更是電爐火勺無法比及的,電爐火勺烙得再和也達不到脆的程度;
三、買傳統火勺的鋪子依然保留著傳統的吃法,一碗豆腐腦加一個火勺,幾個人圍坐在路邊的桌旁,邊吃邊看著過往的行人和路邊的花草,讓人有一種舒適的坦然,也讓快節奏的生活暫時放慢步子,讓人有時間更多的體味生活的快樂。
傳統火勺帶給人們的不僅僅是美味和飽腹感,它更多的賦予人們思考的時間和回歸自然的體驗。傳統工藝製作的效率低,使得它漸漸被經商者拋棄,它正在嚴重的被電爐火勺所代替。

鐵嶺牛肉火勺

鐵嶺牛肉火勺發源於古昌圖(常突額爾克草原地區)。鐵嶺牛肉火勺這種特色小吃是帶有地方特色的美食,價格便宜,經常配有羊雜湯一起售賣。時至今日,鐵嶺地區牛肉火勺製作,依然是純手工。外地雖有火勺,但同鐵嶺地區的火勺外表大不相同,配料口味也大有區別。
鐵嶺火勺其特點是呈金黃色,層次清晰,脆而不碎,油而不膩,香酥適口,餡大皮薄。大小在直徑5公分,厚度1公分其餡為牛肉、大蔥。
鐵嶺火勺在爐內平放像抽屜一樣的大鐵板,鐵板外面有一寸高的沿,對其平板上刷豆油,鐵板上整齊碼放火勺,下面煤火或者氣火加熱烘烤,上面對火勺刷油,翻烤,從而達到火勺外酥里嫩。
鐵嶺火勺皮脆,皮脆的原因是因為在面中揉入了一種特殊的原料“油酥”。如果用豆油冒充羊油做的就難於吃出酥脆的感覺了。
鐵嶺牛肉火勺都是現做現賣,顧客在店裡食用,味道鮮美。如今火勺也有冷藏真空包裝的,而且自己買回家煎熟一樣沒有鬆脆鮮嫩的感覺了。
火勺

火勺的由來

公元一一一五年元月,女真金國建立,完顏阿骨打稱帝。同年九月,阿骨打率兵圍困遼國重地黃龍府,迫使守城將士糧草斷絕棄城而逃。
十二月,遼天祚帝率七十萬大軍御駕親征討伐只有兩萬將士的金國。金王阿骨打得到訊息徹夜無眠,任愛妃蕭崇妃百般勸說,依然水米不盡。
阿骨打手下有一名廚師,在異族討生活常受排擠,他為了站穩腳跟,也為了展示自己的能力,窮其所想,悄悄收集上好食材,尋找機會一鳴驚人。
廚師一改女真食品做工粗糙的傳統習慣,融入漢、回民族細膩、精巧的美食藝術,以牛肉搗碎為餡,以豆油炸麥粉制酥為皮,以大蔥為輔,加入多種調料包制十個小劑餅狀食物,在鐵板上烤熟冒死跪獻大王。
異香來襲,喚醒了阿骨打原始的飢餓衝動:眼前食品精妙圓潤,賞心悅目。他一連吃了三個,大聲叫好!驚嘆徹悟:這種湯勺大小的美食正是大地上食材歷經火焰淬鍊的涅盤重生!遂將其命名“火勺”。
蕭崇妃親手端來羊肉湯配合火勺同食。二者濃淡適宜,疏密搭配,令阿骨打胃口大開,精神大好。
第三天戰前阿骨打召開誓師大會,密傳“萬鷹之神”海東青夜臨軍營,以“火勺”神品助戰,又持刀割面凝聚軍心,令兩萬將士熱血沸騰,誓死決戰。
戰場上大風突起,飛雪滿天,金軍如天神下界,終以一比三十五取勝。金遼此戰,產生了人類戰爭史上不可思議的對抗結果,創造了世界軍事史上以少勝多的最偉大的奇蹟。
由此,火勺正式成為金軍特定軍糧。阿骨打攻之必克,克之必勝。滅遼、滅北宋,兵未血刃占領了燕京,使北京第一次成為國都。
正是:白山黑水銘英烈,碧袖紅顏是知音。神賜火勺成霸業,
縱橫天地女真人。
據後人推測,阿骨打之所以將這種食品命名為漢語“火勺”,還有其更深遠的意義:鐵騎強弓,勇猛彪悍的女真人,在阿骨打眼裡就是天下最熾烈的火餡,他將用畢生的精力,使這把火焰極致綻放,將遼、宋及更廣闊的疆域烤熟,成為自己的掌中之物,口中之食,開創史詩般的年代。
明洪武一三九三年間,鐵嶺當地居民連同所招撫的人口集居地命名鐵嶺衛。弘治年間,一回鶻流民為感謝鐵嶺鄭姓指揮同知(官名)的收留,獻出了真傳的火勺製作秘訣。
嘉靖一五六一年,鐵嶺衛居民已達一萬多人,每晚大小店鋪張燈結彩,一派昇平景象。主要街上的火勺小吃,更是名鋪旺店,美名遠播。
萬曆年間,遼東總兵李成梁鎮守鐵嶺重地。其府第看花樓的轉角處有一家回鶻楊氏火勺店,經常得到李總兵的關照。
萬曆一六一九年努爾哈赤金兵攻陷鐵嶺,也許是天意成全,也許是美食誘惑,金兵將領唯獨對火勺店往開生路,讓這道美食得以平安延續。
至清朝末年,楊氏傳人依然以火勺手藝謀生,小本生意興隆紅火,一直持續到解放後。因回鶻有著很深的民族情結,在鐵嶺地區逐漸發展成為回民一條街。得到楊福記真傳的丁記等幾家火勺店在城內錯落呼應,臨街而立,均以火勺為主食,搭配羊湯等小菜,真材實料,造化黎元。火勺成為鐵嶺人不可或缺的一道美食,火勺更是家鄉遊子的牽掛,異域客人的最愛。
近年來,鐵嶺火勺香飄四海,成為代表東北地區特色美食的未冕之王。世界各地的美食家、創業者接踵而來,重金求購製作工藝、高薪聘請專業技師,欲將火勺引渡他鄉建功立業。未料,這小小的火勺竟然有著“生南為橘,生北為枳”的霸氣,一經離開故土,味道就會發生不同程度的變化,香酥氣質始終難以成功複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