灘涂魚

灘涂魚

灘涂魚Boleophthalmus Pectinirostris(Linnaeus),也叫跳跳魚、泥牛、灘涂虎。雙眼像螃蟹的眼睛一樣能彈出來,兩邊的腮向外突出,魚頭呈三角形。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灘涂魚
  • 別稱:跳跳魚、泥牛、灘涂虎
  • :動物界
  • 外文名:Boleophthalmus Pectinirostris
生活環境,生活習性,外形,繁殖生長,養殖捕撈,散文之說,

生活環境

可以用淡水養,營養價值非常高,有水中人參的美名的灘涂魚為暖溫性溫熱帶沿岸性的小型魚類,分布於馬來西亞、朝鮮、日本、中國的南海及東海;和中國的台灣海灘上。棲息於河口鹹淡水水域,近岸灘涂處或底質爛泥的低潮區,對惡劣環境的水質耐受力強。

生活習性

廣鹽性,喜穴居,穴一般為Y字形,由孔道、正孔口和後孔口構成。正孔口用於進出,後孔口用於換氣。依靠胸鰭和尾柄在水面上、沙灘、岩石上爬行或跳躍;匍匐於泥塗上覓食底棲硅藻藍綠藻,也食少量橈足類及有機質。也會捕食小魚或昆蟲。遇到危險便鑽到泥土中,或者飛快的跳走。灘涂魚個體雖小,但營養豐富,味道鮮美,是海鮮之貢品,目前市場售價約為90-110元/公斤,具有較大的養殖開發前景。

外形

形態特徵 灘涂魚個體小,成熟的個體長一般為110-160mm,體重為25-50g;大個體長可達160-180mm、體重達50-70g。體側扁,背緣平直,腹緣淺弧形,尾柄較高,體及頭部均被小圓鱗。第一背鰭頗高,基部短,有5根鰭棘延長絲狀;第二背鰭鰭條較低,倒後伸達尾鰭基,腹鰭短,胸鰭,尾鰭均為尖圓形。體藍褐色或灰棕色,體側上部沿背鰭基部有6-7條灰黑色的橫紋,體側及頭部散布許多亮藍色小點,腹部白色,第一背鰭深藍色,第二背鰭藍灰色,腹鰭淺黃色,尾鰭灰黑色。

繁殖生長

灘涂魚繁殖季節為每年4—9月,每尾親魚可產卵1萬粒左右。卵位呈球形,有粘性呈黃色。夏季和秋季可看到大量的魚苗出現在海水比重1.015以下的河口地帶。其生長速度較慢,從幼苗到成魚一般須7-10個月時間。

養殖捕撈

養殖與捕撈 灘涂魚的養殖在台灣及東南亞一些地區早已盛行,在中國大陸目前仍較少。灘涂魚養殖池的結構與虱目魚大致相同,池底一般應高出低潮線而且必須平坦,底質以粘土為佳;池內水深以5-15cm較適當,過深不利於生長;池水鹽度為1.010—1.020之間;水溫以24℃一30℃時生長較快;魚苗投放前必須曬坪,施放基肥,消毒,驅除雜魚和敵害,然後注水培養底藻。魚苗放養時間一般為6—9月,每公項放養量通常為30000尾。灘涂魚的生長速度,與池塘環境、底藻狀況及管理技術等因素有關,灘涂魚的捕撈可用手捉法、籠捕法和吊網法等。手捉法是捕者找到魚穴後,直接用手沿孔道捉取,籠捕法是捕者找到魚穴後,用泥土封住後孔口,用魚籠口插入正孔口,待其從正孔口出來進人魚籠而捕獲。吊網法是利用灘涂魚潮水的習性,先把池水排到2cm淺或排乾水池,在魚池注水口設定吊網,利用漲潮時慢慢注水,灘涂魚將逆流群集進人吊網內,拉動網繩吊起捕獲。

散文之說

魯迅先生在膾炙人口散文《故鄉》里,寫了閏土捉“海邊跳魚”的情景,那黑不溜秋,隨潮而跳的灘涂魚,其貌不揚,卻是海鮮中美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