灤河大橋

灤河大橋

在昌黎與灤縣交界處巍然屹立著一座跨越灤河的陳舊的鐵路橋。這座飽經風霜的舊橋,就是中國著名的鐵路工程師詹天佑在110多年前主持修建的灤河鐵路大橋。如今,這座被人稱作“老橋”或“花梁橋”的大橋早已“退休”,但它依然矗立在寬寬的灤河灘上,訴說著中國鐵路建設的輝煌歷史。

灤河大橋,是各國建造灤河大橋失敗之後,詹天佑要求由中國人自己來建造,他詳盡分析了各國失敗原因,又對灤河底的地質土壤進行了周密的測量研究之後,決定改變樁址,採用中國傳統的方法,以中國的潛水員潛入河底,配以機器操作,勝利完成了打樁任務,建成灤河大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灤河大橋
  • 外文名:The Luanhe River Bridge
  • 建成時間:1894年
  • 長度:670.6米
橋樑構造,修築背景,設計方案,

橋樑構造

灤河橋為單線鐵路橋,全長670.6米,共17孔,自山海關端起為9孔30.5米上承鋼桁梁、5孔61米下承鋼桁梁、孔30.5米上承鋼桁梁、2孔9.14米上承鋼板梁。

修築背景

從1876年吳淞鐵路修築到1911年清朝統治被推翻,我國鐵路共修築橋樑6000餘座,其中灤河橋是採用先進的氣壓沉箱建築基礎的第一橋。
1890年清政府又修關內外鐵路(今京瀋鐵路),以金達為總工程師。
1891年4月。唐胥鐵路建成以後,清政府在山海關設立了“北洋官鐵路局”,聘英國人金達為總工程師,負責唐胥鐵路向東展築至山海關的鐵路工程。
1892年鐵路修到灤州(今河北灤縣),遇到第一條大河——灤河。灤河,長877公里,流域面積4.46萬平方公里。平時水面寬約50餘米,夏季洪水爆發時水面寬達600餘米,河道沖淤變化很大。選擇的橋址位於今京山線灤縣與朱各莊站區間,兩端地勢均向上傾,橋樑坐落於凹窪處,出橋東向線路設4‰上坡,出橋西向線路設6.7‰上坡。
大橋1892年5月開工,1894年2月竣工,1894年英國工程研究會選舉詹天佑為該會會員。
本橋投入運營後,於1924年、1928年、1933年幾經戰爭破壞與修復。1976年唐山地區大地震時又遭震害,但隨即修復。
1929年唐山至秦皇島鐵路因煤運量日增,除灤縣到朱各莊區間外,已鋪成雙線,本橋改建勢在必行。1933年北寧鐵路局派羅英對本橋再次進行了調查,最後認為,本橋地形不利,鋼樑載重等級低,又幾經戰爭創傷,改建本橋不如另建新橋。
1939年在本橋上游約45米處建成了雙線新橋,1943年隨著站場改建竣工新橋投入運營,本橋曾一度改作公路橋,現已廢棄。

設計方案

工程進行到灤河大橋,許多國家都想兜攬這樁生意,金達當然以英人為先,但英人喀克斯以建不成橋而失敗。日本、德國的承包者也都遭失敗。由於交工期限將至,金達才不得不求於詹天佑。詹天佑詳盡分析了各國失敗原因,又對灤河底的地質土壤進行了周密的測量研究之後,決定改變樁址,採用中國傳統的方法,以中國的潛水員潛入河底,配以機器操作,勝利完成了打樁任務,建成灤河大橋。
設計載重等級約合古柏氏E一28級。全橋造價白銀57.5萬兩。英國人喀克斯(A·G·Cox)主持了橋樑施工,時在塘沽工段任職的詹天佑參加了橋樑的修建。
本橋建設中,橋墩基礎施工首次採用了氣壓沉箱,沉箱刃腳嵌入岩盤,兩岸橋台均為沉井基礎。基礎全部用混凝土澆築,墩身則因當時水泥需從國外進口,價格昂貴,故為石砌。
本橋建成後,參加施工的約300人轉入了當時籌建中的山海關橋樑工廠,成為我國製造鋼樑的第一批骨幹。
本橋建設中,針對河流特性,基礎施工首次採用氣壓沉箱並深置岩盤,因而經受住了多次特大洪水的猛烈沖刷(其中1962年洪水流量高達34000立方米每秒),橋墩安然無損,這在當時是很有遠見的。
但在總體設計布置上,在橋址兩端地勢不利,一側又緊靠車站情況下,片面降低墩、台高度;同時,設計載重等級標準過低,缺乏必要的預留,因而成為本橋終遭放棄的重要原因,是其不足的一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